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視藝術創意型人才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化創意產業的勃興在為國內高校影視藝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使高校戲劇影視藝術教育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創意型人才的教育與培養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條件,也是文化創意產業與高校戲劇影視藝術教育之間溝通橋梁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緊緊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加快創新影視藝術教育體系的改革步伐,努力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創意人才,成為了高校戲劇影視藝術教育的首要任務。本文將從研究探討目前國內外的創意型人才培養現況出發,提出幾條可供影視藝術專業探索和實踐的創意型人才培養之路。
關鍵詞創意型人才影視藝術教育文化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在愈演愈烈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浪潮中,創意型人才的教育與培養不但成為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條件,同樣也成為了文化創意產業與高校影視藝術教育之間溝通橋梁的重要因素。因此,緊緊圍繞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加快創新高校影視藝術教育體系的改革步伐,努力培養各類復合型、應用型的創意人才,成為高校影視藝術教育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首要任務。本文主要從目前國內的創意型人才培養現狀出發,結合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研究探討幾條符合高校影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1國內高校影視藝術創意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設置不合理、特色不明顯,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影視藝術學科內部,對各專業在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課程設置方面,仍保留著“計劃經濟”的色彩,既不能完全做到像國外高校一樣通過跨學科學習,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又沒有根據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構建和設置新的教學體系,這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與社會上相關文化創意產業崗位對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需求產生脫節的現象,跟不上文化創意產業迅猛發展的步伐。
(2)教學理念和方法模式稍顯陳舊。
我國高校人才教育的理念和目標往往局限于研究型或應用型人才這兩個方面,而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生的一些個性化思維和創意性思考往往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和鼓勵。此外,在教學方法上大多還是不可避免地采用“灌輸式”的傳統方式,缺少一些如啟發式、參與式、討論研究式等新型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和聯想創造能力。
(3)教學內容中理論與實踐的比例失衡。
影視藝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挖掘和培養此方面的創意型人才,少不了對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的鍛煉。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的相關學科教學內容的設置還是顯現出“重理論、輕實踐”或者“以實驗代替實踐”的不足之處,這使得學生一方面由于受到統一模式的理論化教學而缺乏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過于專業化的實驗教學而對自身專業外的相關學科缺少必要的了解。
(4)自身條件與社會環境的限制與影響。
由于校內資金短缺、師資隊伍有限和場地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戲劇影視藝術學科相關專業既不可能像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高校一樣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動畫產業園區,也沒有與之配套完善的實驗環境和對口性強的實踐基地,這就極大地限制和影響了培養創意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學與鍛煉的機會。
2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影視藝術創意型人才的培養之路
打破影視藝術學科內部各專業的界限,通過學科內部體系的相互滲透、交叉融合的方式,讓影視文學、影視表演、導演、播音主持、攝影攝像、舞臺美術設計、錄音等各專業方向進行多層次、跨學科的融合。如法國的影視藝術課程,就提出了“多科性”與“多面性”理念,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以此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因此,像國外高校一樣設立綜合化的課程體系,培養在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上具有堅實基礎的和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協調應變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綜合能力的創意型人才是切實有效的措施。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建立新型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意型人才。
(1)就像前文中提到的一樣,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領域中,更多的時候教師只是在進行單純的教學,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們記住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很少會有離開書本進行創新的時候,這也使得我們的學生很多時候專業技巧并沒有什么問題,但在需要突破的時候卻缺少了創造性思維。因此在教學模式中,學科教學培養的重心,需要適當地從專業技能教授向引導和挖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上轉移。而符合文化創意產業需求的創意型人才必須具備較強的個人創新能力,因此影視藝術的教育工作者更應深入地了解學生,與學生進行充分溝通,以便及時發現其各自的學習方式、思維習慣及興趣所在等個性化特點,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傳授和探討。這種教學模式能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運用獨創性思維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出能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意型人才。
(2)討論研究型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應試教育和純理論教育觀念的徹底革新,同樣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影視藝術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例如微電影、舞臺劇、廣告宣傳片等,其成果均是創作者的創意靈感在作品中的一種物化表現,創作過程前的靈感展現以及創作過程中的奇思妙想都將會時刻修正整個物化過程。以討論研究為主,以傳統教學為輔,這種由師生共同參與其中的教學模式極其適用于創意向實踐活動轉變的前期階段。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提供足夠的平臺給學生,引導和鼓勵其以各種方式去獲取資源、尋找資料,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自發的培養創新精神得以良性發展。
(3)在理論性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們可以布置給學生一些專門的案例,讓學生在課后去進行資料收集,在學生課后分小組探討之后,再回歸課堂,來闡述大家得出的觀點以及新發現的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們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利用觀點的碰撞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任課老師在課堂上只需進行指導,不干預學生們的主動創造。使用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能,減少依賴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當然,用以討論的案例應具備典型性和前沿性的特點。例如在關于某種類型電影的案例分析或某一個導演的作品分析中,學生可以運用結構分析法,結合該導演的其他作品去總結出該案例中每一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在此過程中既豐富了學生的聯想力,又拓展了其創造能力。案例分析型教學模式正是通過教師挑選反映創造性的基本原理和創新精神的經典案例,逐步引導和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
(4)項目驅動型教學模式是一種將教和學完美結合的整合力培養模式,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完成,并且每個任務中能夠把教學內容中的基本原理與重點難點涵蓋于其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被培養了出來。這種教學模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學任務的選取。教學任務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在選取任務的考量標準上,必須明確該任務的價值和目標;在具體任務的安排上,要牢牢把握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系和區別以及與影視、藝術等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②加強團隊意識的培養。是整個教學工作當中的核心目標,其終極目的是通過課題組領導成員制訂該組的項目研究計劃方案,把各項具體任務分派給小組成員獨立完成的方式來增強個體在處理問題時的協調應變能力及社交能力。③成果匯報的方式。可以因項目性質的差異而選擇不同的匯報方式,如上交項目結題報告書或舉行該項目課題成果交流會。④課題的具體評價體系。根據課題組成員在具體課題實踐環節中的能力表現、個性化思維的展現、團隊協調能力的施展發揮,以及其創新性的最終體現來具體制定相關的理論評價體系,具有完善的、明確的指標及要求。
(5)參天大樹必須有肥沃的土壤、新鮮的空氣、充足的陽光雨露才能茁壯成長。而對于影視藝術學科的學子而言,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是他們成長所需的最佳環境。這其中蘊含:學術觀點自由發揮,積極鼓勵個性化思維方式的展現;重點發掘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提供開放式的學術資源共享等等。如不定期地在校內舉辦一些類似于電影展、藝術沙龍、學術研討會的活動,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開放性學術討論氛圍,這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等方面的能力培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該方式的實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接收業界信息、行業動態,保持與時俱進的專業理念,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戲劇影視藝術不斷探索和創新的興趣和精神。
(6)注重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認知能力,利用產業實踐式的教育方式毫無疑問地在逐步培養創意型人才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日本高校通過與企業簽訂培養合同等方式,與有著創意型人才需求的企業直接發生聯系,學生優秀的創意作品可以及時投入到產出環節,利用企業各方面的優勢來培養學生在實踐環節中應對具體問題的處理能力,憑借優秀企業的資源來調整和完善教學實踐環節。此外,學校通過與企業的交流活動,把學生在校研發的一些項目成果或制作的優秀作品提供給社會上的相關文化產業機構,為相關企業和機構有效地提供能源消耗低、知識含量高、社會反響好的優秀市場創意產品,通過藝術實踐、社會實踐方面的結合對研究成果進行檢驗、整改來提搞產品的最終附加值,建立有序、高效、健全的文化產業鏈,并使得研究成果轉化過程實現常態化。通過該環節,最終實現高校和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緊密結合,讓學生直接參與創意產業市場的工作運營,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等兩方面的結合和未來走勢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由經濟全球化所引發的人才需求國際化,極大地促進了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因此,在我國的影視藝術創意型人才方面的培養,首先要與其他國家相關的教育和研究機構展開各類合作研究和師生交流,不斷增加在國際學術界交流學習的機會;其次要有效發掘和利用國際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與國際知名品牌大學開展實質性的合作交流,吸取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方針理念、管理教育經驗、教學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培養具有開放性國際視野的高端人才;最后要創建創新性人才培養的國際搖籃,放寬學生的國際性視野,加強建立師資對外的交流渠道。新經濟的逐步到來,技術與經濟的未來發展已經處于一個跨學科、跨國界的重要階段,唯有面向世界、相互影響、相互磨合、拓寬視野,才能促進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3結語
作為影視藝術創意型人才的創造者及教育者,應該能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興旺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必須適應文化產業的特點和需求來對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創意型人才,投入到與影視藝術相關的各個文化創意產業中去。既要充分認識我國文化藝術尤其是影視藝術的發展規律,認識到文化發展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又要認真思考我國高校教育的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著力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高效的創意型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適應于文化創意產業需求的高素質創意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仲偉.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2]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6)[R].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3]姚聰莉,任保平.國外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及對中國的啟示.中國大學教學,2008(9).
[4]國外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及對杭州的啟示
作者:佟霏 張藝 單位: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