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作文批改藝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廣聞博采,語言幽默
文明得體的幽默,不僅可以愉悅身心,激發爽朗的笑聲,同時也可以在笑聲中讓學生心領神會,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我班上的謝飛同學寫字總愛寫很長的撇、捺、豎,看起來很不整齊。我評道:“看你的字還真累人,長槍短棒,刀光劍影,弄得人心驚肉跳,你能饒過你忠實的讀者嗎?”張娟同學喜歡把字寫在格子線上,且不成行,我批道:“請把字寫在格子中間好嗎?既不要上爬下坐,也不要左挪右占,請記住,侵略乃不義之舉也。”如此等等,幽默中見師情,學生在笑聲中接受了意見。有時還可以引用一些古詩文名句代批語,如發現有抄襲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識燕歸來”,語言質樸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好的評語本身就應該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筆生花,點石成金,能讓學生模仿、借鑒和欣賞,讓學生滿懷敬意,又深覺知心,既給學生以美感,讓學生帶著欣賞的心態去閱讀體會,又培養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和愛好。
二、啟思導學,評點到位
寫作文評語是一件很費腦筋的事。寫些什么能夠恰如其分?怎樣寫學生更能接受?怎樣說更能調動學生寫作文的熱情?面對不同學生不同特點的作文,怎樣的評語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異?這些都需要教師用心琢磨。絕大部分學生相當重視老師的評語,愿意按照老師的指點去做。這就要求教師在評語的撰寫上要格外用心,看準問題,抓住關鍵,點明要害,指出方法。由于工作繁忙,我們在下評語時往往求簡、求省工,不痛不癢,語義不明,甚至妄下斷語。更有甚者,在桌旁放幾頁“作文評語集錦”,讀完就“拈”幾句放在作文本上敷衍了事。比如“本文結構完整,但層次不清”“應寫得再具體些”“還可以”……層次有何混亂之處?怎么寫才具體?“可以”是個什么程度?對學生來說,這都是需要指明的問題。那樣的評語學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懂了不知如何修改,此外還會讓學生失望,伴隨而來的還有對教師責任心的懷疑。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警醒,真正走到指點迷津的作用,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而產生思索的沖擊,并從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漸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用心交流,鼓勵為主
只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勞動成果,改變居高臨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與學生交流,把一片真誠濃縮在評語中,就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他們也會在作文中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喜怒哀樂,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從而寫出一篇篇內容豐富、情感真實的好作文。如,寫考試壓力、成長煩惱、心里秘密、上網經歷、喜歡異性……在批改時,我們應民主溝通,努力深入學生內心,參與他們的心靈漫游。如我班的肖明同學,“因為自己的父母鬧離婚,使家里一片混亂,鄰里之間就互相指指點點,說東道西……我總是抬不起頭來,我害怕大家的眼神。”我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勸他不要理會少數人的誤解,同時也寫了一段話“……愿一切煩惱都隨晚風飄散,明天頭上又是一片晴空”,規勸他不要多愁善感,要抬起頭來,找回自我。接下來的幾次作文中,他都附上一段話與我筆談,直至重新活潑開朗起來。著名文學家茅盾小學時代有兩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師充滿熱情的贊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遠大未可限量,十二歲小兒能作此語,莫謂祖國無人也。”這些極富鼓舞性的評語,無疑給少年茅盾以極大的啟示和鼓勵,成了他在文學道路上奮進的動力。
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強,引導他們寫作應循循善誘,與之平等交流,而不是以權威面孔對立否定或亂棒打死,這樣只會挫傷學生的自覺性,直接影響學生下次的創作欲望。如:“但這是你自己寫的嗎?“”表達不清,內容簡單。”“不符合要求,重寫!“”文章寫得很平淡,像一杯白開水,無味!”等讓學生難以接受的字眼。對于學生作文,我們要善于“無中取有”,找出其閃光點,不要吝嗇自己表揚與鼓勵的一句話。對于缺點,我們應具體指出而不失委婉。下評語時要滿懷深情,以充滿愛的評語,用飽蘸感情的紅筆,抒寫對學生的期望、關懷和撫愛,讓學生從中獲取進步的信心與力量。實踐證明:在作文評語中,教師用一顆愛心寫評語,會使學生變得自尊、自信、自強,從而激發學生巨大的寫作熱情。總之,老師幾句贊美的話,真摯的話,會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音,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歡樂。而那些具有獨到的見解,深刻的哲理,誠摯希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話,也許將伴隨學生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