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觀念藝術的價值及疑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觀念藝術已經(jīng)成為當代藝術家重要的藝術表達方式。觀念藝術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藝術觀,拓展了藝術表現(xiàn)的空間,豐富藝術表現(xiàn)的語言;觀念藝術繼承了傳統(tǒng)藝術的批判功能;觀念藝術成為我國當代藝術與世界當代藝術溝通的重要中介。中國的觀念藝術真正走向國際,擺脫西方人的“被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觀念藝術批判“春卷”文化策略
當代藝術越來越呈現(xiàn)出哲學化的趨勢,觀念藝術已經(jīng)成為當代藝術家重要的藝術表達方式。正如柯索斯所說:杜尚以后的所有美術都是觀念的,因為美術只是以觀念的方式而存在。從藝術追求觀念方式上講,波普藝術、大地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等等都可以歸入觀念藝術的范疇。觀念藝術在國內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國內外思想根源,從歷史原因來說,復制時代的來臨,消費社會的到來,“反藝術”的出現(xiàn),合伙把藝術推到了觀念藝術的領域。觀念藝術鼓吹藝術走向了生活,走向了大眾,但其并不被普通的大眾所理解,說明觀念藝術還沒有真正消除精英與大眾之間的界限。這種讓人思索的觀念藝術,在當代藝術中有何價值與意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又存在什么困惑?是本文探討的主旨。
一、觀念藝術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藝術觀,拓展了藝術表現(xiàn)的空間,豐富了藝術表現(xiàn)的語言
觀念藝術不同于傳統(tǒng)的審美中心主義,審美中心主義是古典藝術和形式主義藝術的要旨。古典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要表現(xiàn)和諧、典雅,表現(xiàn)理想美。西方現(xiàn)代藝術認為,藝術表現(xiàn)的核心是丑,是怪誕,似乎可以通過“丑”的形象對抗異化的現(xiàn)實。而當代的觀念藝術的態(tài)度是中和的,藝術無所謂美,也無所謂丑。美、丑與藝術并沒有什么天然的固定關系。觀念藝術也不注重個人風格的流露,在文化形態(tài)上,觀念藝術應屬于后現(xiàn)代的范疇。它只是通過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組合形成一種觀念,表現(xiàn)一種感受。當然觀念應以與日常語言方式有異的方式呈現(xiàn),因此進入藝術語言狀態(tài)體現(xiàn)出一個差異結局,有一個“陌生化”的處理過程。藝術也因此將自己與哲學和其他文化表達方法相區(qū)別。在國內,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觀念藝術方式的影響不僅在繪畫上,更多在新出現(xiàn)的媒體如裝置、行為、視像等其他綜合藝術形式中體現(xiàn)出來。觀念藝術將藝術從傳統(tǒng)的“架上”繪畫解放了出來,排除傳統(tǒng)藝術的造型性,打破了藝術和非藝術之間的界限,拓展了藝術表現(xiàn)的空間。裝置應該說是與繪畫的平面方式,三度空間的雕塑方式并稱的第三種方式。所不同的是,前兩者是藝術家用各種美術材料來塑造形體,而裝置則主要用現(xiàn)成品的拼裝來表達觀念,體現(xiàn)藝術家個人感受。藝術實體完全消失了,轉移到藝術的“意會”上,觀念藝術不僅取消了造型藝術的形象、色彩、結構,而且還取消了繪畫、雕塑本身,它運用不同于傳統(tǒng)的多種媒體和形式來表達,強調了藝術作品背后的作者思想和觀念。因而西方學者把觀念藝術定義為“哲學之后的藝術”。美國學者阿瑟·丹托認為“隨著藝術時代的哲學化的到來,視覺性逐漸散去了”,“因為藝術的存在不必非得是觀看的對象”。當藝術不是被人看時,藝術必然走向終結,藝術將終結在觀念里、哲學里。另外,觀念藝術非常強調觀眾的參與。觀念藝術家認為,他們作品中傳達的觀念只有傳達到觀眾的心靈之后,才是成功的藝術,而且,只有經(jīng)過觀眾參與之后形成的觀念,才是完整的觀念。創(chuàng)作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觀眾參與活動的組織者。
二、觀念藝術的批判功能
觀念藝術的批判功能首先包括了對現(xiàn)實生活、歷史、道德的批判。觀念藝術創(chuàng)作目的不只是解構主義式的游戲與嬉戲,也不同于西方形式主義所說的“藝術是永遠獨立于生活”,“藝術除了表現(xiàn)它自身之外,不表現(xiàn)任何別的東西”,通過藝術的“自律”排斥藝術的“他律”。觀念藝術家始終堅持“生活即藝術”的觀念,將作品走向生活,走進觀眾。從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上來講,觀念藝術與傳統(tǒng)藝術是契合的。不過,觀念藝術畢竟屬于后現(xiàn)代的藝術范疇,它經(jīng)過了解構主義、后現(xiàn)代的洗禮,他的批判方式和目的已表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藝術的差異。觀念藝術并不表現(xiàn)為傳統(tǒng)藝術的宏大敘事、深刻的批判功能,更多的是借用西方的波普藝術和裝置藝術的手段與人們耳熟能詳?shù)牧餍形幕栂嘟Y合,產生一種新的觀念或視覺沖擊力。王勁松的攝影《百拆圖》通過拍攝眾多的城市拆遷時留下的各種拆字來表達的他感受。“拆遷”伴隨著希望,“拆遷”伴隨著破壞,甚至伴隨著暴力,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畫了圈的“拆”字是一種強勢話語。王慶松的數(shù)碼觀念攝影作品《我能與你合作嗎?》就是利用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步輦圖》的構圖方式,將皇帝改為洋人,旁邊的小姐手中的華蓋成了可口可樂、麥當勞的廣告牌。隊伍前面原圖中幾個小一號的人則是攝影記者。該作品極大地批判了當今以西方為時尚的社會風氣,同時也對傳統(tǒng)中的主從地位進行了諷刺。作品體現(xiàn)出的批判方式明顯帶有后現(xiàn)代的調侃式的喜劇心態(tài),這種批判并不讓人感到“痛定思痛”,而是哂笑之后的輕松。王廣義將“”圖像與當代社會流行的商品圖像并列在一起處理的《大批判》,是真的在“拿起筆,作刀槍”,批判跨國資本主義的商品霸權嗎?還是這一切只是純粹的玩笑?王廣義似乎給于觀眾以噯昧的回答。
觀念藝術批判功能還表現(xiàn)為對傳統(tǒng)思想方式與思維方式的反思。觀念藝術認為,文字、繪畫、裝置、影象、行為等媒介沒有任何意義,真正有意義的就是思維存在本身,大腦某一瞬間的思想和觀念本身就是藝術,并不一定通過媒介表現(xiàn)出來。美國觀念藝術大師索爾·勒維特在《關于觀念藝術的短評》一文中說:“在觀念藝術之中,觀念或概念是作品最為重要的方面。當一個藝術家使用了藝術的一種觀念的形式,這就意味著一切計劃和決定都已事先完成,而其實施則只是一種敷衍了事的工作。觀念成為創(chuàng)作藝術的機器”。這種思想與克羅齊的藝術觀倒有某種相似,不同的是克羅齊認為藝術存在于頭腦中的意象,觀念藝術家認為藝術存在于頭腦中的觀念,至于需要不需要媒介將頭腦中的意象或觀念表現(xiàn)出來已經(jīng)不重要了。藝術家王強的作品《兩個無意義的空白》,他在水中放置了兩個四邊形,一個是固定形體的四邊對角木邊框,另一個是用繩子圍繞的同等大小四邊對角形。前者堅挺而后者頹軟。似乎給人們某種提示:我們感受到的物的存在是依托它的背景的質地。正如美國著名藝術史家拉塞爾所說,“藝術不僅僅存在于所理解的物體中,而且還存在于我們對它的認識方法中”。再看王魯炎的裝置作品《改造后的自行車》作者將普通自行車的鏈條與飛輪的傳動關系加以改造,當人騎上去向前蹬時它卻向后退,給每個親身實踐者和觀眾一種啟示:“欲前則后”或“背道而馳”。觀念藝術家似乎教導我們:傳統(tǒng)是以“詩意”的眼光看這個世界,現(xiàn)在我們是用“觀念”的眼光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一種物質形態(tài)的呈現(xiàn),也不與意義,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在現(xiàn)實的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完善。是移情式的情感的呈現(xiàn),而是一種觀念的呈現(xiàn),藝術家是通過意義進行工作,而非形狀、顏色或材質。觀念藝術模糊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模糊了藝術與哲學之間的界限,模糊了藝術與藝術之間的界限,加深了藝術“去分化”的趨勢。觀念藝術注重“意義”的同時將傳統(tǒng)藝術中的審美與情感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是冷冰冰的觀念材料組織而已。
三、觀念藝術是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當代藝術溝通對話的重要中介
觀念藝術不管在國內還是西方,是當代藝術重要的藝術形式。中國的觀念藝術采用了西方波普,裝置藝術的形式,與中國大眾熟悉的文化符號相結合,產生一種新的觀念和感受,從而策略性地引出中國現(xiàn)代藝術文化身份問題。觀念藝術已經(jīng)成為中國先鋒藝術的當代化和國際化轉換的重要催化劑。有人認為,中國當代觀念藝術在國際藝術大展中頻頻亮相,只是國際藝術拼盤上的一道“春卷”。西方感興趣的只是中國的“政治波普”和“潑皮主義”,并不是從內心對中國文化意蘊和藝術精神的折服,而是內窺的快感。這種說法我認為不是沒有道理,這其實也是中國當代觀念藝術家所困惑的:“我們面對國際政治拼盤,春卷是一個文化策略,是個政治,那么我們能不能利用這個政治?事實上如果他們需要的是春卷,那么你不做春卷,我就做我自己的東西,你愛選不選,我大可以不走向國際,可以自得其樂。但如果我們要走向國際的話,就要認清一件事:他只要春卷,這在所謂國際舞臺上是沒有辦法的事”。當代國際藝術大展確實是一個牌局,更重要的是這個牌局的規(guī)則是西方人定的,你要加入這個牌局,就必須打中國牌,這是沒錯的。關鍵的是,我們打什么樣的中國牌,難道真的就應該像栗憲庭所說的,藝術只是一個策略而不是“大靈魂”?顯然,栗憲庭這里將策略與“大靈魂”對立起來了,難道成就一種文化策略就得以犧牲藝術的“大靈魂”為代價嗎?“大靈魂”可以而且應該成為一種策略,國際藝術的拼盤中的“春卷”。應該以“大靈魂”為餡,而不是索然無味的“政治波普”和“潑皮主義”。將中國某一歷史階段的落后與愚昧的文化符號)如“”與“”中的一些政治符號)展示給人看,是反思?是批判?是調侃?還是迎合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心理?先鋒藝術家們的心態(tài)恐怕是復雜的。將自身置于“被看”的地位,本身就是對本土文化不自信的表現(xiàn)。中國觀念藝術中的文化符號應該體現(xiàn)中國文化意蘊和藝術精神,應該體現(xiàn)中國的“大靈魂”,這才是中國觀念藝術走向國際舞臺的文化策略。中國觀念藝術真正擺脫西方人的“被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上所述,觀念藝術關注的不是材料與形式,而是其背后的觀念和意義。觀念藝術是一種藝術的探索,也是一種探索性的藝術。它開辟了藝術的新領域,拓展了我們的藝術視野,豐富了藝術表現(xiàn)的語言。觀念藝術不是一種風格,也不可能被局限在一個狹隘的歷史時期。它是一種基于批判精神的傳統(tǒng),盡管使用“傳統(tǒng)”這個詞有些自相矛盾,因為大量的觀念藝術所反對的正是傳統(tǒng)的觀念。觀念藝術不管是對現(xiàn)實生活、歷史還是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批判,都表現(xiàn)為一種后現(xiàn)代式調侃的喜劇心態(tài)。一個新生藝術類型的產生一定有它的必然性,中國觀念藝術究竟選擇一種什么樣文化策略,才能真正走向國際藝術舞臺,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