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轉變觀念讓學生在自主式學習中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實踐表明: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他們才會開動腦筋,認真思考,用最有效的方法獲取必要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建立新的教學理念,轉變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積極做好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對學生做一個像朋友一樣熱情的支持者,而不再一味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權威性,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講課有爭議。具體教學中可采用小組學習、同桌交流、分層教學、相互評價、頭腦風暴等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中的一段活、一個句子。比如說在中職語文進行小說的學習過程中,劉心武的《班主任》、余華的《活著》等,都可以推薦給學生們閱讀,這樣和在課堂內的一些小說,比如說《孔乙己》等,就能夠進行比較學習,加大學生們對于小說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有必要時幫助學生"跳一跳",讓他們摘到"桃子"。當通過努力取得進步時,給予表揚、鼓勵,尤其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分層提出要求,運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善用發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學生的優點和缺點。
二、營造良好的寬松學習環境
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到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自主學習要求教師走下講臺,參與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讀書、討論、做筆記。同時,教師要做到精神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自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擴大閱讀量,開闊知識面,用課內學過的方法學習課外讀物,以增加信息量,從而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自主學習更要求教師大量制作課件,運用電教設備等,還要恰當地運用音樂來渲染課堂氣氛,增加學習氛圍。教師精選那些和課文內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諧的樂曲,在教學開始時營造氣氛,在教學過程中烘托氣氛,還可采取配樂朗誦等形式,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利用圖畫、音樂創設情境,既能體現學科之間的融合,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和適當的練習機會
首先,必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語文教學應融于生活,在生活中進行語文學習,在語文學習中提高生活質量,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時時有語文,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其次,在自主學習中,適當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但語文的練習機會應當是真實的、情景化的,并且具有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征。同時教師要嚴格地控制練習的數量和質量,切不可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感。
四、處理好雙主體的關系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我們強調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的同時,更應當穩固教師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首先,從他主到自主,從依賴到獨立是一人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從學生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不斷從完全依靠教師到基本依靠教師到相對獨立基本獨立直至完全獨立的過程,這是轉化的方向和目標;從教師角度講,教學過程就是把教轉化為學的過程,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增強和提高,教師的作用也就發生與之相反的變化,最后是學生完全自主獨立,教師作用告終,這是轉化的條件和機制這意味著自主學習是一個過程,在自主學習的每個階段都需要發揮教師的作用。
其次,教學過程是學生自主建構和教師價值引領相統一的過程,就算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引領仍然是必要的當學生遇到疑難時,教師要引導他們去想;當學生的思路狹窄時,教師要啟發他們拓寬;當學生迷途時,教師要把他們引上正路;當學生無路時,教師要引導他們鋪路架橋;當學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要引導他們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自主性學習是終身學習的前提,是學生成才的必備條件如果能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那么語文學習便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成為一種興趣和愛好即使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會衣帶漸寬終不悔。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師之責,不在教學生,而在教學生學。"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教師通過點撥、啟發、精講,將一把一把的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開始知識的大門,開啟知識的寶藏,就一定能使學生享受到獲得知識的樂趣和達到增強綜合能力的目的。
作者:周鳳紅單位:安徽省潛山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