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思想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思想,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訴求,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啟迪和幫助。學生學法基礎比較薄弱,物理思想則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法構建啟迪,教師在知識構建、課例解析、問題解決、學習反思中要有意識地滲透物理思想,創造出更加豐富的教學契機,幫助學生快速建立物理學法體系。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思想;滲透策略
物理思想是指運用物理學手段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具體包括觀察實驗探索思維、數據圖像處理思想、概念規律形成思想、數理思維、建模思想、變量控制思想、科學方法思想、創新思想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思想,不僅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成長契機,還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構建知識體系、學法體系、實驗體系,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在知識構建中滲透,接軌學生生活認知
物理教學中涉及眾多概念、定義、公式、推理、公理等知識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具體的學習和記憶時,需要進行更多的指導,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的生活認知基礎和物理學科有太多的結合點,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認知展開概念解讀和學習,勢必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內化物理知識。學生的生活認知具有鮮活性、實踐性等特征,教師在具體接軌操作時,需要展開多重教情和學情調查,以提升教與學的契合度。如教學蘇科版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特征”時,教師在教學之初,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實驗器具,如鋼尺、吉他、笛子、小鼓等,并給學生布設了現場操作實驗: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請大家利用這些實驗器具展開探索,找出聲音的特征。學生對實驗操作有特殊的興趣,所以快速地行動起來,展開了多種實驗操作嘗試,并進行自發討論,找到了影響聲音大小的因素:聲音有大小也有高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高低和發聲體的振動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就越高,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探索給出專業點評。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實驗材料和實驗計劃,讓學生自覺展開實驗操作,并通過觀察、對比、分析,歸結得出結論,這個操作過程就是物理思想的滲透過程。學生有生活認知基礎,教師針對學生的學力基礎進行教學布設,給學生創造了更多物理探索的機會,符合學習主體訴求,對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二、在課例解析中滲透,激活學生物理思維
在課例解析中,教師要有滲透物理思想的主動意識,解決課例需要觀察、實驗、討論、推理等學習操作,而這些都屬于物理思想的范疇。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對課例展開深度分析,找出思維切入點,幫助學生順利進入思維對接環節,讓學生通過多種物理方法進行思考和實踐,以成功激活學生的物理思維。如果需要實驗支持,教師還需對實驗材料、實驗過程、實驗方法等內容進行研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物理課堂教學需要課例的支撐,教師在解讀課例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教學“物質的三態溫度的測量”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準備了溫水、涼水、自來水溫度計、冰水、燒杯等實驗材料和器具,并現場為學生演示實驗,利用溫度計測量水溫。在具體操作時,教師對測量方法進行了詳細解析,特別是對測量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多次強調。為了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教師讓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操作,利用溫度計測量冰水、自來水、溫水的溫度。學生先對幾種水的溫度進行預估,然后進行實際測量,并進行對比,看有多少差距。教師應及時跟進,對學生在測量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具體糾偏意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形成良性互動,通過不斷的實驗進行驗證,這也是物理思想的實踐應用。物理驗證實驗和探索實驗,能夠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更多體驗認知。觀察、體驗、對比、數據處理、結論分析等都是物理思想,教師設計更多的滲透機會,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贏得課堂教學主動權,從而順利推進學生的學習,教學成效顯著。
三、在問題歸化中滲透,幫助學生實現遷移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物理問題展開教學調動,符合物理學習要求。學生在對物理問題展開討論研究時,需要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徑,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向學生傳授一些物理思想,引導學生自覺進入物理學習情境中。物理問題的轉化需要遵循一定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物理意識,構建物理模型,啟動學生的物理思維,形成物理學力。如果有需要,教師還可以將物理活動和實驗融入問題解析過程中,進而達成物理學習目標。教師利用思考問題展開教學互動是最常見的教法運用。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思考問題,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自覺觀察體驗的意識。在學習“熔化和凝固”內容時,教師先向學生提出思考問題:“你見過哪些物質是由固態變成液態的?”學生對此有比較豐富的認知:“雪花化成水、冰塊融化、蠟燭點燃熔化,都屬于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現象。”教師讓學生利用冰塊和松香兩種物質進行對比熔化實驗,并提出問題:“你認為固態怎樣才能變成液態?其變化過程中溫度有怎樣的變化?”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集體討論,對實驗方案進行深入研究。教師適時給出引導和提示,確保實驗順利推進。教師向學生提出一些思考問題,給學生帶來更多思考的機會。學生思考、討論、歸結問題的過程,始終伴隨著物理思想的滲透,這使學生能夠在不斷認知更新中實現認知的跨越式成長。教師的問題設計具有導向性,學生學習呈現多元性,這給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思考空間。
四、在學習反思中滲透,促使學生內化領悟
教師需要反思,學生也需要反思。在反思中內化領悟物理認知,這是物理學科的重要追求。教師在學生學習反思中要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讓學生學會篩選反思的契機,對物理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等要素展開評估和思考,以促使學生展開深化訓練。教師在具體引導時,需要給出更多的提示,讓學生自覺展開問題研究,如解法運用存在哪些問題?在問題處理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礙?能否找到更好的解題途徑?如何才能形成最佳的解決方案?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形成了內化啟迪,為物理學習提供了更多助力和支持。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圍繞學生學習展開調度,發動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反思活動,這些都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啟迪。如教學“水循環”時,學生對水循環有一定的生活認知積累,教師針對學生認知發動反思活動:水資源是十分珍貴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水資源呢?能否根據社會現實,做出更多創新設計呢?能否提出更多有建設性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呢?學生在拿到這個學習任務后,快速展開熱議。為追求創意性、建設性,學生放開思維,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延伸性思考。有的學生這樣建議:“水資源是需要珍惜的,但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時有發生,我們應該制定嚴苛的制度,對水資源的浪費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以有效保護水資源。”也有的學生說:“保護水資源不受破壞,我們不僅要節約用水,還要從更加長遠的角度進行思考。如何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問題。”教師為學生布設思考任務,因為有特殊要求,所以學生的觀點具有創意性。學生能意識到,要用更高的眼界看待水資源問題。這種創意思考屬于創新范圍,自然也屬于物理思想的范疇。教師讓學生展開反思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創新實踐探索的機會。初中物理教學需要遵循學科規律,教師要建立物理思想和方法的理念基礎,在施教的過程中不斷滲透物理思想,形成完善的物理學認知基礎和能力基礎。教師在物理概念理解、課例解析、問題解決、學習反思的過程中滲透物理思想,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促進動力,形成嶄新的學力成長點。
參考文獻:
[1]吳志明.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策略[J].物理教師,2019(3).
[2]馬紅兵.初中教學中滲透物理思想的方法和途徑[J].湖南中學物理,2010(3).
作者:袁鋒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溧水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