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應用下的地理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傳統教學的弊端
(一)教材內容現在的地理課本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壓縮了課堂,所以教材設計的內容只是把大量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呈現給我們,沒有大量的事實做補充。而現在的學生基本上沒有實踐操作能力,所以就出現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聯系不夠。學生沒有了實踐操作的過程,自然在枯燥的地理學習中很難提起興趣,要想學好地理就更難了。
(二)教學手段傳統的地理教學多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手里的一支粉筆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在上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非常單一,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任務就是等待教師把現成的知識點呈現給他們。學生認為上課就是教師的任務,而他們的任務則是課后自己去看、去背。這樣的課堂,學生上課的學和教師的教是完全脫節的。
(三)教學效果由于地理課堂的枯燥和教師單調的語言,導致學生很難在地理學習中體驗到太多自己成功的喜悅,學生的參與程度低,學生的主題能動性表現的不強,自然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生也難于提高學習興趣,成績當然也不會好到哪去。
二、多媒體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優勢
(一)有助于教師集體備課當代社會,我們擁有了發達的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我們同一個學校,甚至是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共享電腦中的優秀課件。這樣就大大縮短了我們每位教師自己親自去設計課件,從而節省了時間。并且,利用互聯網上的信息,可以擴充我們教師的信息層面,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教師的備課水平和教學效果。當然,我們再利用網上的課件的時候也要注意適當的“拿來主義”。例如,在進行對“日本”的復習時,我先從網上下載了課件,并針對我校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刪、補,從而做到了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二)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密度,提高課堂效率新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牽涉到很多初中地理知識,而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學生初中地理知識掌握的較少,從而給高中的地理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借助多媒體,可使教師語言描述以及用在板書、畫圖的時間縮短。較短時間的多媒體演示,可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學生的理解。很難講清的問題,利用多媒體展示可輕松解決,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緊湊,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三)有利于還原抽象的原理地理教學中,尤其是自然地理,有些原理和概念特別抽象。而通過教師枯燥的講解,學生仍然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以然。而我們運用多媒體,可以給學生呈現一些簡單的圖片、圖表甚至是動畫,還原自然原理的形成過程,就能使學生直接形成印象。對于缺乏閱歷的青年學生來說,多媒體能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幫助學生建立起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
(四)有助于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功能多媒體可以通過某些鏈接詞語,隨時從我們所講的地理課堂走出來,走進網絡,走進與我們相關的地理知識的其他任何地區,從而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晝夜長短的變化利用動畫演示,只要點鼠標,太陽光線可在南北回歸之間移動,隨即代表夜半球的陰影部分也發生移動。這樣,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地點在一年中的晝夜長短變化及在同一時間里各個地點的晝夜長短情況,直觀而形象,便于學生深刻理解此問題并且印象深刻。這樣,學生心中的疑團很快就解開了,使學生在知識掌握的同時增加了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三、教師在地理教學中的注意的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有的時候,夸張的語言,夸張的手勢,恰當的比喻,這些傳統的教學媒體對學生的感染力更大。比如,在講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的時候,我把大氣比作棉被,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好比是賣冷飲的冰箱中的棉被,而對于地面的保溫作用好比是晚上睡覺蓋的棉被,學生一下子就對這兩種作用有了較深的理解。
(二)教師由“教學的引導者”變為“多媒體的奴隸”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盲目依賴多媒體課件,隨便從網上下載下來課件,在沒有考慮是否與實際情況吻合的情況下,就匆匆走上了課堂。而在課堂上,教師則成了課件的解說員,使得教師的任務發生了變化。教師不是注重關注學生參與的程度和掌握的情況,而是轉變成了是否能熟練應用課件,這樣就與我們最初把多媒體應用到地理課堂上就背道而馳了。所以,在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教師仍應按照講述為主,誘導啟發為輔的方式擔負導課、講課的重任,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的演示,而忽略教師的地位。
總之,多媒體應用于地理教學中,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都有積極的作用。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優勢是明顯的。不斷改進和提高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使其切實為地理教學服務,對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尚小斌單位:山東省煙臺格邁納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