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陶藝設計論文:平面藝術對陶藝影響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賓旗苗菁菁作者單位:東華理工大學
現代陶藝具有傳統陶藝不具有的特色,現代陶藝更加強調陶藝本身的創意及特獨特性。陶藝一詞來源于日本,近年來在我國廣泛使用,陶藝在我國古代主要以陶瓷為主,現代陶藝結合了古代陶瓷的特點,結合時代特色創作而來。我國素有“瓷器大國”之稱,我國的瓷器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望。而近年來來由于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淀和對國外瓷器設計理念的忽視,使得我國忽略了現代陶藝的發展,因此現代陶藝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較為緩慢。現代陶藝因為其強大的張力和實用性,以及審美特性和現代創意深受人們喜愛。現代陶藝承載著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承載著現代文化精神,是現代人回歸自然,感悟生活的承載方式之一。就現代陶藝的創作特點來看,現代陶藝仍就以陶和瓷為主要媒介,原理傳統的單一實用性質,表現現代都市文化生活,表現現代人的思想個性、情感及心理發展歷程。現代陶藝在創作過程中較傳統陶藝個性和開放,創作理念更加具有時代特色,與傳統設計理念比起來更加具有創造力和超乎現實的想象力,受到的現實局限性較小。歸結起來現代陶藝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體現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是作為精神性的表現媒介存在的;二是創作手法不拘一格,更具有視覺和精神上的沖擊力,超越傳統設計理念,更加自由和開拓。
平面構成作為現代設計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設計三大構成中的重要內容。這些構成豐富了視覺秩序和視覺張力,通過點線面的構成將設計理念傾入現代陶藝中,這些視覺圖式的不同組合便賦予了陶藝不同的藝術生命力。李硯祖教授撰寫的《從立體到平面———黃煥義陶藝創作探析》一文中說過“以‘立體’為起點,以‘平面’為歸宿,陶瓷藝術‘平面化’的表象背后是藝術探索深刻化的折射與必然”。在現代陶藝藝術家們也有意識的運用點線面裝飾陶藝作品,通過更加生動的語言和極富現代性的組合方式體現現代陶藝的藝術價值和創作理念。歸結起來,筆者認為平面構成藝術對現代陶藝設計的影響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面構成中點的運用對現代陶藝的影響
點是一種非常靈活且運用廣泛的平面構成要素之一,它具有靈活性。放射性等特點。畫面中如果有一個點往往會使其成為視覺中心,吸引視線,點在陶藝設計中的運用是極為廣泛的,當點位于不同的位置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如果點位于陶藝設計中的中心位置時,它與畫面的空間關系顯得較為和諧;當點位于畫面邊緣時,可以改變畫面的靜態關系,形成一種動態的美感;當畫面中出現多點的同時運用時,可以在視覺上產生一種張力效果,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具有流動性,產生聯想,使得畫面能量得以彰顯,帶動畫面的情趣。點在陶藝中的運用使得陶藝看上去具有了視覺凝聚效果,不同大小和顏色以及不同組合方式,不同位置的點都造就了不同的陶藝設計。點的遙相呼應能夠影響視線,形成空間的節奏感和動靜變化。點在陶藝中的有序或者無序排列,構成不同的陶藝特色,給人一種寧靜、安詳或者動感活潑的感覺。
(二)平面構成中線的運用對現代陶藝的影響
兩點之間的距離便構成了線,線是空間運動最為簡潔的一種狀態,線分為兩類,直線或者曲線。直線在藝術設計中往往帶給人一種陽剛之美,果斷、明快、干脆、直率、堅毅,類似于男性的豪邁之氣。而曲線則相對比較柔和,常體現出優雅、含蓄、感性的特點,類似于女性的溫婉氣質。平面構成中的直線又可以再細分為折線,是一種將直接通過組合形成的狀態,折線雖然也具有曲度和轉折,但是在氣質上仍然保持這直線的陽剛之氣。曲線中又可以細分為圓、圓弧、拋物線等,這些曲線都具有彈性和變化性,在不同的曲線狀態下展現出不同的生命形態。線的運用因為粗細、長短不一所代表的內涵也不盡相同,粗線條給人一種厚重感,而細線條給人一種纖細、敏銳的感受,粗糙的線條會讓人產生一種苦澀和混亂的感受。在現代陶藝的設計中,線的運用非常多,通過線的不同位置及組合方式傳達不同的情感。線條是極富個性和活力的設計元素,不同的線形變化和組合方式會賦予現代陶藝不同的藝術風格。直線的速度感和力量感在現代陶藝中有較多的體現,在視覺上給人明快的感覺,圓潤流暢的線條使得陶瓷具有可青春的自由和活力,在設計中體現著生命的力量和激情。又或者是自然流動的曲線,漩渦式的組合方式,在陶瓷上展現出立體空間的美感和自然的韻律節奏。
(三)平面構成中面的運用對現代陶藝的影響
面給予觀眾的視覺沖擊力是明顯大于點和線,面具有自己鮮明的特征,不同的面也體現出不同的設計思想和設計風格。幾何形的面常具有謹慎、抽象的表達語言,任意形的面顯得自由充滿活力和動態美。面在陶藝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大件藝術品的設計中,面的表現方式往往直接影響著整個陶藝的藝術風格。不同形態大小、不同濃度、不同透明度的面對陶藝設計具有不同的影響。通過面的疊加,創造出豐富多彩陶藝設計。畫面的流動感與多種面型的組合息息相關,圓形的充實活潑、輕松明快,弧形的運動感和張力,幾何形的現代性……不同形狀的面綜合運用于陶藝設計中,再加之以色彩的綜合運用,從而豐富了整個陶藝作品的畫面美感。
(四)平面構成中肌理的運用對現代陶藝的影響
古往今來,在眾多的傳統陶藝和現代陶藝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陶瓷肌理為藝術品帶來的獨特意境,其效果往往直接體現出作者內心情感和藝術理念。如李硯祖教授對黃煥義陶瓷藝術家的《陶藝景觀墻》及立柱式雕塑《集聚》作品的創作探析中指出,“該陶藝作品主要著眼點在于表現陶瓷材料通過藝術手法可以營造的不同肌理效果,通過刻劃、印抹、拼接、鑲嵌各種工藝,采用施釉、噴涂或者無釉處理等等,展現了陶瓷所能達到的表現邊界,這幾乎是無限的”。在陶藝創作中,不同的藝術肌理對陶藝作品帶來不同的意境,纖細紋理使作品給人與精致、靈巧之感;粗糙紋理作品展示出粗獷豪放、厚重樸實之感。所以說恰當的肌理創作手法運用,對陶藝創作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