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藝術語境下陶藝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陶藝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如今已開始納入教學體系,在當代新的藝術語境下,其教學工作十分艱難,面臨著傳統教學、現代藝術、市場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為了適應當代藝術語境要求,體現教育改革的成績,需對傳統教學進行全面的創新。
我國陶瓷藝術歷史悠久,傳統陶藝的生活性和實用性較為突出,現代陶藝則更傾向于個人藝術創作,如環境陶藝、觀念陶藝等。如今,原材料、釉燒技術、制造方式都有了很大改進,陶瓷藝術除了實用性,其藝術性和美觀性也受到廣泛關注。我國現代陶藝興起并逐漸壯大,且已經被部分地區列入教學課程,除了學習制陶技術,還能令學生接受藝術的熏陶,增強其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然而從當代藝術語境的角度考慮,陶藝教學存在有諸多問題,比如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模式陳舊等。這就需要結合現代教育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新理念,指導當代陶藝教學,以取得更好效果。
一、教學觀念和思想的創新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度很難把握,不少高校開設有陶藝課,但畢業生多數都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最終因為不賺錢而改行,放棄本專業。所以學校應該轉變教學思想,端正教學態度,體現出陶藝教學的教育純粹性。陶瓷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各地高校應根據不同地域體現出當地的文化特色。首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系統全面地學習當地文化,尤其是年輕缺乏教學經驗的教師,必須熟悉當地歷史文化,因為陶藝本身就和歷史密不可分,現代陶藝同樣如此。如果缺少了歷史痕跡和文化內涵,只依靠先進的現代化制造技術,陶藝很難有長遠的發展。而現代陶藝實則是中西方文化、古今陶藝的結合與創新,教師需具備完整的理論知識,包括傳統陶藝、現代陶藝、工藝美術、歷史文物等。其次,現代陶藝注重個性發展,很多作品都蘊含了創作者個人對藝術的理解,而且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藝術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梢哉f,現代陶藝若不能體現創作者的個性,其藝術性將大大降低。因此,對學生來說,既要接受并學習多種風格,轉變單一的陶藝思想,又要努力發揚個性,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創新和獨立思考顯得無比重要,教師應注重這方面的培養。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新教育理念,盡量給學生創造更多機會,自己則退居幕后,起引導和輔助作用。陶藝是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產物,配方工藝、制造技術必須嚴謹科學,造型、裝飾則要體現出藝術美感。在現代藝術語境下,教師應從多個角度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既要掌握制造技能,又要學會鑒賞中西方陶藝經典作品,且能夠保證貼近生活,創作出與生活相關的藝術品。
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法太過單一,極易令學生喪失興趣。教學模式太過陳舊,則難以取得理想效果。陶藝教學具有其特殊性,講究方法,如果方法不當,很可能事倍功半。受成長環境、天賦、努力程度等因素影響,學生之間必然存在有差異,教師不能回避這一點,而應積極面對,在照顧全體學生的基礎上,還要兼顧個人,教學既要突出整體性,又要具有針對性。整體教學的重點內容是學生基礎入門知識,幫助學生打牢基礎。分組教學則針對的是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為了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教師有必要減少課堂時間,利用多媒體設備。如講解制陶步驟時,若沒有多媒體,教師還需現場示范,太過浪費時間。使用多媒體可以節省時間,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更容易吸引學生,且能夠隨時停止講解,十分方便。為體現出學生個性,不妨采取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放開想象,大膽嘗試,能夠獨立思考,盡量尊重學生的想法和勞動成果,以增強其自信心。針對課程安排不合理的問題,可借鑒課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例如建立專門的教學網站,把講課視頻和教學資源上傳至網站,供學生下載自學。班級或者院系內部可以創建QQ群、論壇等,實行在線交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疑問和難點。實驗室盡量保持開放,讓學生能夠及時實踐,消化掉理論知識,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專業內部可定期開辦專業講座,聘請行業內知名人士演講,與學生互動交流,增長見識;或舉行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分享心得和創新的想法,從而能夠共同進步。自教育改革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淘汰,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模式,對提高教學效果大有裨益。在此主要介紹以下兩種:第一,項目教學模式。該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很多,把教學內容當作一個項目對待,引導學生搜集資料、獨立思考、整理信息、親自動手、深入探索。此過程中,學生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信息獲取能力有所提高,實踐能力得到鍛煉,綜合素質也明顯提升。而且項目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制定相應的任務。第二,分組合作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是針對任務較重或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通過合理分組,令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同時,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小組內部可以有明顯的差異,但組與組之間盡量保持實力相當。然后組長分派組員任務,或去搜集資料,或負責市場調查,讓每一個組員都能起到作用。
三、教學重點和目標的創新
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當前很多課程中都比較薄弱的環節,但在知識經濟環境下,創新尤為關鍵。特別是針對陶藝這種具有古老歷史的藝術,只有創新,才有發展,才能體現出現代陶藝的特色。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不管是教學目標設計,還是重點劃分,都應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首先,陶藝學習需要有豐富的形象感知,其造型設計變化萬千,但經典作品只占少數。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學生要在大腦中存儲足夠的感性信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前面有所提及,可通過多媒體展示不同風格的代表作品,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或者組織學生到當地博物館參觀,與真實作品零接觸。其次,豐富的想象與日常觀察分不開,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在展示圖片,或參觀實體物時,并不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而應學會有重點的看,看完之后并加以總結,包括陶瓷材料、紋理、周圍環境等,從中提取有益的信息。制造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有目的的制造,根據設計好的圖案制造;第二是沒有目的的制造,這時往往會產生靈感,在無意間創造出新的造型。所以,教師還應重視探索求異這一方面,進而培養其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此外,創造能力與實踐密不可分,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形成自己的風格,張揚個性,培養起其主體思維。學生要敢于質疑,敢于提出疑問,即便問題不切實際,但也能說明學生動腦思考了,這種獨創性比照搬教材更值得鼓勵。院系應把握好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安排,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平臺,并盡可能地創造實踐機會,確保每個學生的創造能力都能得到鍛煉。與以往相比,現代教學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上,都要優越很多,教師需對此加以利用,創設情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評價方式也應有所改變,因為藝術并沒有統一的答案,教師也盡量不要做終結性的評價,而是尊重學生,允許標新立異。教學重點在過程,而不在于結果。
四、教學體系和機制的創新
學院可開設與藝術設計其他課程相關的陶藝實踐課程,嘗試構建新型陶藝設計子課程,如包裝容器設計、裝飾陶藝等課程。在姊妹課程中加入陶藝創新實踐的新環節,比如,雕塑設計中介紹陶藝雕塑的技法,讓陶藝課和其他課程密切聯系,并和姊妹課程如雕塑設計、裝飾設計等課程整合,將陶藝教學融入藝術設計這個大家庭,成為設計基礎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員。通過拓展和增加其他課程的陶藝輔助實踐課,可以起到為更多課程服務的作用。例如在動漫角色設計課程實踐中,除了電腦三維建模外加入陶藝泥塑建模,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通過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陶藝教師探索民間具有地域特色的土陶藝術,將這些土陶藝術融入現代陶藝教學,符合包豪斯式陶藝作坊的教學理念。學院可以聯系當地陶藝工廠建立實習教學基地,除了供教師學習、交流外,更重要的是學生也可以受到專業陶藝制作者的直接指導,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技巧和經驗。總之,現代陶藝教學應符合時代藝術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即多元化存在,注重創新和個性展示,同時也要符合現代教育理念,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穎睿.當代藝術語境下的現代陶藝教學[J].藝術評論,2013,22(3):136-137
[2]吳建安.對當代藝術語境中高校陶藝教育的解讀[J].赤峰學院學報,2013,20(4):201-203
[3]林曉冬.當代藝術語境下的中國陶藝[J].美術大觀,2010,24(12):26-27
[4]解振宇.傳承與發展———對當代語境下中國陶藝的思考[J].文藝生活,2011,28(12):146
[5]鄧秀芳.中國現當代陶藝的思考探討[J].神州,2012,27(14):188
[6]韓祥翠.現代陶藝教學探析[J].大眾文藝,2013,26(13):240-241
作者:于向華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