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陶藝概念與特性的闡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泥的概念與內涵
“泥”的字典解釋是“和著水的土”,所以“泥”的本質就是“土”,泥和水摻合后變柔軟而具備可塑性,水土交融變成泥漿而呈現出“流動”“渾沌”等感官形態,從而賦予了泥土人性的意象。從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看,“泥”承載了人類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象征,泥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隱含有生命的跡象和包含人類德性力量的生命意志,從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十分看重人的心性和內在智慧。于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里,泥土在具備自然物質屬性的同時更象征著生命的內在精神,更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智慧。在人類社會藝術誕生的同時,泥土就承載著藝術語言與符號的功能。自然界中不同的符號、元素、圖案、形象、材料因民族文化的差異而承載著不同的內涵和文化意義,因而,“泥土”有著深廣的內容并體現著人類社會的情感以及不同民族的對生與死的思考與態度,是具有生命意義的文化象征。
2現代陶藝創作中“泥性”承載的藝術審美
當我們面對泥制的各種器物,其表現出來的藝術“親切感”和“人性感”,在我們使用或欣賞時能體驗到更多的滿足與美感,并更能激發起人們對生活與生存的思考。“泥”本身是脆弱的、易碎的,但是歷史上由泥土制成的各種器物或作品如果展現在我們面前,其藝術的力量與震撼會使我們感知到一種文化的環繞,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秦代兵馬俑,其宏大的場面展示了秦王朝的強勢。工業革命和科技的迅猛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物質享受,然而人類的精神在物質得到充分滿足的同時卻開始出現缺失和迷惘,于是人們重新審視生活與生存的意義,并強調個性的自然回歸,而現代陶藝正好迎合了現代人們的這種精神需要,從而陶藝的“泥性”便被重新審視與解讀。“泥性”不僅指其泥質的物理屬性,如柔軟、濕潤、可塑、成色等,更指其包含的精神內涵。“泥性”融入人性的精神內涵,就賦予了其光輝燦爛的藝術屬性。“泥”是現代陶藝家們創作藝術作品的物質載體,對泥性得心應手的駕馭需要陶藝家用身心來感悟,這也是陶藝家進行陶藝創作的前提。現代陶藝的“泥性”具有自然的物質性和承載著“德”、“義”理念的精神性,揭示了一種人與自然的默契與融合。因此,現代陶藝創作必須在實踐中充分展現泥土的自然特質,同時借助泥料的物質性來實現創作主體的思想情感及其審美價值的表達。
現代陶藝創作中泥性的審美意蘊
現代陶藝更貼近人性,處處體現著對現代人生活、心靈的充分關注,現代陶藝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個性活力,而這個藝術個性活力正是現代陶藝的泥性藝術活力和個性美的展現。
1現代陶藝創作中泥性的物質性美現代陶藝因泥料的差異而使作品產生不同的色澤、肌理和品格,從而泥料材質的多樣性與運用的靈活性使現代陶藝產品豐富多彩并魅力四射。在人類漫長的制陶歷史中,使用過的泥料多種多樣,粗質陶土適合表現樸實厚重的作品,而細膩的瓷泥適合手工拉坯。在現代陶藝創作過程中,陶瓷材料也可以與其他材質混合搭配,以構建具有特殊效果的藝術作品。因此,現代陶藝家們為更好地表達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感悟與心態,可以利用“陶土”泥料本身粗陋的自然泥味進行陶塑,從而使作品雄渾大氣、質樸粗獷,同時陶藝術家的手工操作留有陶藝家們遺留的手痕,其呈現出的“泥味”和“手味”是當今陶藝十分崇尚的,這也充分具體地展現了現代陶藝“泥性”的物質性美。
2現代陶藝創作中泥性的情感性美伴隨時代的發展與人們生活的變化,現代陶藝創作己經脫離了傳統陶藝實用功能的藩籬并可以單獨成為藝術創作主體個性情感表達的物質載體。創作理念的形成和確立直接影響到創作的風格和走勢,而駕馭泥性必須以創作理念為先導,因而貫穿創作理念的人性情感表達是現代陶藝創作把握泥性的無形支柱,也就是現代陶藝創作過程中任何對陶藝泥性的拓展與運用都必須有利于表達陶藝的人性情感。現代陶藝的創作需要技藝,但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支撐,只有具備現代時代特征和能夠反映現代社會人性情感的創作理念,同時尋找到能夠表現自我獨特個性的藝術語言,才能創作出富有個性的現代陶藝作品。主體思想情感的表達是現代陶藝創作的靈魂。思想情感是進行創作的精神核心,一個成功的作品必須有情感的因素作為內質,才能讓觀者產生某種思想情感的共鳴。現代陶藝的創作需要藝術家具有較成熟和前衛的藝術理念,同時創作者必須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豐富的生活閱歷,在對藝術本質的洞悉和在個性的感性基礎之上要有人類普遍情感的理性認識,因為理性蘊含著一個人的藝術修養以及對美的理解。一件成功的藝術作品的完成,是明晰的理性思維和生動的感性抒發的結果,而駕馭“泥性”是服務于情感表達的。
3現代陶藝創作中泥性的語言性美陶藝家在構筑陶藝創作時需要在實踐中一遍遍地嘗試和感悟,從而尋找到能夠表達創作者獨特個性情感的語言。在創作構思與嘗試實踐中陶藝家必須感悟陶藝泥性特有的規律與魅力及其粘土泥性自身的美感和體現的價值,從而依據構思與表達主題的需要,在采用盤條、拼接、堆塑、擠壓、重疊、切割乃至爆破等各種不同手法的過程中探尋到最適合闡釋自我和表達自我的陶藝語言,進而實現整個陶藝作品制作。粘土泥性的物理屬性諸如粒度、肌理、色彩等展現的風姿與表情千差萬別,而最適合表現主題情感的表現語言需要陶藝家在不斷的實踐與思考中發現和獲得。現代陶藝創作更強調藝術的表現力和主觀情感思維的創造力,因而更需要一種主觀動態的創新和自由多元的思維方式,同時也要求陶藝家躬身實踐,勇于探索陶藝材質的藝術性能,在泥、釉、火中去發掘符合創作主題需要的元素并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個性化表現的藝術語匯,以恰當地傳達自己對生活的心靈體驗及其對時代與社會的體悟,從而通過長期的實踐創作,形成具有自己獨特審美個性的陶藝藝術語言,以達到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情趣并具個性藝術美。
4現代陶藝創作中泥性的工藝性美現代陶藝作品創作,從工藝過程看有賴于一定的工藝技術支持。所以在現代陶藝創作中,陶藝家應當充分把握原料的性能,努力學習和研究陶瓷工藝技術,以達到對陶藝技術的充分掌握和對泥料泥性的熟練駕馭,從而得心應手地去表現自己的藝術理念與個性情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現代陶藝創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工藝技術是其完成制作的根本保證,只有對泥料的泥性有足夠了解與掌握后才能進行探索與創新,因此沒有對陶藝泥料的諸如泥性、火性等陶藝獨特工藝特性的全面認知和理解,異想天開的藝術理念是無法得到表現的。現代陶藝的“泥”是具有“靈性”的,具有靈性的東西,只有通過執著的探索和不斷的創新,才可真正恰當地加以運用。
結語
現代陶藝的藝術語言豐富多彩,泥、火、釉互為作用,實現了人類人性情感的物化表現。對泥性的感受和支配,在現代陶藝創作中直接影響著個性、情感和理念的表達,現代陶藝創作中的泥是有生命靈性的,其“生命靈性”表現為泥性,泥性記錄和再現了創作者施加于泥料的動作、手痕、情感,甚至是創作者細微的內心心理狀態。現代陶藝的泥性是一個活性的因素,每當陶藝家和陶藝愛好者出現驚奇和心動時便是陶藝“泥性”活性的表現,因此從事現代陶藝創作應當深入探究陶藝的泥性,充分發掘陶藝的泥性美,以達到使泥料的物象與心象自由對話。現代陶藝的泥土飽含深情,探求現代陶藝,只有鉆研泥性才可以探尋陶藝的藝術真諦。
作者:鄒雨和單位:景德鎮禹和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