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亞馬遜女戰士探討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亞馬遜女戰士探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亞馬遜女戰士探討論文

摘要:該文運用女權主義文學理論來分析威拉·凱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關系,以及女主人公亞歷山德拉對男權社會的斗爭和反抗。該文旨在論證在《啊!拓荒者》中,男權開始沒落,而女權開始崛起,女主人公亞歷山德拉是為女權崛起進行了艱苦卓絕斗爭的亞馬遜女戰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鮮明女權主義色彩的小說。

關鍵詞:男權;女權;反抗;獨立;女性自我

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在他的一部長詩中描寫了一位最庸俗,最放肆,信仰男子優越論的男權主義者,一個國王,他教訓兒子說:“男子志在疆場,女子的心思應惦著火膛;男兒期待接過刀槍,女子應為他們縫制衣裳;男人貴在思索,女人貴在善良;男人發號施令,女人唯命是聽;這一切倘被顛倒,人世間便成一片泥蕩。

19世紀40年代美國婦女運動卻開始質疑,動搖和顛覆這些上千年以來的男權至上,男人為中心的言論和思想。運動鼓吹的改革是:婦女有權掌管自己的收入,擁有財產,接受教育,離婚,保護自己的孩子,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婦女有權參加選舉。凱瑟的成名小說《啊!拓荒者》寫于1913年,雖然凱瑟在公眾場合并不表現成一個狂熱的女權主義者,但是作為一個在婦女運動如火如荼的時代浸淫下的女同性戀作家(1873-1947)(她終生未嫁,和一個女性一起生活了40多年),她的作品呈現出鮮明的女權主義色彩。詞典將女權主義定義成“男女兩性間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平等的制度”。在她的首部成熟作品《啊!拓荒者》里,凱瑟恣意嘲弄,蔑視,質疑和顛覆男權至上的言論和思想。小說的一條明線是拓荒者們對惡劣的西部蠻荒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開辟了新家園,新王國的故事;還有一條暗線就是亞歷山德拉這位新女性對男權的反抗和斗爭,以及最后獲得自由,建立了女性的權威的故事。本文旨在分析女主人公亞歷山德拉同小說中重要的男性形象錯綜復雜的關系,表明男權的沒落和女權的崛起,以及亞歷山德拉同男權社會的斗爭和反抗,最終獲得了女性自我。

1.男權家庭以及家長的死亡

《啊!拓荒者》主要講述的是一批歐洲移民在美國西部內布拉斯加荒原開荒拓地,建立家園的故事。移民內布拉斯加草原從一開始就是柏各森一男權社會家長的主意,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根本就沒有征求柏各森夫人的意見,或者更準確地說他絲毫就不認為有征求他妻子意見的必要。因為在男權社會中,她被剝奪了選擇的權利。政治權威和經濟力量往往使女人處于地位階層的底層,甚至是完全排除在外。只有男權家庭的家長才在經濟,政治,文化和宗教事務上享有領導權。所以柏各森對自己的財產、妻子、兒女擁有絕對的權威。而他的妻子只是從屬于他,在家庭和社會的重大事務上毫無發言權。軟弱、無助、絕望的她余生都不能忘懷面對內布拉斯加荒原的噩夢。

相關史料也揭示了婦女在美國西部移民史上的無主權的悲慘地位。在研究移民加利福利亞和俄勒岡的人們的日記和回憶錄中,史學家法瑞格發現“(移民)的想法沒有一個是妻子提出來的,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女性記錄下的是同意她們不能安定下來的丈夫的提議。而絕大多數都是被動接受她們丈夫做出的決定,因為她們只有默許的份”。柏各森夫人就是這些絕大多數中的一員。由于不能大聲地對她丈夫說“不”,柏各森夫人只能終日在“菜園里采摘,在家里腌菜以及做其他無休止的家務事”。“家庭”和“菜園”,這是男權社會賦予女性的傳統的,典型的活動范圍。

但是,不同于膽小卑微,可憐無助的母親,亞歷山德拉是一個“年輕戰士,一個憤怒的亞馬遜女戰士,一個走路大步流星的英雄,和一個慈祥的姐姐……”凱瑟對亞歷山德拉在小說中出場的言簡意賅的描寫就讓我們看到了女主人公有別于她母親,不同于普通女子的特質。她是戰士,她的敵人是乖戾的大自然,她要馴服的是暴躁喜怒無常的大自然;但是凱瑟還另有深意地指出她還是個亞馬遜戰士。作家的用意在于表明除了同大自然斗爭之外,還是一個敢于反抗男權社會,與男權進行斗爭的女戰士,不僅如此,一個:“憤怒的”,還暗示了她斗爭的態度,那是毫不讓步,寸土必爭。接下來一句“大步流星的英雄”,凱瑟提前向讀者預示了這兩場斗爭的結果:那就是亞歷山德拉贏了。她成了受之無愧的英雄。

2.與兄弟們的交鋒

柏各森的死亡象征了男權社會開始走向沒落。以后這個荒野王國的大權該由誰來掌管呢?男性還是女性?柏各森總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們知道,男權社會中,兒子,或者更準確地說長子是家庭財產的合法繼承人。然而凱瑟沒有將這權利交給柏各森三個兒子中的任何一個,卻把拓荒的大任,家庭的財產交給了亞歷山德拉這名女性。凱瑟的用意在于,女性同男性一樣,也可以創造歷史,改寫文明。

柏各森將家庭的重擔,拓荒的大任托付女兒亞歷山德拉不是因為柏各森是一個女權主義的先驅。他這樣做有其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在男權社會里,女性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通常都被忽視了。但是,美國西部殖民的發展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殖民者面對洪荒之地,艱苦的環境讓男性不可能獨自完成拓荒的重任。這使得女性也必須投身進來,才能在荒野里創造出文明。而且事實上也是如此。因此,在西部原始粗礪的環境下,在需要女性參與的情況下,對女性的偏見和歧視就比其他時候要少一些,對女性也就略微開明些。另外,現實的原因是亞歷山德拉是長女,在4個小孩中年齡最長,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在幫助父親拓荒的過程中,亞歷山德拉已經顯示了她的聰明能干以及很好的判斷力和獨到的眼光。以至于柏各森不得不承認她聰明能干。柏各森不是一個具有女權主義思想的人,而是一個在荒野上被磨礪出來的很實際現實的識時務者。面對一個共同的無法抗拒的力量,大自然,誰行誰就上,只要能讓大家活下來。

但是一旦這些歷史進程和使命(比如說戰爭,災難,殖民……)已經完成,男人不再需要女人的參與和幫助的時候,男人對女人的偏見和迫害就會重新抬頭,有些男性甚至全盤否認女性在這一過程中所做的貢獻和努力,而且開始千方百計要奪回他們在過去不得已的情況下而失去的權力。

凱瑟的《啊!拓荒者》就是男權和女權此消彼長,相互交鋒的過程,這在亞歷山德拉和她的三個兄弟的交鋒中可以清楚看到。亞歷山德拉和她的兄弟的交手主要有兩個回合。

亞歷山德拉和她兄弟在怎樣拓荒上首起沖突。羅和奧斯卡保守古板,因循守舊;奧斯卡對常規的熱愛幾乎到了病態的程度。在小說中,一向熱衷開拓創新精神的威拉·凱瑟對這樣的保守派的描寫可謂是辛辣刻毒,入木十分。男人,在這兒成了愚蠢和固執的代名詞。

“他(奧斯卡)對常規的熱愛幾近罪惡。他像昆蟲一樣工作,不管辦法的好壞,總是用同樣的辦法做同樣的事。他覺得僅用體力艱苦勞作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如果一塊地一旦是用來種玉米的,他就不能容忍再在這塊地上種小麥。不管季節推后還是提前,他喜歡在每年同一個時間開始種玉米。”(p.32)

變幻無常的大自然,渺無人煙的荒野要求殖民者即是拓荒者同樣也是冒險者。但是在奧斯卡為代表的保守派的手下,拓荒者們即使辛苦勞作至死也無法在荒野里建立起家園,創造文明。凱瑟在此假借奧斯卡表明了她對社會,藝術及人生的看法。我們需要變革和創新。“一個拓荒者應該有想象力,與享受事物本身而言,他更應該享受對這些事物的看法”。不同于她的兄弟和鄰居,亞歷山德拉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拓荒者。這個女戰士向男性的權威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她勤于觀察,樂于學習,她向不同的人學習,在冒著被天下人恥笑的危險下,她開始用干凈的豬圈來畜養生豬;她第一個在高地種植了紫色苜蓿,還第一個在玉米地里種植了小麥。她敢于嘗試,勇于實驗,但又務實肯干。這使她成為管理像奧斯卡這些昆蟲的王后。在拓荒最艱苦的時候,連續三年的干旱和莊稼欠收迫使許多農民離開分水嶺,另外覓棲身之所,亞歷山德拉沒有屈服于她兄弟的強烈要求。和她母親柏各森夫人不一樣,亞歷山德拉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她并不人云亦云,盲目追隨。相反,凱瑟說服了她的兄弟,用抵押土地的辦法,收購其他農民低價拋售的土地,做起了土地投機的生意。在凱瑟的筆下,女人貴在思索,女人發號施令,人世間并沒有變成一片泥蕩,相反而是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大花園,大農場。古人云,勞力者制于人;勞心者制人。亞歷山德拉在第一個回合中贏了天,也贏了人。就如同文章中描寫的:“分水嶺的天才,偉大的自由精靈,在這邊高地上呼吸;他們一定從來沒有像現在屈服于人類的意志。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要不是在一個男人的心中開始就是在一個女人的心中開始。”(p.178)在凱瑟的筆下,一個國家的歷史是在女性的心中開始。女人和男人一樣,在創造人類文明和歷史的進程中,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反抗男權上,亞歷山德拉斗爭最為激烈的一戰是捍衛自己的婚姻權利,同時也是捍衛自己經濟權利的一戰。16年的艱苦奮斗使亞歷山德拉在荒野上建立起了繁榮昌盛的家園。但也耽誤了她的個人問題。亞歷山德拉已經40歲。這樣的年齡,對一個女性而言不再是浪漫婚嫁的年齡了。安安靜靜,與世無爭,無可奈何地做一輩子老處女,孤獨終老是世俗對40歲的未婚女人所作的安排和期待。難怪西方文學里會充斥著大量乖僻可憐的老處女形象,然而亞歷山德拉拒絕接受世俗給她的安排。當她的安靜的愛人卡爾在外闖世界歸來,40歲的亞歷山德拉決定結婚了,而且是要嫁給一個比自己小5歲的窮光蛋。世俗的偏見怎么能接受這樣的大膽妄為?

卡爾聰慧敏感,具有憂傷的藝術家氣質。做木版畫是他的職業,可惜他生不逢時,在現代技術如照相技術發展起來的時代,他從事的是一種走向衰落的藝術。這也就決定了他一生無法有大的成就,在經濟上也無從寬裕了。所以照羅的標準,卡爾只不過是一個“流浪漢”,一個“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的人。(p.97)羅是資本主義市儈階級的代表,他們以對金錢和財產的占有來衡量一切,惟利是圖而又貪得無厭。他們假情假意,說一切是為了亞歷山德拉好,警告她說:卡爾是沖著她的錢來的。但是,這只是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他們盤算的是如果亞歷山德拉終身不嫁的話,他們的子女也就是亞歷山德拉的侄輩就可以繼承亞歷山德拉的財產;而一旦亞歷山德拉和卡爾結婚,那么財產就會旁落到卡爾的家族。

男權社會中,男人認為一個家庭的所有財產都歸男人所有,連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屬品。如果女人占有了財產,已經是對男權的非法侵入,如果再讓其以結婚的形式流入別的氏族,那簡直就是對男權的公然挑釁,是違法。就如奧斯卡公然叫囂的一樣:亞歷山德拉這樣做是違背了“不可更改的法律”,“一個家庭的財產真的只屬于家里的男人”。男權社會的男人們認為這是天理,是不可違背的。所以羅強調說“這一點,誰都知道”。(p.98)恩格斯認為以父系和父權形式出現的男權統治是占有財產的男性和沒有財產的女性之間階級劃分的根源。一旦宣稱占有財富后,男人就掌控了家庭,使女性淪為他肉欲的奴隸和為他生兒育女的工具。所以,男性一旦控制了經濟大權后,就會通過各種形式來維護,強化和鞏固他的特權地位,他們制定法律,管理政府,控制軍隊,定義文化……總之就是建立各種機構來確保他們對女性的統治,最終讓男性的特權滲透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恩格斯強調,女性要獲得解放首先要在經濟上取得獨立,“全體女性必須參與公共事業”。亞歷山德拉就是在參與拓荒這一公共事業中獲得了經濟獨立。同時,在塑造和駕馭土地的同時,她也塑造和駕馭了自我。亞歷山德拉在經濟上的才能使羅和奧斯卡能“活得像貴族一樣”,然而羅和奧斯卡卻極力否認亞歷山德拉在拓荒過程中的巨大奉獻。他們說,“你對我們幫助很大”,但是“真正的工作總是落在我們肩頭”,他們將亞歷山德拉的功勞輕描淡寫地拋在了腦后。是的,男性在不需要女性的時候,就會將她們曾經做出的貢獻全盤否定,一筆勾銷;然后打出歷史只是由男性一手創造的大旗。羅和奧斯卡的話讓亞歷山德拉出離憤怒了。他們爭奪財產也就罷了,現在還要否認財產是由亞歷山德拉創造的這一事實。為了生存,為了拓荒,為了創造財富,亞歷山德拉犧牲了個人的幸福;而羅和奧斯卡卻是妻兒成群,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為了捍衛自己結婚的權利,也為了維護自己的勞動成果,亞歷山德拉將財產和兄弟們公平分割。但是即使這樣做,羅和奧斯卡還是心懷不滿。一是因為財產的流失;二是因為他們認為亞歷山德拉老牛吃嫩草,不守婦道的一意孤行的行為會給柏各森家族抹黑。從頭至尾,他們和周圍的人都認為亞歷山德拉的決定是荒唐的。他們的自尊、面子和親姐姐的終生幸福相比,他們認為,前者重要得多。家族中女性幸福與否,和財產及家族的榮譽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羅和奧斯卡舍棄了與亞歷山德拉的兄妹情誼,斷絕了和亞歷山德拉的來往。

雖然為了自己的婚姻,她不惜割斷和兄弟的關系,但是面對世俗的偏見,兄弟對家產的爭奪,以及對自己婚姻的竭力反對,以及兄弟的反目,亞歷山德拉感到心灰意冷,這樣付出的代價太大。亞歷山德拉悲哀地問到“如果我的富足只是讓我的朋友一一被奪走,那我為什么還被允許富足起來呢?”(p.105),其實歷史現在依舊在重演,成功男人的背后總會有一個女人,但成功女人的背后卻鮮見男人。雖然亞歷山德拉不顧一切地維護自己結婚的權利,最終走出藩籬,和卡爾結為連理,但是這一戰卻是讓這個女戰士付出了太大的代價,她已經身心疲憊。

3.對愛情和婚姻的不同觀點

《啊!拓荒者》由兩個故事拼湊而成。一是亞歷山德拉的拓荒故事;二是瑪麗的情愛故事。從兩個故事的并置,我們可以看出亞歷山德拉或者說是凱瑟對愛情,婚姻,不同尋常的觀點:她們都不看重女性和男性的激情,都強調女性要在婚姻,情愛,家庭之外去實現自我,事業,藝術比男人更值得她們傾注自己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她們渴望的是溫和,持久的女性之間的愛。凱瑟認為狂熱的異會讓人失去理智,最終帶來毀滅。在《啊!拓荒者》中,憤怒的弗蘭克射死了偷情的艾米爾和瑪麗;在《我的安東尼亞》中,安東尼亞被她的情人拋棄……

亞歷山德拉認為的美好愛情或者美好婚姻是兩個人之間相互的尊敬和理解,以及對彼此的友誼。凱瑟對婚姻和愛情的看法是相當開放的。可以不計門第,財產(卡爾是個窮光蛋),可以不計年齡(亞歷山德拉比卡爾大5歲),只要兩個人之間有感情就行了。卡爾是個文弱安靜的愛人,聰慧敏感,男性氣質很少。與其說他是個男人,還不如說他更像一個女人。亞歷山德拉和他的結合決不是強烈的肉體的吸引或者激情的情欲使然,如果這樣的話,他們會在年輕時代就像瑪麗和弗蘭克一樣私奔了。他們的結合,更恰當地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契合,所謂的“靈魂的伴侶”。凱瑟和另一個女人長達40多年的同居生活可以佐證威拉·凱瑟的愛情和婚姻觀。亞歷山德拉是男權社會中一個斗志昂揚的女戰士,她的興趣不在于男人,而在于融入到更完全,更偉大的事業中去。

亞歷山德拉一直以來向往著有更大的天地能施展自己的才華,能和男性一樣不受任何約束,沒有任何羈絆地去拼殺馳騁。然而,男權社會一系列習俗和法律的約束卻阻礙女性進入所謂公共世界。女人被局限在家庭,男人希望她們成為賢妻良母,在家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女性被鎖在愛情和婚姻的牢籠里;男人卻進入所謂的公共世界充分施展他們的才能。男權文明將女性從公共世界隔離開來。因此,局限在家庭范圍中的女性無法享受男性的各種權利,特權和文化價值。因為不屬于受寵的成員-(男性)之一,女性被排除,回避,驅逐,被陷于不利的境地,沒有特權,沒有人需要,被人遺棄,被邊緣化。男權社會,世界之大,然而女性活動的范圍卻如此之小,難怪小說中瑪麗覺得:

“歲月似乎在土地面前延伸開來;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土地還是那片耐心的土地。還有耐心的樹木;耐心的人,總是同樣的乞盼,同樣地將鏈條拖動。直到愛的本能最后一次出世,流血,衰退。直到這根鏈條最終套牢了一個已死的婦人,她可能會在死后才被小心地從鏈條上被解開。”(p.144)

鎖鏈?這是什么的鎖鏈呢?是誰給女性套上了這樣的鎖鏈?為什么套起來的偏偏是女性呢?是男人給女人套上了男權的鎖鏈。被鎖的女人們猶如困獸;她們活動的范圍和內容都大受限制。少了來自外界的刺激,少了外界的競爭,壓力,缺少吸收新鮮思想的渠道,缺少見識新鮮事物的途徑。這條枷鎖對女性認識自我,追求自我,實現自我都會帶來巨大的危害。慢慢地,她們的思想開始僵化,她們的眼界越來越狹窄,她們的生命之火漸漸熄滅,創造力緩緩衰竭。直至這些婦女變得可有可無,活著也如行尸走肉。

小說中一個叫卡麗·晉森的一個女人,“從來沒有走出過這些玉米地。幾年前,她變得非常沮喪,說生活總是同樣的東西重復又重復,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什么用呢。有一兩次,她企圖自殺。她的家人變得非常擔心,然后將她送到衣阿華州,去看望那兒的親戚。從那次拜訪回來后,她就一直非常開心,說活在如此有趣的廣大世界里,她非常滿足。她說任何像普拉特河和密蘇里河上的大橋那么大的事物都能讓她覺得快慰。”(p.73)

可憐的女人,男權社會的第二性。她們總是被推進社會的黑暗的角落,她們創造歷史的力量如果不是被消除,就是被隱藏起來。就像小說中這個大半輩子都生活在那片玉米地中的女人。瑪麗本是個很有活力,熱情奔放的人,但是局限在家的生活,在婚姻和愛情之間掙扎的她的現實存在卻讓她在人生的花季嗅到了死亡的氣息。即使有亞歷山德拉有一片遼闊土地等著開發,她能在小城和家之間奔波,但她還是深刻地感受到了活動范圍的狹小。她渴望有著更廣闊的天地能讓她馳騁。即使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卡爾在外闖世界,一事無成。但是,在家鄉,最有成就的亞歷山德拉都對他羨慕不已。她寧愿拿自己的人生交換他的人生。“但是,至少你展現了自我。我寧愿要你的自由而不是我的土地”。難怪亞歷山德拉悉心撫養,教育艾米爾,因為她將自己渴望在外界和男人,更大的社會爭鋒的渴望和野心全部投射和寄托在他的身上了。“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將有一個機會,一個完整的機會。”“最后,至少她父親的子女里能有一個適合去打拼世界。”(p.70)

在《啊!拓荒者》中,我們可以看到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鮮明對比。作為一個失敗的農民,柏各森的死亡象征著在新時代來臨時刻男權的沒落;他的三個兒子中,羅和奧斯卡是保守,剛愎自用,反對社會進步和反對女性獲取權利的小男人形象;而小兒子艾米爾,雖然他受過高等教育,本該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但是卻成為追求肉欲和情欲的犧牲者。亞歷山德拉的戀人艾米爾是一個游蕩在農業文明和城市文明之間,糾纏在傳統的過去和摩登的現代之間,掙扎在精神和現實之間的邊緣人。在凱瑟的筆下,弱者的名字是男人。這些軟弱,卑微的男性形象,正襯托出了女主人公凱瑟的敢做敢當,要與男性決一雌雄的高大形象。但是,即使亞歷山德拉敢做敢當,在男性依然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社會各方面都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為了維護自己的各種權利,亞歷山德拉仍然需要做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她同時代,或者略后的婦女解放運動中的先驅者一樣,亞歷山德拉就如男權社會中一名驍勇的女戰士,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后,她們獲得了經濟,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確立了自己的女性自我地位。雖然男權勢力仍然強大,女權社會要真正崛起,女性爭取自己的各種合法權利,還需要更多像亞歷山德拉一樣的女戰士。超級秘書網:

注釋:

①以括號形式(p.34)標注,其引文全部摘自Cather,Willa.OPioneers!Boston:HoughtonMifflinCompany,1987.(筆者自譯)

參考文獻:

[1]陶鐵柱(譯).【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III.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2]胡敏等(譯).【英】凱特.朱利特(著).《性的政治》.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

文檔上傳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裕民县| 太保市| 石景山区| 始兴县| 甘德县| 宜兴市| 宁远县| 台南市| 东港市| 盐城市| 安丘市| 溆浦县| 兴山县| 南澳县| 婺源县| 永安市| 河北区| 麻栗坡县| 玉林市| 林州市| 南江县| 阆中市| 鹰潭市| 新乐市| 天峻县| 西吉县| 祁阳县| 博野县| 海兴县| 秀山| 微博| 忻城县| 济源市| 西城区| 东莞市| 乌拉特中旗| 贡山| 厦门市| 清徐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