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西方文化差異下文學作品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受地理環境及民族生存環境狀況影響,不同民族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俗文化,這些不同的風俗文化導致不同民族間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存在差異。翻譯工作者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漢譯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充分關注這些差異性因素。
(一)風俗文化差異
眾所周知,風俗文化形態是各民族內在精神特質的生動表現,客觀上,它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長期從事日常性生產活動的過程中實際創造的一種精神財富。鑒于此,國家的差異與民族的區分必然會導致不同風俗文化形態的客觀形成。這種風俗文化形態方面的現實差異給英語作品漢譯工作帶來了困難。比如,在圖騰崇拜方面,各國的圖騰不盡相同,俄羅斯以熊為圖騰,美國以鷹為圖騰,德國以狼尾圖騰,英國以獅子為圖騰,而我國以龍作為圖騰,但在英美文學中“dragon”是負面形象,被認為是邪惡的化身,因此,翻譯過程中,就易產生誤解。對此,我國現在普遍將龍翻譯為“loong”,以便與歐美文化中的龍相區別。因此,對翻譯工作者而言,應充分了解中外風俗習慣之間的差異,為更好地完成英漢翻譯工作做準備。
(二)價值觀差異
對一個獨立的自然人而言,其價值觀狀況總體反映在對客觀事物及特性的總體評價中,生活在差異性文化背景下的獨立個體往往會表現出相異的價值觀。對“個人主義”而言,中國人與西方人就表現出了較為鮮明的價值觀取向差異,西方人建構價值體系的過程中傾向于以個人為核心,蓋世英雄拯救國家、孤獨英雄抗擊困境等作品很受歡迎,比如,佐羅、唐吉歌德、蜘蛛俠和蝙蝠俠都是經典的獨行俠,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是美國個人英雄主義情結的最好體現。而中國人建構的價值體系卻是建立在對集體的重視之上,中國主流文化所推崇的“為人民服務”,比如,以雷鋒、焦裕祿等人物為原型的紅色經典小說,在歐美文化中卻不受歡迎。這種價值觀角度的客觀差異給翻譯工作者帶來了很大挑戰。
(三)思維方式差異
文化背景是思維方式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維方式對文學作品的創作具有重要影響,并決定著個體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行為習慣、語言習慣等。語言表意符號是思維方式的外在表現,從這一層面上講,可將語言表意形態視作不同民族之間思維方式差異的客觀反映。比如,中國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等鮮明地表現了中國文化中的辯證思維。然而,西方人在其文化環境影響下,往往會更加傾向于邏輯思維,他們往往習慣對事物與現象的本質做出透徹分析。在翻譯實踐行為中,受邏輯思維模式的影響,英語句式往往將主謂語結構作為句子的核心,而在中文語句中,往往會傾向于將動詞作為句式結構的核心,客觀上強調句式建構的完整性與協調性。
二、文化差異背景下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策略分析
中西文化在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給英美文學作品的漢譯帶來了許多問題,翻譯是為了實現文化交流,尤其是文學作品的翻譯,更是不同文化體系對話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克服這種差異讓中國讀者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就需要譯者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其中,最為主要的兩種翻譯策略為歸化與異化。
(一)歸化翻譯策略
歸化與異化最早是由美國翻譯理論家LawrenceVenuti在1995年出版的《譯者的隱身》中提出,受到了德國哲學家與古典語言學家Schleiermache的深刻影響,后者認為:“翻譯只有兩種方法,不是譯者不打擾作者,盡可能讓讀者靠攏作者,就是譯者盡可能不打擾讀者,讓作者靠攏讀者。”歸化指要把源語本土化,將目標語或譯文讀者視為歸宿,采取目標讀者習慣的表達方式傳達原文內容,即“讓作者靠攏讀者”,其目的在于增加譯文的可讀性,更有利于讀者理解譯文。歸化的主要方法包括省譯、替換、解釋等,比如,郭沫若先生將T.Nash的詩句“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pleasantking”譯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堯舜。”其中,king一詞本無特殊含義,但“堯舜”是中國古代盛世的代名詞,在這里,郭沫若先生將春天的美好與希望深切表達了出來。歸化方法更多用于對諺語的翻譯,如“Oncethewifeofaparson,alwaysthewifeofaparson”,parson本意指牧師,但運用歸化法則將其翻譯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顯然更容易讓人接受。
(二)異化翻譯策略
異化指翻譯中譯者遷就外來語的習慣,吸收其表達方式,即“盡可能讓讀者靠攏作者”,便于保存及反映異域民族特征和語言文化特色,讓譯文異國情調更濃。異化的方法則主要包括音譯、直譯、注釋等,如《紙牌屋》中,“BlueToyotaCamry,it'sallIsaw.”中,ToyotaCamry本指豐田公司的凱美瑞品牌,如果用歸化策略翻譯此句,就翻譯為“我只看見是輛豐田凱美瑞款的藍色汽車”,不但繁瑣,還很難體現出美國語言的簡練,因此,在廣大讀者都熟悉豐田凱美瑞品牌的情況下,此句就可譯為“我只看見是輛藍色豐田凱美瑞。”作為兩種不同的翻譯方式,歸化與異化相輔相成,翻譯過程中沒有絕對的歸化,也沒有絕對的異化。歸化與異化只是兩個大方向,其具體情況是隨不同翻譯方法所占比重而變動的。在文學作品翻譯中,應當采取歸化與異化互補的多元譯法,如“AllroadsleadtoRome”,歸化的翻譯的“殊途同歸”,異化的翻譯則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顯然,后一種比前者流傳更廣。同樣,歸化與異化在翻譯中同樣涉及到適度問題,適度的歸化可以增強譯文可讀性,適當的異化則有助于增加讀者對源語文化的了解,加強文化交流。此外,歸化與異化在某種方面可看作是直譯與意譯的延伸,但與此不同的是,直譯與意譯的對立停留在語言層面,而歸化與異化則將這種語言表層策略問題提升到了文化、詩學、政治等更深的層面,其基礎便是文化的差異性。
三、結語
實施英語世界文學作品的漢譯工作,應密切把握英語國家文學創作事業的風格特征、思想內涵以及價值觀念等基本特性,在英語文學作品的漢語譯本的文本表述行為中,翻譯者應在有效理解英語文學作品的原意、關照英語國家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在有效遵從漢語語法表意規則的條件下,進行英語文學作品的漢譯本撰寫工作。
作者:蔣興君 單位: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