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需求下高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價值作用,從而促進高職院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擬從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概念及原則入手,結合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來剖析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探究了基于教師需求的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建設策略。
【關鍵詞】教師需求;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
一、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概念及原則
(一)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相關概念闡述。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主要指的是高職院校在管理的過程中融入激勵因素,以此來激發教職員工的工作激情與工作潛力、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實效性,凝聚內部力量,從而實現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
(二)高職院校創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應遵循的原則。高職院校創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應遵循三大原則,即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公平公正基本原則、適度性基本原則。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強調的是在高職院校創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時要尊重教職員工心理變化,注意個體的需求變化與個性化特點,要時刻關心、理解員工;公平公正基本原則強調的是對教職員工進行鼓勵獎賞時不能以個人主觀進行判斷,要遵循公平公正基本原則切實做到人盡其用;適度性基本原則強調的是對員工進行激勵時要適度,否則會影響其效果。
二、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隨著高等院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高職院校迎來了一個非常難得的發展機會。教師作為教育之本,在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我國高職教育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生源數量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高職院校未來發展前景,而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水平,那么就很難招收到優質生源,甚至連招生計劃都完成不了。教師作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軟實力”的象征,對人才培養工作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力。無論是學生還是學生家長,他們在選擇報考學校時不僅會從高職院校的地理位置、教育教學基礎設施等方面入手,同時還會重點考察這些學校的高端人才的數量,比如教授、副教授、長江學者等。這就意味著高職院校要想獲得更多、更優質的生源,就必須從多個方面入手,既要加強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要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教師隊伍建設活動中,在提高自身“硬實力”的同時促進“軟實力”的提升。當前,國內很多地方都在用優厚的待遇吸引高端人才,很多高職院校也認識到了加強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中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并通過建立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來挖掘教師的發展潛力,在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軟實力”工作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主力軍,而對于青年教師而言,他們之所以投身到高職教育活動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實現教書育人的人生理想和遠大抱負。青年教師充滿了斗志,但是如果他們的努力得不到高職院校的認可,那么必然會對他們未來發展自信心帶來很大的打擊,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會影響到這些青年教師的發展前景,而且也不利于高職院校健康發展。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就是要通過激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來激發他們工作的熱情,同時讓這些教師感受到他們為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高職院校的角度來講,其不僅要學會用優厚的薪金待遇吸引高端人才,同時還要通過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培養這些高端人才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樣才能把這些高端人才留下來,為高職院校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從這些角度來講,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不僅具有相當大的存在價值,而且具有非常深遠的現實意義。
三、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對于保障高職院校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加強現代化教師隊伍建設,我國高職院校都在積極建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師資力量。時代的發展使人才競爭環境越發嚴峻,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很難從高等學校中獲得有利的人才資源。激勵是運用在競爭環境中的管理手段,它可以無限度挖掘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人才的自主探究、積極工作態度。針對教師群體的培養培訓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如果教師不能形成正確的人才培養思想,那么他們在培訓中就不可能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激勵機制就是要讓教師轉變思想,用積極向上的態度看待教學工作,這樣可以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從本質上來講,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就是為教師服務而建立的機制,所以其必須要始終以教師和核心,以滿足教師實際需求為原則,尊重教師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作用和價值。基于教師需求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不僅更容易得到教師們的認可,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尊重人才、尊重教師群體的重要表現。然而,實際上國內很多高職院校在現有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都忽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不僅如此,很多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都是很多年前制定出來的,所以很多內容已經與這個時代脫節,根本不能滿足當代高職院校建設發展的實際需要。高職院校現有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缺乏有效性、針對性不僅使激勵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也降低了教師對高職院校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因此,要想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建設隊伍建設,應該構建更具有實用性、有效性和針對性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從而為高職院校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四、基于教師需求的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建設策略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人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資源。沒有高端人才作為基礎,高職院校的招生環節將困難重重。傳統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主要體現在對教師的培養培訓方面,尤其是希望教師能夠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教師把重心放在了科研上卻忽視了教學。人力資源激勵的建立應該始終堅持以滿足教師發展需求為基本原則,既要保證公平公正性,同時還要合情合理,不能讓教師感覺激勵機制如同虛設,要確保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他們當中絕大多數并不會滿足于現狀,所以如果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那么這些教師將會以更加積極向上的態度開展教學工作。長此以往,在整個校園內將形成更加嚴謹的教風和學風。
(一)充分考察教師的意見。基于教師需求的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建設必須要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在充分考察教師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再開展后續的工作。教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工作崗位,可以說只要教師能按時完成日常教學工作,無論他們在課堂上是否給學生進行知識擴展或者特殊訓練,都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工資水平。這就意味著如果教師能夠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看待教學,學生就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生未來發展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相反,如果教師每節課都是機械式地給學生讀課件,而沒有幫助學生深度解讀那些抽象的知識點,那么這些教師雖然也可以拿到同樣的薪酬,但是學生所收獲的知識卻有著天壤之別。因此,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態度對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建立就是要以激發教師教學熱情、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為方向,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保證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公平公正性和公開透明性。從高職院校的角度來講,其所建立的基于教師需求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還應該保證公平公正性,無論教師有什么職稱或者是否位居要職,都要一視同仁,不能帶有主觀色彩,更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某些教師,這樣才能讓所有的教師都心服口服。當然,為了避免一些暗箱操作,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更應該保證公開透明性,讓每個教師都能看到那些優秀教師的發光點具體表現在哪里,從而為他們指明努力的方向。與其說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科學活動,更不如將其看待成一種行為藝術。人才是當今社會非常寶貴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能夠決定高職院校的未來發展前景。
(三)重新認識價值滿足激勵的作用。很多高職院校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建設過程中都忽視了價值滿足激勵的作用,這就意味著目前建立更加完善的價值滿足激勵機制也是十分急迫的。檢查、改正、行動、規范是價值滿足激勵機制的操作要點。行動就是要高職院校有所行動、有所實踐,繼續強化高職院校內部尊重人才、信任人才、關懷人才的意識與觀念。教師屬于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高職院校領導層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認識到他們所發揮出的價值。激勵既要注重物質激勵,同時還要注重精神激勵,讓教師能夠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這點尤為重要。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價值激勵真正地對教師產生積極的誘導作用,讓教師可以更加努力、認真地為高職院校健康發展做貢獻,而不是,投機取巧、弄虛作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教師需求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不僅更容易得到教師們的認可,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尊重人才、尊重教師群體的重要表現,這對于激發教職員工的工作激情與工作潛力、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實效性,凝聚內部力量。然而,從當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現狀來看,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在創建人力資源激勵機制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發揮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價值作用。為保障高職院校健康發展,就需要對上文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羅潔.基于激勵需求的醫學類高職院校的激勵機制問題與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2
[2]徐繼燕,熊滿川.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問題探討[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19(2):13~14
[3]王梅.高職院校“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J].科技展望,2015,4
[4]幸兆森.構建以人為本的績效激勵機制,推動創先工作持續深入開展[J].現代國企研究,2016,12
[5]張衛娟.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戰略發展[J].才智,2014,15
[6]吳紅梅.面向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人力資源服務業視角[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6
作者:李茂松 單位:紹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