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瓷器審美論文:瓷器審美闡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彭恩仁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
御窯瓷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然而,許多時候,御窯瓷器的美學傾向在一些方面雖能夠印證當時社會的普遍審美追求,但與當時社會其他藝術形式的美學風格相比,還存在著許多獨特和保守的內容,不能彰顯當時美學思潮的前沿。明代中期以后興起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意識形態領域內的美學思想注入了許多新的活力。許多頗具影響的思想家、美學家相繼出現。他們分別在自己的領域引領了明中期以后的美學時尚,改變了以往的傳統美學追求。他們的美學思想,是追求個性解放,注重真情感和審美趣味的表達和抒發,重視藝術風格上的自然本色和暢快淋漓。這種注重真性情的藝術風格卻沒有完全反映在嘉靖御窯瓷器當中。嘉靖御窯瓷器裝飾上的繁縟、祥瑞、寓意所展現的世俗追求和功利目的,乃至于一些器物制作的粗糙等,與當時思想解放潮流下的美學風格并不一致,甚至有些大相徑庭。杭間在《中國工藝美學史》中曾提到,明末時期,陶瓷、漆器、染織和金屬工藝等難以體現時代的美學趣味。其實,這在嘉靖時期就已現端倪了。④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受到材質制約的同時,很多時候是與其審美主體有著更多的關聯。嘉靖皇帝以藩王的身份登上帝位,這在明代并不多見。嘉靖皇帝十分關心自己的帝位是否穩固,千方百計從各個方面加強自己的統治。因而,這種強烈的功利觀念,在他的御窯瓷器上表現得較為明顯。另外,我們還要注意一個細節,嘉靖御窯瓷器裝飾上具有一個特點,即功利化漸及于世俗化。根據嘉靖時期王宗沐的《江西大志•陶書》記載,從嘉靖八年到嘉靖三十八年御器廠生產的瓷器種類可以發現,瓷器制造呈上升的趨勢。嘉靖十八年之前,瓷器生產的數量和品種等都比較少。但是,從大約嘉靖二十年開始,御窯瓷器的生產數量驟然加大,生產的品種也增多。生產的瓷器紋飾裝飾相較于之前代表皇權功利色彩的龍鳳紋飾等,更多帶有道教色彩以及其他富含美好寓意的內容。⑤這種變化以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宮變”為轉折點?!睹魇贰穼懙剑骸暗郏尉富实郏┳远ㄒ唬┠暝鈱m婢變,移居西內,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費,君臣不相接?!雹揠S著“大禮議”之爭的完全勝利,統治地位的鞏固,他對政局的穩定十分有把握。但是,“壬寅宮變”又使得他對政事心灰意冷,再加上對長生的渴望,他的審美追求發生了改變,在御窯裝飾風格上隨之出現內容上一定程度的調整,從重視皇權的功利化逐漸轉到重視享樂的世俗化上了。
嘉靖御窯瓷器審美對明后期的影響
御窯瓷器作為君主集權的產物,體現了最高統治者的文化意識,是皇帝審美觀的反映。不同皇帝審美觀可能發生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并對瓷器生產在內的整個社會產生影響。明代建國,朱元璋以平民之身登上帝位,因此他比較了解物力艱辛,大開簡樸之風。正如于明崇禎十年立于景德鎮御器廠的石碑記載的,“高皇帝以純樸開基,敦大貽訓,土硎可啜,奇巧不尚,有古帝王風度”。但是,到嘉靖時期,明朝已經進入了中晚期,面對整個社會追奢逐利的潮流,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對工藝品的興趣,也從宋代的清雅、明初的質樸轉向了艷麗與俗氣。嘉靖皇帝的兒子隆慶皇帝以及孫子萬歷皇帝也受到了嘉靖皇帝包括審美追求在內的諸多方面的直接影響。學者們在評價隆慶、萬歷的御窯瓷器時,尤其是五彩瓷器,往往將其置于與嘉靖相近的地位。只是相比于嘉靖時期,隆慶與萬歷在政治上更加昏庸,審美的追求甚至包含了許多低俗成分。《景德鎮陶錄》在評價?。☉c)萬(歷)窯瓷器時指出:“又以淫巧為務,其秘戲器(表現‘性’題材的瓷器)一種,殊非雅器?!雹呷f歷之后,御窯瓷器更是少有可以稱道的瓷器,御窯瓷器無論是技藝質量還是美學趣味等都步入了低潮。同時,嘉靖時期御窯瓷器采取“官搭民燒”的制度,使得民窯瓷器對御窯瓷器美學風格的吸收更為便捷。嘉靖御窯瓷器繁縟、艷麗、追求富貴吉祥的裝飾風格,被民窯吸收并發揚,甚至到十七世紀時仍然被制瓷工匠仿制。十六、十七世紀時,大量具有開光,飾以動物、人物紋樣,并伴有道教符號、花果紋等裝飾題材的景德鎮瓷器,被銷往西方并風靡歐洲。從這些裝飾題材上,我們能尋覓到其與嘉靖御窯瓷器的相似處。據熊寰研究,這種瓷器,可能在嘉靖時期就已經燒制了,其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至明晚期銷量不減。⑧嘉靖御窯瓷器作為體現皇帝審美觀的器物,其美學風格與當時社會表現出來的抒發真性情的審美思潮截然不同,凸顯著功利化與世俗化的傾向。嘉靖御窯瓷器印證了明代中后期審美趣味上保守與創新并存的狀況,也預示著明代中后期各種矛盾的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