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西文學特色及其翻譯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小麗作者單位:南陽理工學院外語系
西方文學的審美特征
西方文學的審美特征具有強調真實性,具有批判性和注意客觀性等特點,這與西方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
(一)反映出客觀的社會生活,強調真實性
西方的文學作品注重觀察社會現實,作者普遍將文學作品作為反映現實生活的工具,一般都是冷靜地去觀察生活,展現出不同的生活場景。西方作家普遍認為要真實地反映生活,讓文學作品的內容能夠與現實相一致。例如,在19世紀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創作的《戰爭與和平》中,就是以戰爭與和平的年代為線索,將許多人物形象與線索聯系在一起,用真實的文字記錄了1805年到1820年之間俄國社會中發生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能夠表現出俄羅斯戰士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并且把當時俄羅斯社會生活現狀展現出來,可以說具有濃重的時代感。
(二)具有較強的批判性
由于歐洲受到封建社會主義壓迫很長時間,導致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就是權錢交易,而文學作品能夠揭示當時丑惡的社會現象,并且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為核心,以金錢控制為核心,通過文學來側面展現當時的社會面貌。
(三)注重刻畫客觀的事物
西方文學家注重觀察生活,對一些典型的事件進行分析,并且通過一些簡單的情節展示當時的社會現實生活。而西方文學作品可以根據社會歷史環境來展現人物形象,并且通過人物形象來聯系客觀事物,真實地展現出客觀的社會生活。例如文學家哈代就在自己創作的《德伯家的苔絲》中描寫了大量的威塞克斯地區的景色,并且準確地展現了當時南部的風景特征,讓大自然與人物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跨文化背景下文學作品的翻譯研究
(一)跨文化差異對文學作品翻譯的影響
由于地區的差距導致文化的差異,雖然并不會影響太多人們的審美,但是卻對文學作品的交流有著障礙,而翻譯工作就打破了這種阻礙,能夠讓不同地區的人們來同時欣賞到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然而由于地域的差別與民族文化的不同,很難讓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在其他地區被人們理解,因此對跨文化翻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因此,在英國,捕魚業在市場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工業革命之前,英國有許多人從事了捕魚行業,因此在西方文學作品中有許多與漁業相關的詞語,例如,bigfish就是大亨的意思,而coolfish是厚臉皮的人等。由于不同的文化習俗容易產生不同的詞語意義,最大的區別莫過于人們對于狗的態度。一般在漢語中,狗是形容人們不好的詞語,例如狗仗人勢、狗急跳墻等,而在近幾年人們把狗當成了自己的寵物后,這種局面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依然有許多人對于狗的印象不好。但是在西方的許多國家,人們是十分喜愛狗的,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所以我們可以在許多西方文學作品中看到用狗來比喻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例如Youarealuckydog,就是說對方是個幸運兒。而Everydoghashisday就是說誰都會有出頭之日等。又比如在中國文化中,蝙蝠是象征著幸福與吉祥,人們愛在家具或者裝飾圖案上畫幾只蝙蝠來祈求平安,但是西方人并不喜歡蝙蝠,認為這是邪惡的象征,例如在西方作品中可以看到asblindasabat,指的是有眼無珠。同時,宗教信仰與歷史故事在中西方跨文化翻譯過程中也有著明顯的影響作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西方文學作品中有一些宗教色彩,這就需要我們去認真研究宗教背景,來正確進行文學作品翻譯。英漢兩種語言由于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并且承載著不同民族的特征與文化信息,與自身的文化習俗密不可分。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就是去處理這些源語言中并沒有出現過的概念,我們要采取多種翻譯的方式來進行翻譯工作。由于在文學作品中,文字能夠包含作者自身的感情,并且也展現出自己民族的情感特征與文化特征,所以我們需要在文學翻譯工作中將里面包含的情感進行準確的表達。由于不同地區的人們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與文化審美,并且對同一件事情看法也不同,所以我們對文學翻譯不能只是看到不同語言的差別,而是上升到文化的程度。一般來說,好的翻譯工作者需要掌握不同的語言,并且也要了解到不同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由于在文學作品中,作者不只是簡單地用文字來向讀者表達自己的思想,更多的是用背后的思想來與讀者進行沉默的交流。我們如果不能把文學作品翻譯到位,那么就難以讓讀者了解到原來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思,甚至容易讓讀者產生誤解。而我們要找到一種適合的能夠將原來意思翻譯出來的方式,才能夠讓不同國家的讀者真正感受到作品的內涵。
(二)跨文化背景中文學翻譯的原則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西方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產生了一定的障礙,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跨文化現象,反觀我國當前的文學翻譯領域,整體質量依然需要提高,在翻譯之后文學作品能否讓讀者真正地體會到原來作品的內涵,就是需要我們去認真考慮的問題。第一,要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翻譯工作者在對文學作品翻譯之前,要深入了解其文化背景,將原著國家的文化背景融合進去,讓讀者能夠更快更準確地了解作品想要表現的思想,進而幫助讀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翻譯工作與文化背景并不是相矛盾的,兩者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且讓讀者實現客觀認知。因此我們應當發揮出不同文化的優勢,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文化了解的魅力,并且同時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第二,注重體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們經常可以發現許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了誤區,這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造成的,但是我們必須要突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才能讓讀者了解到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這樣才能讓讀者感受到文學作品背后的內涵。如果我們在翻譯過程中將原有的民族特征涂抹掉,只會讓文學作品沒有自己的特點,主人公做的事會讓讀者很難理解,進而影響到文章中心的表達。所以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除了找到相同的特征,還要保留一些差異,讓讀者真正地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差異。
結語
由于中西方作品存在的文化差異導致我們在翻譯過程中要通過跨文化活動來實現最為接近的翻譯,要在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的深入理解前提下對文學作品進行對等翻譯,盡量減少文化差異。由于雙方的文化差異明顯,因此我們要分析具體的語境,采取不同的文學翻譯方式,讓文學作品能夠更好地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最終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