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校語文小說有效教學方法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衛校語文小說教學有主題分組討論、語言修辭分析和改寫、分角色朗讀、情節續寫和改編、課外拓展閱讀和寫作等方法,各種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深化學生對小說藝術的認識。
關鍵詞:衛校;語文小說;教學方法
小說單元教學是衛校語文課堂的重頭戲,從篇幅來說,小說比詩歌、散文、戲劇要長一些,講解所需時間也較多。此外,小說因其特有的文學形式,涵蓋的藝術元素更多更復雜,鑒賞和分析起來也更有難度。因此,衛校語文課堂小說教學一般避重就輕,教師分析一下小說故事梗概、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就可以了。有研究者認為“中職小說教學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很難突破時空界限,體會發生在主人公身上跌宕起伏的故事,迫使教師降低教學難度,縮小教學范圍。小說教學僅僅停留在情節知曉、人物感知、環境了解的階段”[1]。因此,探討衛校語文小說的有效教學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1主題分組討論主
題是小說的靈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分析小說主題成為核心內容。只是目前“小說教學的終端結果最具有預定性,從敘寫了哪些情節、采用了多少手法到塑造了什么形象、表達了何種主題,不僅已成為教學的一種構架,而且所有的說法也口徑一致”[2]。比如,《哦,香雪》一文在課文導讀前就把小說的主題定了性———通過北方小山村臺兒溝通車前后的對比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改革開放初期愚昧與開化、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城市文明與自然鄉村關系的思考。其實,小說主題不應該被欽定、被定型,而應該是開放性的話題。教師要“開掘出更多的有說服力、有影響力的通道,以激活學生解讀小說的情趣,使其原有的欲知的興趣逐漸升格為更進一步的欲會的樂趣”[3]。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自由發表對小說主題的看法,探討已有主題說法之外的體會和見解。因此,《哦,香雪》一文除了文化開放這個主旋律外,還有自然美、語言美、人性美這些線條,也是可以與原來的主題相媲美的。
2語言修辭分析和改寫
小說語言修辭有很多種,如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作家語言準確、生動有力的美感來源,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在語言表達上追求語言藝術化的自覺性”[3]。仔細分析揣摩小說中的語言修辭,更能夠理解作者的用意。在《荷花淀》中,水生第一個報名參加地區隊的時候,他老婆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把水生老婆愛護老公的細膩、含蓄的心思表達了出來。當水生他們幾個男人入隊之后,女人們不放心,聚在一起商量要去看他們,有一個女人的理由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其實,這個人就是牽掛自己的男人,擔心男人在外面出事情,但是又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能拿“衣裳”作托詞。作者通過微妙的語言修辭,把夫妻情深淡淡地抒寫出來。教師在講解這些段落的時候,一是讓學生分析揣摩,二是讓學生進行改寫,通過改寫加深對小說的認識。在改寫過程中,不硬性追求語言的華麗,只要準確生動、真情實感流露就可以了。朱光潛在《談文學》中就說過:“所要求的是語文的精確妥帖,心里所要說的與手里所要寫出來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張,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因此,在語言修辭分析和改寫時,除了注意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外,還要注意真實準確的語言表達。
3分角色朗讀
小說不僅僅是語言的園地,更是情感的世界。教師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帶領學生閱讀和審視作品,會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如果要真切地融入小說的情感世界,感受人物的語言、心情、思想,那就要假想自己是小說里面的一個人物形象,與它一起喜怒哀樂,沒有距離地觸摸當時的社會環境,同呼吸共命運。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有研究者稱,“要使學生內在于作品,將自我投入到作品世界中去,達到忘我的狀態,作為感知對象的內在品質與魅力和感知主體同在。從中職生的心理水平和認知特點考慮,在課堂分角色朗讀小說,不失為幫助學生進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提高學生對作品的心理感悟的有效手段”[4]。例如,《一碗清湯蕎麥面》中母親4次向店老板要面的時候,口吻和面的數量都不一樣,兩個孩子的神情和穿著也不一樣,店老板和老板娘的態度也不一樣。在教學中,可以請4組學生扮演母子3人、老板、老板娘,在不同情景中重現當時的人物對話,通過對話和朗讀,把暖暖的人情氛圍營造出來,把握小說的主旨。
4情節續寫和改編
情節是小說的腰椎,“腰椎”少一塊,整個劇情就會散架。教學中讓學生明白小說原有的故事情節是基本任務,如果能對原有的情節進行續寫或者改編,那就是對故事的更新和思想的升華,是一種創作。小說有獨特的文學表現形式,它就像一個堡壘,結構有骨感、立體感,教師可以靈活處理,選擇小說的一個點,抓住堡壘的一個突破口,設計出一條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教學路徑,讓課堂更有藝術感。在小說《項鏈》中,作者莫泊桑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說進行續寫,可以寫瑪蒂爾德對自己虛榮心的懺悔;可以寫瑪蒂爾德還請債務之后重新回到那燈火通明的舞臺,繼續虛榮下去;可以寫佛來思節夫人把差價還給瑪蒂爾德,瑪蒂爾德迷途知返,重新過上好日子。結尾有很多種,不拘泥于任何一種想象,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小說整體的情感邏輯就行。情節不僅可以進行續寫,也可以進行改編。比如《哦,香雪》一文中,可以變換香雪和鳳嬌的人物角色,把香雪改編成一個喜歡交換化妝品、看“北京話”的人物,把鳳嬌變成一個熱衷交換學習用具、要讀書上進的女孩子,將這兩個變換了角色的人物的命運續寫下去。情節續寫和改編是一個高難度的教學要求,但也是一個極好的教學突破口,續寫好或改編好一個情節,可以說小說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
5課外拓展閱讀和寫作
由于篇幅限制,語文課本中選用的小說篇目基本上是短篇小說,即使是長篇小說也只是節選部分章節,這對完整地理解小說主題是不夠的。尤其是現在網絡小說越來越多,許多新的小說元素不斷增加,使傳統的小說理念受到了沖擊,小說有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小說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還應該擴展到課堂之外。比如,現在有很多青春文學,其思想情感緊貼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相應的青春文學,開闊視野,既學習到新的藝術手法,又加深了對生活的感悟。除閱讀外還可以進行寫作,讓學生嘗試寫短篇小說或小小說,在創作中串聯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對小說有立體的認識。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通過寫作培養想象思維,用心觀察生活,并自由地把所見所想表達出來,形成有個性、有創意的文字作品。學生進行小說創作,不僅可以鍛煉寫作能力,還可以加深對小說藝術的認識,兩全其美。總而言之,衛校語文小說有效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且各種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深化學生對小說藝術的認識。因此,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發揮更多自主性,培養創造精神。也只有這樣,小說課堂才有活力,學生才能領悟生活和人生的藝術美。
參考文獻:
[1]林顏仙.中職語文小說教學現狀與反思[J].職業教育研究,2006(1):107-108.
[2]沈中堯.小說主題的開掘與提煉[J].新語文學習,2006(3):51-53.
[3]許海芬.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小說教學策略的探討與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1(1):210.
[4]謝芳堅.中職語文小說類課文的教學實踐[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1(6):68-69.
作者:梁培輝 單位:桂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