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境創設數學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創設情境實際上是希望學生以已有生活經驗為基礎,準確的概括出數學信息,然后自己試著去解決問題,這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鍛煉。情境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我們數學教師必須要提高認識,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數學問題的情境創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探索的欲望,培養學生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
1.營造課堂氛圍,誘發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是數學課堂上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有效手段之一。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須依靠教師創設適當的情境加以渲染、營造,以“創設情境”調控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可以通過結合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創設一定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激發探索的欲望。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情境的創設就是要最大程度的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激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學習不僅是啃書本,更是為了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會更好的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
3.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的教學思想方法,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數學教學中,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學生實現原有認知結構對新知識認識的同化和深化,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在知識補充、完善及重建中,找到適應新問題情境下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二、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原則
數學教育不能以簡單的概念灌輸方式進行,良好的數學情境是數學教學的前題,情境設計的恰當與否將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怎樣才能設計出好的問題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進去呢?這是考驗任課教師能力的時刻。有些教師會問到:這其中是否有一定的創設原則?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為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以提高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1.數學問題情境創設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依托,符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水平。對于年級較低的學生,在設置問題情境時應當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關,適合做數學課程與學生經驗之間的接口,最好是真實的、學生見過的、實踐過的、有現實模型的,這樣學生才有真實可信之感,從而降低對新數學知識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有欲望去接受、去學習新知識。例如,我們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在班級中的座位位置,學生會說自己在第幾行第幾列或者是第幾組第幾個人,然后向學生提問:“你們用了幾個數字來表達自己的位置?”這樣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熟悉的、鮮活的、感興趣的,可以真正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使學生快速進入坐標的學習中。情境創設后,教師應站在引導者、啟發者的位置,比如“為什么要用兩個數字?這兩個數字的順序能否打亂?”通過這個問題,把學生帶入坐標的境界中,體驗坐標的作用與意義。
2“.問題情境”創設應該以已有知識作為據點開拓新知。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應該建立以一定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例如:一次函數Y=-3/2x+1,你能迅速判斷出這個函數經過哪些象限嗎?要想判斷這個函數經過哪些象限,學生如果理解了一次函數y=kx+b(k≠0)中k、b對于圖像的意義,就會迅速的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并且很快的能勾勒出函數的大致草圖,而這里思維的前提是學生必須理解k、b對于函數圖像有著怎樣的決定作用。當k>0(k<0)時,圖像向左向右上升(下降);當b>0(b<0)時,圖像與y軸交與正半軸(負半軸)。而有的教師在教學生畫函數草圖時,是把k、b的多種組合情況分別畫出相應的草圖,并讓學生記憶,這種記憶時間長了會忘記,不同情況對應的草圖會混淆。如果學生理解了k、b的意義,學會自己畫出草圖,效果就會截然不同。死記硬背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因為他們沒有從k、b的意義出發去畫草圖。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對于學生曾經做過的題,他們大致可以做出正確的解答,如果問題稍作變化,他們往往就會做錯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原因是學生沒有經歷知識的生成。
3“.問題情境”創設要充分利用試驗性活動。學習數學是為了服務于生活,教師應該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鼓勵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案例,如圖1,B、C兩點分別位于一個池塘的兩端,小明想用繩子測量B、C間的距離,但繩子不夠,一位同學幫他想了一個辦法:先在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B、C兩點的A,找到AB和AC的中點D和E,并且測出DE的長,測DE的2倍就是AB的長,這是為什么呢?從而順勢引出三角線中位線定理概念的內容。新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數學原型,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把抽象的數學學習變得具體起來,把枯燥的、脫離生活實際的數學變得生動起來。
4.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年齡特征。創設問題情境應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也即解決情境中問題所需的知識經驗與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要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情境才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喚起學生的情境和思維。不能讓學生感覺問題的解決唾手可得,這樣的話就無法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了;也不能讓學生有遙不可及感,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數學情境創設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定。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盡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5“.問題情境”創設要有針對性。問題情境創設要確保針對性,緊扣相關內容,創設情境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要讓學生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訓練技能。通過問題情境的解決,能夠充分揭示課時教學內容的本質。因此,在創設情境時,應突出情境的針對性,充分考慮情境創設是否有利于本節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如果對本節課的目標達成沒有多大的幫助,那么這樣的情境不如不用,只有針對性強的教學情境才能有他存在的價值。
總之,數學情境創設是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每一位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同時,數學情境創設沒有固定的模式,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新的方法、手段層出不窮,教師應該在對學生了解、對教材深入鉆研的基礎上,創設出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作者:許玉梅單位:安徽省長豐縣柘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