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記憶法生物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生物教學中記憶的特點
生物學科知識點較多、需要記憶和理解的內容也較多。在記憶時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意識的能動作用
根據心理活動是否帶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可以將記憶分為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前者是有預定目的任務而又自覺地運用方法去記憶事物的過程。教學中需重視有意記憶,如“免疫調節”這部分內容較抽象,有些學生在教師講解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及特點時,會跟著教師默念,這就是有意記憶的表現。而無意記憶無特定的目的和專門的記憶方法,自然記住某一事物,但只在大腦中留下痕跡。如果以這種記憶作課堂主導,那學生記住的可能是有意思的詞和事情,而忽略了重點內容。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有意記憶優于無意記憶。
(二)理解促進積極思維
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及是否理解,可將識記分為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理解記憶,對記憶中的信息進行了加工,可幫助消化吸收知識,提高記憶效果。例如,在學習自由組合定律時,學生判斷、書寫配子的基因型易出現錯誤。所以在講授這部分之前,教師可先“鋪路”,復習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講清同源染色體和非同源染色體、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加工整理,抓住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就是在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再給學生列舉實例,反復進行練習,不斷加深理解,學生就記得比較扎實。
(三)重視實際運用
生物教學不能脫離實際,將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學生會覺得生活中處處有生物。例如,在講解生長素知識時,教師給學生列舉將幼苗橫放一段時間后,為何會出現根向地彎曲生長而莖背地彎曲生長的現象時,可以讓學生課下用豆芽等植物自己設計實驗體會,這樣,學生結合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很容易得出答案,對生長素的生理功能就記得比較牢固。
二、生物教學中常用的簡單記憶法
(一)趣味記憶法
興趣和識記具有密切的關系,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樂意學,學得也快。例如,在學習“遺傳和變異”的知識時,說說生男生女的奧秘和用大腸桿菌制造人胰島素的原理和方法,學生都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極大的求知欲望。
(二)口訣記憶法
對于一些內容較多較復雜的知識通過分析,抓住重點,編成口訣來記憶。如原核生物的種類可編成“藍色細線支毛衣,再加立克次氏體”這樣的口訣,簡潔明了,重點突出,記憶方便且深刻。
(三)濃縮記憶法
將一些較長的、復雜的知識提煉、濃縮后再記憶,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如在學習細胞器的知識時,學生很容易將幾種細胞器記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將細胞器的知識濃縮為分布、形態、結構、功能、簡圖這幾方面。這樣學生思路清晰了,記憶起來也容易,明顯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四)比較記憶法
對于一些相近或相反,容易混淆的知識,可采用對比的方式來記憶。如DNA和RNA、染色體和染色質、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光反應和暗反應等,都可采用列表或其他的方式來比較記憶。
(五)形象記憶法
在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比喻將有關的知識形象地表示出來,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加深學生的記憶有很大的好處。如神經元的結構可用手勢表示出來,手心可看作細胞體,五個指頭可看作樹突,胳膊可看作軸突。
(六)提綱記憶法
提綱記憶法就是指通過總結歸納學習材料,使之條理化,并編寫成提綱而記憶的方法。最精練的提綱莫過于生物教科書的目錄。提綱記憶法用得很廣,大到教材的一章一節,小至某個知識點,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掌握。
(七)聯想記憶法
把一些有著內在聯系的知識串成一條主線來記憶的方法。如把基因與基因工程與“必修2”中講到的遺傳基礎知識聯系在一起記憶;把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代謝放在一起來記憶等等。這樣既形成了知識的系統性,又提高了學生記憶的效率。
三、生物教學中根據記憶特點需注意的問題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的實驗研究表明,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出先快后慢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注意:(1)教學進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過慢,進度太快學生囫圇吞棗,不能在短期內充分理解,記憶大量知識;進度過慢,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2)在每節課的教學中,要突出重點,講清難點。學生明確知道一節課中重點是什么,他們的學習才會有明確的目標,繼而才會更加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3)課后督促學生及時復習或布置適量的作業來加強記憶效果。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把生物課講得妙趣橫生,還有待于進一步學習和探討。
作者:王姍姍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