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音樂一體化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呼倫貝爾音樂學院2OL0級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是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能勝任與本專業相關的教育教學、文化藝術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除了音樂專業的目標,音樂對于社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音樂的社會功能深刻而準確的認識,是每一個從事音樂教育者的美學思想基礎和音樂藝術得以發展的動力源泉。貝多芬說過:“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我國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可以傳遞感情,具有振奮精神、鼓舞斗志、增長知識、開發智力、陶冶情操等作用。’優秀的音樂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的先進性,鮮明地在它的社會功能作用上表現出來。所以優秀的音樂文化,會對我們的社會發展進程、社會精神面貌產生積極的和能動的影響。因此,做為當代的高校音樂工作者,在我們的音樂教學、研究、教育、創作,表演、傳播等多方面的文化環節中,應當堅定不移地把發揮音樂社會功能,做為建設和諧社會的奠基,做為自己音樂藝術活動的重要的認識和實踐基礎。近年來呼倫貝爾地區“布里亞特牧民合唱團”和“五彩兒童合口昌團”成功的演出,對呼倫貝爾少數民族的音樂資源進行了深入挖掘,為民族文化的延續作出了貢獻,把民族音樂藝術,在新世紀里推向一個新的、輝煌的發展高度。實踐證明,他們的演出和運作模式為我們呼倫貝爾地區的音樂工作者做出榜樣由此得知音樂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事情,也不僅僅在學校內部發揮作用,它和整個社會密切相關。這就要求高校校音樂教育必須面向現實、面向社會,不能只是在學校范圍內甚至琴房里里打轉轉。
2開展社區音樂教育的實踐
社區音樂教育的社會功能是指音樂教育對人與社會所能起到的作用。社區音樂教育的功能所產生的對社會群體的效應,主要表現為社區內受教育者個體經音樂藝術的陶冶而導致的社區內其他居民和諧有序、健康向上的群體行為,最終促進社區文明的發展進步與社會和諧。隨著內蒙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居民越來越注重對文化生活的追求,特別是各種音樂樂器逐漸進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各種藝術形式如舞蹈、聲樂等業余學習團體越來越多,因此社區音樂教育客觀上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和水平,也是全面貫徹落實“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的具體表現。2000年應自己本人所居住社區身邊一些朋友的要求,以業余愛好形式開始了個體聲樂訓練。隨著人數增多,人員構成開始復雜,很多喜歡聲樂藝術的人員加入進來,逐步開始了合唱形式的而且更加專業化的訓練。幾年下來我們的“美少女合唱團”已有三十多人,初具規模。人員構成基本上除了本社區之外也有其他社區成員,其中少數民族成員占50~/o,演唱的歌曲近2百首,其中民歌占80%,成為呼倫貝爾市第一支社區合唱團,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也為探索產學研一體化開創了實踐的一個平臺。合唱是一門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表現形式.任何機關單位、學校、社區,只要能組織起一定的人數海個人的聲帶是正常的),有一名懂行的指揮有一間房或教室就可以進行合唱藝術的演繹其次,合唱藝術雖然具有大眾性的特點,但其表現形式和表達的內容卻體現出非常高雅的性質。這種高雅的性質是由合唱藝術本身的內在技術涵量和藝術涵量所限定的。因此,合唱藝術對培養和提高公民的人文精神以及人的全面修養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通過合唱,能最有效地進行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能融洽人際關系,能使人超越小我,融人大我,使人進入一個新的天地,達到種新的境界。正是基于這樣一種非凡的作用,合唱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麗且是對和諧社會的一種奠基。業余合唱團是弘揚先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織形式,也是陶冶情操和提高文化素質的有效載體。正是認識到合唱藝術的這一形態與和諧功能,本人從以下二方面致力于“美少女合唱團”的訓練和服務。
1、通過幾年的訓練,從音樂專業的角度來看,合唱對于聽力的訓練更大,不僅能夠糾正個人的音準,還可培養合唱隊員對于多聲部和聲的和諧性和敏感性。因此,就音樂技能的訓練與音樂藝術的熏陶而言,合唱藝術是以相對較低的準人要求和個人條件,追求更加高遠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因此提升了隊員的音樂品味。
2、從奠基和諧社區角度來看,合唱團的成員聲樂知識、歌唱水平參差不齊,做為他們的老師必須一視同仁、不厭其煩地耐心地教.當團隊成員間有了矛盾時,做為老師要找她們談心、面對面溝通,打開雙方的心結,消除矛盾,使干戈化為玉帛;當有的成員身體不舒服時,做為老師要上門探望,噓寒問暖、送上真誠的關懷和問候,有時還能提供緩解病痛的好建議和小偏方l做為老師甚至經常自掏腰包為合唱團買碟片、歌本、演出道具等。只有做這樣的老師才能指導大家以歌匯友、以歌陶冶情操,共同為社區的“文明共享、和諧共建”添磚加瓦,。幾年來大家學會了很多名歌名曲,尤其對呼倫貝爾民歌的演唱,不僅展現出“三少民族”的優秀特點、點燃民族熱情、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進民族團結,同時對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起著互促互動的作用。大家在歌曲的激情里享受樂趣和歡快,大家說就像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牧場、森林和田野。
3探索高校音樂產學研一體化的思考
3.1從社會發展角度深挖民族音樂的文化內涵的必要性
1、借“文化名市”發展戰略的東風,開展社區合唱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提出以“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游活市、科教興市和文化名市為內容的五大發展戰略。其中的“文化名市”戰略以傳承和傳播民族文化為主,旨在以各種形式將呼倫貝爾特有的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獵文化和嫩江平原的農耕文化包括較好地保留傳承下來,同時能夠廣為傳播。在“文化名市”戰略的引領下,以厚重的民族歷史文化作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載體,充分挖掘呼倫貝爾特有的民族文化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隨著呼倫貝爾市知名度、美譽度的不斷提升,呼倫貝爾的對外合作項目也逐漸增多。民族文化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呼倫貝爾的對外合作,使過去僅僅局限于經濟項目的合作拓展為醫療、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領域的合作,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的價值,為開展社區合唱提供了良好的社會背景。
2、在全市范圍的社區里開辦合唱培訓班
借助高校背景和資源優勢,應針對全市社區甚至周圍旗市的合唱愛好者舉辦合唱培訓班,對特別有天分的學生減免學費。通過合唱培訓班,可以將對合唱藝術感興趣的各民族、各階層民眾集合起來,建立彼此間的聯系,共同提高合唱水平,也可以通過和社區從事合唱藝術的成員的反饋,完善和改進高校藝術教育體系,從而將教學主體和社會上的需求者聯系起來。
3、開辦各種音樂會取得社會經濟雙贏效益
應由文化局和旅游部門負責運作商業演出和冠名演出,并通過各種旅游節的興辦,邀請知名的客座指揮,提高演出的檔次和合唱團員的專業技能。此舉能為演出團體提供長期的、系列的演出平臺,即能豐富文化旅游的開展,又對實踐教學和服務社會進行檢驗、還能得以吸引更多的合唱愛好者加入到隊伍中來,擴大合唱藝術的影響力和社會經濟雙效益。
4、國際合作項目
2007年,一個由37名鄂溫克族、鄂淪春族、達斡爾族和巴爾虎蒙古族、布里亞特蒙古族孩子組成的五彩呼倫貝爾兒童臺唱團用母語將少數民族世代相傳的草原童謠獻給中國和國外的觀眾,這些被稱為“清澈無污染”的童謠讓觀眾感動落淚,令人耳目一新以此為鑒,我們電可開展社區合唱以及各式各樣的國際合作項目。在文化交流中開闊視野,可以接觸到不同風格的合唱作品和演唱技巧,豐富和完善自身的演出形式。合唱團一方面可以拓展國際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自身和所在地的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5、“音樂體驗”項目
音樂體驗項目的目標群體為中JJ,-~生和企事業單位工會職工,通過主題活動,社區演唱會開拓了中小學生和企事業單位工會職工在音樂文化領域的視野,并培養和提高了其對合唱藝術的興趣,而作為該項目高潮的結業音樂會也提供了學員們展示自身音樂才能的舞臺。該項目主要關注于對未來的觀眾群和從業者的前期培養,通過合作,既豐富了這些學校的素質教育課程,也豐富了企事業單位工會職工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此類公益性的活動提升了該社區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形象,也爭取到了相應的撥款和捐助,可謂:雙贏。
6、音像制品的研發
社區合唱在合唱藝術上的較高造詣,以及冠名合作的演出單位和藝術家的知名度,都對錄制音像制品起到了品質上的保障,應常年和音像公司保持的良好合作,保證音像制品的國內或行業發行渠道的暢通。大量優質的音像制品的制作既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合唱團保存了殷實的音像資料,也是對教學培訓成果的總結,教學材料的補充,也可以作為集中展示的成果來使政府和社會各階層對該社區多年來為合唱事業的發展所作的努力有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從而爭取各個方面的支持。作為一個旨在推廣和普及合唱藝術的高校音樂工作者,把提升藝術水準作為首要目標,把對社區各階層的合唱培訓作為己任,把市場化運作和管理作為更好地發展和推動合唱藝術的支持性措施,把對合唱事業再投資作為利潤獲取主要目的,應該很好的協調藝術發展和商業化管理之間的關系。
3.2從管理模式的角度思考
(1)產學研一體
依托高校的科研和教學資源,將合唱藝術有關的學術研究,教育普及和產業效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形成一條產學研一體的運作模式。通過合唱培訓班教學手段,將社區熱愛合唱藝術的人們匯集在一起,推廣臺唱藝術和提高合唱技能,同時也為合唱教學,作品研究,指揮技巧等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檢驗機會,也為產業化運作培養了演職人員,降低了外聘成本以及進行了相應的觀眾拓展。社區合唱團可以將高校某些服務社會的成果通過直觀的現場演出呈現出來,在實踐中得到檢驗,進而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和價值,而通過社會服務活動挖掘整理的合唱作品以及技法上的創新等又為教學提供了新穎的教學素材,也為演出宣傳找到相應的賣點;進行商業運作可以提供大量支持實踐教學的演出機會,所得收益一方面進行了產業再投資,作為機構運作和擴大演出規模的資本平臺,一方面可以用來支持教學、研究以及某些公益性活動的財務支出。而演出運作的過程中所搜集的觀眾的現場反饋和媒體的報道,又對培訓者在今后的學術研究和教育培訓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啟發,使其能更好地把握和平衡藝術創作和市場需求之間的契合點。
(2)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
1)演員構成
如前文所述,合唱演職人員是由全市各個社區各階層的合唱藝術愛好者組成的,能夠促進職業音樂從業者和業余愛好者之間的交流,還可以使雙方在交流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對合唱藝術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不僅如此,社區合唱還可以樹立“讓民歌走進生活”的理念,在其所屬社區成員中,要有意識地平衡成員民族成分的比例。通過日常的教學、排練和演出等活動,不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也由于某些帶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合唱元素的添加,豐富社區的合唱演出,為文化旅游增添吸引力。
2).產品多元化
古今中外,文化需求的多棒陛引發了藝術形式的多樣性,反之亦然,而產品多樣化的發展,也促使了文化需求的多樣化亦即產品的橫向多樣化,縱向多樣化和側向多樣化三種形式。社區合唱團策劃項目和產品形式應多樣化,既有大型的活動如參與草原那達慕合唱音樂晚會,也有小型的活動如三少民歌舞臺;既有公益性的活動如面向中小學生和企事業單位工會的音樂體驗項目,也有商業性的演出如冠名合唱音樂會;既有地方性的活動合唱團音樂會,也有國際性的項目;既有現場演出,教育培訓,也有CD、VCD音像制品等。產品的多樣化不僅能保證該合唱團的市場空間,也促進了其資本平臺的搭建,合唱團的產品鏈可以看出,其產品多樣化策略既有橫向也有縱向,既有商演也有公益性活動,兼顧了社會和經濟效益。
3).融資方式
可以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合唱培訓班的學費收入、演出的門票和場次收入以及衍生產品如CD等音像制品的銷售收入構成社區合唱的內部融資來源,而且在外源融資方面也應打通其渠道:①企業贊助贊助是一種以服務和回報性服務為基礎的商業行為,是指企業通過計劃、組織、實施和監控等方式,利用企業自身的金融、實物、服務和技術資本,通過對文化、體育、環保等領域的資助,來滿足某種商業需求的行為社區合唱團應該和很多商業團體(如房地產商、樂器商、建材商、汽車銷售商、電器商、餐飲文化節策劃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雙方良好溝通和共同企劃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企業需求,通過以提升企業形象為導向的“冠名演出”、以宣傳產品為導向的“房地產商專場演出”、以滿足企事業員工精神生活為導向的“企事業包場演出”、以服務企業VIP客戶為導向的“公關性演出”等形式各異的合作項目,為該機構打開了贊助的籌資渠道。②政府資助在爭取呼倫貝爾市精神文明辦和文化局、旅''''蝣局等政府撥款方面,應通過策劃系列針對中小學和企事業單位工會的音樂體驗項目,不僅與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工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拓展了合唱藝術的受眾面,也符合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高素質教育的政策和精神文明建設及文化旅游的開展,為爭取相應的財政撥款創造條件。社區合唱還應看準國內國際市場,懷著“讓民歌走進生活”的理念,參與全國少數民族文化或合唱藝術交流的項目,這樣可以擴大呼倫貝爾社區合唱的影響力,也能夠較順利地得到政府財政撥款支持。
結語
目前高校音樂教學還是僅僅側重于教學、培訓和學術研究等方面,忽略了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間的結合。誠然,高校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但是如何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如何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也逐漸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認可和重視。因此社區合唱團可以提供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值得我們深思。筆者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在社區開展合唱培訓的實踐和思考,為高校音樂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