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氣息,對于很多藝術表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演唱、舞蹈等等,其中舞蹈中對于氣息的不同程度的調整,都能表現出舞蹈藝術的思想表現,而舞蹈表演者則需要通過氣息的聯動效果,讓身體姿勢能夠獨有更強的表現效果,同時在表現時融入節奏感、呼吸頻率、舞蹈姿勢以及舞蹈技巧等等,從而通過風格的獨特性,強化舞蹈的藝術表現效果。而呼吸對于舞蹈的影響將會是整個動作以及表現方面,而并不會區分民間或者古典等舞蹈類型。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舞蹈氣息的作用
(一)生理調整作用
一些舞蹈表演者對于舞蹈的認識不夠透徹,僅僅認為舞蹈是一項技術性的表演,其實不然,很多舞蹈表演不僅僅需要高超的技藝,同時也需要一定的肢體表現,否則就會出現不協調,而且很容易因為訓練產生疲勞;而注重舞蹈氣息對于生理調整的作用,將會讓舞蹈者在表演過程中更加流暢,特別是力度和表現。因為呼吸的紊亂以及肌肉僵直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從而造成神經系統不當,同時若生理調整得當,可以強化舞蹈的表現效果,例如舞蹈中的跳躍動作,即表現出舞蹈的效益,因為騰空時,氣息調整能夠加強動作的自然化,從而提升動作的表現力。
(二)情感調節作用
情感是舞蹈表現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品質,特別是舞蹈的神韻表現,不僅僅需要舞蹈動作的協調、自然和到位,同時還需要具備藝術表現效果以及情感表現,而氣息的調節作用在情感方面也是顯而易見的。即像民族舞中朝鮮舞,就是對于氣息要求具有更高的把控,同時要求表演者表演時具有穩重的特征,舉手投足都要體現在氣息的“力度”變化,而有效的“氣力”帶來的效果即是“氣韻”的產生。
(三)氣息的視覺呈現
氣息并不是一個虛擬的表現特性,在舞蹈中它同樣具有視覺的表現效果。即如表演者氣息勻稱、輕重緩急間都代表著與曲子節奏的呼應,此外,氣息的放松可以強化對于動作的把控,而氣息急促,則是代表動作爆發的預備,同時在爆發過程中不斷提升展現效果。而通過氣息的不斷調節,進而提升舞蹈的藝術效果。
二、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的運用
(一)氣息在古典舞蹈藝術中的運用
古典舞以其風格以及表現效果而聞名,也是我國具有悠遠歷史文化的一類舞蹈,而目前常見的古典舞蹈即是民族類傳承下來的舞蹈,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而中國比較優秀的古典舞蹈有很多,即如《大武》、《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舞》等,其中,古典舞蹈的核心思想是在于表演者的身韻,即身體本身的韻律,可以說我國一部分古典舞是由武術演化而來,例如戲曲等等,所以身韻的表現也可以參考武術的表現,即以提、沉、含、腆、沖、靠、移、旁等為主,而其目標主要是為了保證氣息運用的勻稱,同時氣息與舞蹈意境完全合為一體,也就是一些舞蹈前輩提出的“氣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與“心與氣通氣與意通,意與身通,身與氣通”的觀念,此外錢寶森老師也提出了“驚者上提,氣者沉”,主要是指舞蹈的情感呈現效果。另外,氣息與動作的聯系,氣息類似人傷感時的唏噓感嘆,即重吸輕呼,動作則應當采用旁提律動;氣息類似與人的歡喜雀躍,即呼吸急促,則動作表現應當是橫擰、閃等等。此外,對于古典舞的入門學習,氣息學習就是第一步,舞蹈學習則首先需要通過深呼吸對身體律動進行調整,即一呼一吸伴隨著身韻的“一提一沉”,提的高產需要基于“沉”的吸氣,同時要求氣入體內下至丹田,當提氣時則迅速抬升胸口,然后伴隨氣壓帶動腰部,讓腰椎得以立起。最后體現出“形、神、勁、律”的四大特征,要求“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總而言之,古典舞的呼吸是與動作相互一致的,即呼、吸、提、沉都是動作表現代入神韻的過程。
(二)氣息在現代舞蹈藝術的運用
現代舞蹈的特點在于其創新性以及時代性,例如一些舞蹈表演中,表演者通常會以比較質樸的赤腳出場,同時修飾感并不是特別強,這也是對于重量感的崇尚。而關于氣息的條件,則要根據瑪莎•格萊姆提出的定律,即“收縮—————放松”,放松過程,就是氣息的吸入,進而代入到輕快類的舞蹈動作表演,而收縮則代表氣勁消耗殆盡,動作應當是具有力道的。此外,多麗•韓芙麗提倡的“倒地————爬起”定律也體現出這一特點,即呼吸與節奏具有階段性,一般一階段較長,同時,具有如果舞蹈動作連續,則立刻釋放爆發例,同時重音完結。綜上所述,現代舞蹈的氣息把控較為簡易,但是具有多個方面表現,不過其主要來源還是一些生活的啟示。
三、結語
對于舞蹈藝術的表現而言,最重要的即是舞蹈表演者的“精氣神”表現,其中“氣”的表現即是指舞蹈者對于氣息的把控,不但要氣息伴隨著動作的變化,同時也要根據音樂的情況進行變動,進而為藝術整體的視覺效果帶來重要的體現。
作者:毛寶杰 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