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打擊樂器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架子鼓的演奏藝術
首先,打節奏。打節奏是架子鼓的首要功能,而節奏則是音樂表演的最基本手段,指的是音響的快慢、輕重、強弱、長短等的規律組合,是樂曲結構的主要因素和旋律的骨干,可促進樂曲中情感波動起伏的體現,從而使得樂曲表現力得到強化。架子鼓的演奏全靠鼓手靈敏的手腳和純熟的技藝,鼓點的強弱、快慢、疏密、緩急、抑揚、頓挫等等,均要精彩奇妙、準確到位。其次,懂旋律。音樂的最主要表現手段就是旋律,其是按照一定的節拍、節奏、調性關系來將長短、高低不同的音樂組織起來,從而塑造出音樂的形象,是對特定內容與情感的表現。旋律可以表現作品的地域特色、風格、體裁、民族特色,是音樂的靈魂。雖然架子鼓難以就旋律作出直接演奏,但是要求鼓手必須將所演奏作品的旋律搞清楚,從而使架子鼓的節奏服務于旋律,反之就顯得離譜。最后,打風格。通常情況下,架子鼓通常被運用于通俗音樂的演奏中,具有極強的現代風格,“載歌載舞”的現代風格已經成為主流。架子鼓在演奏中成為歌者和聽者共同關注的樂器,他們隨之翩翩起舞。且在一些情況下,伴以現代化燈光和伴舞場面,會使整個舞臺呈現出一派熱烈繽紛的氣氛。
二、民族音樂中架子鼓的運用分析
(一)民歌伴奏架子鼓除演奏搖滾樂、爵士樂、拉丁舞外,在中國民歌的演奏中可借鑒的東西幾乎不存在,但在“起承轉合”的音樂理念和“跟、帶”關系在演奏中國民歌時卻不可或缺。如在作品的開始與結尾,中國作品與流行音樂的差別十分明顯,通常除按配器者的具體要求外,其他大部分時間鼓手更多為即興演奏,這就要求鼓手對作品有一個整體、充分的了解。如在東北民歌《回娘家》的演奏中,開始時“咚次、打次……”的方式十分呆板,而如在吊釵上打出鑼的節奏,在小桶鼓上奏出小堂鼓的鼓點,就顯示出截然不同的風格,東北小調調皮、潑辣的味道就得到良好表現。一個好的鼓手,對于各民族音樂的特點和節奏風格一定要了解,如在新疆民歌《達阪城的姑娘》的演奏中,只能在小軍鼓或桶鼓上奏出新疆特色,這樣,手鼓效果才能得到體現。又如在湘西民歌《小背簍》的演奏中,其節奏類似于“倫巴”,但細細聽來,兩者是有差別的,民族打法基本為“咚、打打、咚打、咚打”,倫巴打發為“咚打打、打咚打打、咚打”,顯然,前者打法同這首作品更為適合。此外,在民族音樂起前奏時,可先插入二式四小節,再進入樂隊,這樣,不但可表現作品速度,也可達到渲染音樂氣氛、帶動樂隊情緒的目的。
(二)戲曲伴奏用架子鼓來為中國戲曲伴奏有一定難度,如用得不好,戲曲音樂的風格就難以體現。眾所周知,鑼、镲、梆子、堂鼓、板鼓是戲曲中的常用打擊樂器,在演奏方法上分為“大、小、干、濕”,如何用架子鼓來對這些打擊樂器進行表現,就需要多多動腦,多多嘗試。如在《智斗》前奏的演奏時,可采用“小打”的形式,先在桶鼓上用右手將小堂鼓的音色奏出,再采用“制音擊法”的形式,用左手來就梆子和班鼓的音色進行表現。又如在《打虎下山》的演奏中,為使氣氛得到更好的渲染,絕對不能用一種節奏來進行架子鼓的演奏,而是需要采用“重擊邊”的方式,跟旋律打,以使班鼓點子風格得到激烈的表現。
(三)合唱、合奏中國合唱歌曲和民族器樂的伴奏,必須就中國特點做出體現,即抑揚頓挫、起承轉合。情緒是架子鼓演奏的關鍵,鼓手需要用心體會,從而用架子鼓將民族音樂中最美的東西演奏出來。如《咱當兵的人》、《歌唱祖國》、《保衛黃河》、《社會主義好》等,部分演奏者喜歡用基本的搖滾節奏來進行表現,給人以較為生硬的感覺,可以考慮用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組合的形式來進行演奏,從而給人以一種蓬勃向上之感覺。在器樂合奏的演奏中,架子鼓對于民族打擊樂精華的借鑒十分重要,如在《北京喜訊到邊寨》的演奏中,進板后具有民族打擊樂的節奏特性“倉扯、倉扯、依推、依推、倉”,而運用架子鼓就是需要對這一節奏型演奏的打發進行模仿。在進入主題音樂時,在附件上課用牛鈴來替代木魚架和鈴鼓,這樣“咚打打、打打、咚打、咚打”的節奏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在結尾部分,為對氣氛進行渲染,可用“吊鈔的叉演奏”、“十六分音符的桶鼓”的方式來就排鼓進行模仿。而結尾處的長音,則可以民族樂打擊中演員結束亮相時班鼓的奏法為依據,來用重擊邊的方式進行表現。
三、結語
架子鼓在我國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從一個爵士味道濃郁的打擊樂器,到如今滲透至音樂各個領域,凝聚了廣大優秀鼓手和音樂工作者的辛勤函授。積極借鑒上述內容,并在今后的運用中,不斷探索創新,從而使架子鼓在民族音樂中得到更好地運用,使我國民族音樂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史奎圣單位:江蘇省泰興市歌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