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教學的學生學習興趣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演示實驗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喜歡實驗是初中學生的特點,實驗教學的直觀性強,學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從實驗直接觀察到的現象中引發出的數學問題,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從實驗現象中揭示的數學原理、規律也是他們很想知道的.如果這時教師再因勢利導,就會使他們迫切要求學習更多新的知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高,就比較樂意去學習新課.如在教學“等式的性質”時,可先給學生演示如下實驗: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并調節好,在天平左盤里放一些小物體,在右盤里放入與左盤質量相等的一些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兩盤里同時增加質量相等的砝碼,學生觀察到天平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在兩盤里同時減去質量相等的砝碼,天平仍然平衡.學生弄清實驗現象以后,教師隨即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等式看成是天平,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發生同樣的變化后,情況是否也與上述實驗現象相吻合?由此引入等式性質的學習,就可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課的學習上來,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引述趣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奇聞、趣事,它們與數學的某一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少數學原理或定理的發現,也都伴隨著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學生對此較感興趣.教學中,我們要抓住初中學生好奇、愛聽故事的心理,充分利用一定數學原理的奇聞、趣事作為導入新課學習的情境材料,巧設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如在教學“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數量關系”時,可創設故事情境來導入新課.先引述一段小故事:相傳在2500年前,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72—前492年),在一次朋友家作客時,發現朋友家用磚鋪成的地面中用了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某種數量關系…….然后教師啟發學生:“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畢達哥拉斯發現朋友家用磚鋪成的地面中用到了直角三角形三條邊怎樣的數量關系嗎?”這一問,同學們心中頓生疑惑,急想得到解答.這時,教師再趁熱打鐵,接著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一個數量關系.”從而引出了新課的學習.這樣導入新課,學生由于好奇心而引發出求知欲,課堂教學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三、聯系生活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密不可分,數學課中所學的知識,不少能直接用于解決一些生活實際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來導入新課學習,這樣學生對新課知識就有親切感,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立體圖形時,可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魔方、鞋盒、實心球、油漆罐等實物,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去體會它們與哪些立體圖形相似,從而引入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的學習,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學生有親切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學科滲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性學科,它與物理、化學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適當地滲透其它學科的知識,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角度去分析、解決一些與物理、化學等學科有關的生活實際問題,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時,可滲透物理學中與電學有關的一個實例來導入新課學習:導體的電流I、電阻R、電壓U三者之間滿足關系式U=IR,當U=220V時,問: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數式表示I嗎?
(2)當R分別為20Ω,40Ω,60Ω,80Ω,100Ω時,對應的I分別是多少?
(3)變量I是R的函數嗎?是什么函數?為什么?舉出這樣的例子,提出問題后,教師隨即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引入反比例函數的學習.通過上述例子的引入,讓學生體會到新課知識與生活實際中的物理知識緊密聯系,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際作用,引起學生對學習新課知識的興趣.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科學地創設情境,巧設導入新課的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全面提高數學科的教學質量.
作者:羅顯明單位:廣東省惠東縣黃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