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代高中政治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現(xiàn)階段高中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
1.教材跟不上時展步伐,選材落后。新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社會正以著飛一般地速度向前發(fā)展,人們獲取的信息、思想等也發(fā)生著巨大變化,因此作為學生們學習的材料,教材的選材應緊跟社會、時代的發(fā)展。但是縱觀近年來的教材可知,很多中學幾年內都不曾對所選課本、教材做出調整,縱使社會、時代、國家局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學生也無法從課本上了解到相關知識。例如,在闡釋兩岸關系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兩岸關系也隨著發(fā)展更進了一步,由于受到學校選材的限制,對這些新變化、新進展的反映并不完善。內容的落后導致學生對所期許獲得的信息產生了挫敗感,會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厭煩心理,從而對教學有所抵觸。
2.教學內容抽象性較強,難以理解。高中的政治在小學、初中政治教育基礎上,有所深入,既不能像學習英語課程一樣,靠記憶和背誦就能很好運用,又不能像語文一樣,需要積累練就強大的語言表達技巧。高中政治不僅在初中政治教育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對相關知識進行探討,更重要的是增添了哲學這一重大部分,需要學生對唯物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等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進行理解,例如: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等觀念,抽象性加強,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3.教學形式單一,無法實現(xiàn)教學成效。思想政治課程的特點是具有極強的理論性與抽象性,僅僅依靠教師單方面地講授是無法實現(xiàn)教學成效的。而現(xiàn)階段,由于新課改的大力推行,很多學校進行了課程改革,對傳統(tǒng)的基礎課程課時進行了一點的削減,因而,課時減少。同時,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在考試中獲取較高的分數(shù),對知識進行“灌輸”,滿堂的理論教育,而沒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遠遠不止上述的幾點,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高中政治教學的目標,作為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因此,教師必須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出一定的改善,以期有效提高政治教學課堂成效,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成績,培養(yǎng)能力。
二、提高現(xiàn)階段高中政治教學成效的對策
1.及時更新教材、資料,緊跟時展步伐。教學材料是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實際需求編寫的學習材料,是教與學進行銜接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也是聯(lián)系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媒介,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有用的知識,并有效投入到實踐運用中,因此,教學材料的選擇必須緊跟時代、社會的發(fā)展節(jié)奏。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一成不變的教材體系,結合時代的發(fā)展,根據(jù)現(xiàn)實的需要,為學生選擇最新的教材。如每學期期末組織教師對新學年時代、社會的變化進行總結,以考察更換教材的必要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選擇下載一定地材料對新變化、新局勢做出闡釋,及時更新所學知識,讓學生對社會的新發(fā)展有所了解,并能很好地將社會現(xiàn)實與教材知識點相結合,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2.加強各學科間的聯(lián)系,變抽象為具體。政治學科由于理論性強,同時又涉及到很多學生們不熟悉的知識,因此顯得較為抽象。而教育體系的學科之間總是相互聯(lián)系的,因而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利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技巧,將政治學科的知識與其他學科緊密聯(lián)系,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如在闡釋“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時,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物理學知識對學生們進行闡述;在計算經濟學問題時,可以利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有效引導。通過這樣的多學科交叉,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現(xiàn)實,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及整合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成效。
3.注意教學技巧的運用,激發(fā)學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因此,這邊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樣化教學,采用一定的教學技巧,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首先,教師要注重課堂的導入,采用情境教育法、問題導入法等辦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其次,教師要學會在沉悶的氣氛中營造樂趣,在教學中利用詼諧的語言,夸張的肢體動作,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快樂,保持愉悅的心情。第三,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現(xiàn)代化的高科技技術能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調動學生的身體感受,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興趣。
三、總結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高中政治教學,需要教師根據(jù)現(xiàn)實中遇到的困難作出積極的努力,收集整理多方面的信息材料,對教材進行更新;積極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增強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教學技巧;同時也要學會在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灌輸”為主動學習,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效率。
作者:蒲萬信單位:甘肅省康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