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課程設置商務英語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需求分析的模式
“需求分析”這個詞最初是在20年代由邁克爾•西對孟加拉國內英語的需求狀況進行調查時提出來的。比較著名的需求分析模型包括Mubay提出的目標情景分析模型及Allright的目前情景分析模型。前者重點強調了學習者在語言使用方面的相關變量,如話題、參與者、使用的媒介等,而對于其他方面的需求沒有進行細致的討論;后者在此基礎上做了補充,更加注重學習者自身語言能力與期待目標之間的差異,但卻忽略了學習主體自身的重要作用。能夠強調語言運用和學習者學習過程的模式是由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的。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需求分析模式。他們將需求分析分為兩個方面即目標需求分析和學習需求分析。目標需求分析提出了六個問題,涵蓋了學習者學習語言的原因、用途、使用方式、使用主體、使用時間及使用場所。這兩種需求分析的差別在于目標需求分析關注了語言運用的細節,討論了學習者在目標情景中要做什么;學習需求分析關注的是語言學習的過程,分析學習者應該學什么、怎么學。Dudley-Evans和St.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由九個方面構成:學習者的職業信息、學習者的個人信息、學習者的語言信息、目標情景中的語言信息、學習者缺乏的能力、學習語言的需求、學習者的職業信息、學習者的課程需求、學習環境信息。Dudley-Evans和St.John需求分析模式為ESP的課程設置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它不僅包括了學習者的客觀需求和主觀需求,而且清晰地反映出各種需求之間的聯系。該模式既能從語言本體、學生個體和學習過程的角度進行分析,又涵蓋了目標情景分析、學習情景分析和目前情景分析三個維度,是較為全面的一種需求分析模式。就筆者而言,商務英語需求分析應該結合以上分析模型,形成集目前情景分析、目標情景分析及學習情景分析與一體的獨特模式,才能有效反應學習者目前真實的學習情景和未來的工作的目標情景需求,真實體現學習情景中的客觀實際與需求之間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并改善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推動教材改革,使課程體系、課程設置趨于合理。
二、商務英語課程的需求分析維度
對商務英語專業方向進行三個方面的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即目前情景分析、目標情景分析及學習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是從學習者自身的學習需求入手,涵蓋其個人信息(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學習目的、未來期待)、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包括英語水平、商務知識掌握的水平、語言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包括學習方法技巧、跨文化跨學科的理解能力、學習策略的掌握)。目標情景分析指社會的需求和實際就業的差距(包括社會提供的職位、崗位需要的技能和所需的知識和交際能力)。筆者相信明確了社會的需要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了解所學與社會所需之間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彌補學校教育缺陷。學習情景分析是指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及在校生的自我需求調查包括學習驅動力、課程的評價及對教師的評價。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
本研究包括了兩個調查問卷。問卷的制訂是根據Hutchin-son和Waters需求分析框架及Dudley-Evans和St.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經過一定的選擇調整而得來的。第一份問卷是目標情景分析這個維度進行的。針對社會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需求的調查,此問卷涵蓋了社會需求、對于商務英語人才的滿意度、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各項語言技能、專業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的問題。共針對20家用人單位發放20份問卷,全部收回。第二份問卷是目前情景分析與學習情景分析這兩個維度進行的。針對商務英語在校生和畢業生自身需求的調查,此問卷共包含五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學習者驅動力、對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對課程設置的期望度、學習方式的選擇、工作的期望度。選取吉林建工學院外語學院商務英語方向的5名畢業生30名本科生進行回答。研究結果如下:
(一)目標情景分析通過調查發現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所提供的職位包括:市場、助理、銷售、翻譯、培訓等,所占比例分別為24%、21%、19%、15%、10%。需求最多的是市場、助理與銷售職位。這是因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有比較強的應變能力、良好的英語基礎、較強的跨文化溝通技能,因此,這些職位上獲得了他們的青睞。而助理這個職位對初入公司的畢業生來講非常適合,是因為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缺乏實際的工作技能,雖然語言上略有優勢,但對需要有一定技能的工種,例如會計、財務、研發等等來講,他們不具備上崗的能力。在問卷調查中,各用人機構對商務英語畢業生各項語言技能也提出了要求。結果表明,用人單位一致認為在工作環境中,聽、說能力最為重要,分別占89%和94%,其次是寫(80%)、讀(70%)和口譯(50%)。比較出乎筆者意料的是對于口筆譯技能的需要相對較少,可能是由于各用人機構提供的職位多為市場、銷售,而翻譯工作通常交付翻譯公司來完成。問卷調查還顯示,有大約65%的用人機構對于本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與交際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其中90%的用人機構要求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商務知識,85%的機構要求了解外貿的基本流程,80%的企業認為商務口語交際的能力十分重要,隨后是能夠熟練處理外貿函電(75%)、熟練操作辦公自動化軟件(60%)。調查問卷中開放試題的答案還表明一些企業要求畢業生能夠跟上商務發展趨勢、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和覺悟并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
(二)目前情景分析及學習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及學習情景分析包括三個方面:學習驅動力、課程的評價及對教師的評價。問卷調查中關于學生學習商務英語課程的動力這一項要求學生在5個選擇中進行多項選擇。結果顯示,30%的學生認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習是將來工作的一個必須;24%的學習者(包括在校生和畢業生)認為學好商務英語課程就能夠獲得相關的證書,增加進入社會的競爭力;20%的學生是出自個人的興趣選擇這個專業的;14%的學生是為了修滿學分,而3%的學生認為學習課程的目的只是為了進行未來生活中必要的交流。54%的學生選擇學習這個專業是為了將來的就業。這個結果是商務英語作為ESP的培養目標是相吻合的,但只有24%的學生是出自興趣才進行學習,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們教師工作的不夠,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是可悲的一件事。根據實際走訪調研,很多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里都要求學生在大二下學期開始接受系統的商務課程,每個學期至少開設3門左右的選修課程。商務英語課程和其他課程的比率大概在1:3左右;學時分布大概在1:4左右。從調查中可以看出超過40%的學生認為課程種類非常滿意或者很滿意。而近50%的學生認為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可以說,正負意見比率相當。通過訪談部分學生,筆者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點:首先,專業性強的課程不多。雖然各高校所開設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集中在商務英語、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函電,但學生希望多一些實用性強的課程,比如外貿單據、商務談判、商務口譯、市場營銷等畢業以后進入單位馬上就可以用到的課程。其次,學生希望有更多外教或者具有商務經驗的教師授課,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實用經驗。而對于課程難度,70%以上的學生認為滿意。筆者認為這與課程種類學生的滿意程度略有相悖。通過與學生的談話發現學生進入大三專業課學習之前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了解較少,所以剛剛開始接觸時認為課程難度很大;但是,隨著幾個學期過后,發現課程種類較少,分配在一門課程上的時間增大,所以認為課程難度降低,課程的密度一般。
四、總結
通過目標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與學習情景分析這三個維度進行的問卷調查,很容易看到現有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學生的實際需求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只有認識到這些實際的需求角度,才能提升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效果。只有在這些實際的需求的基礎上完善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才能培養出合格的ESP人才。
作者:張銀帙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