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控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人力資源;成本控制;資源成本
論文摘要:文章首先論述了人力資源成本的相關理論與管理控制方法,繼而分析了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最后從系統控制角度出發,進行了系統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企業必須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成本的管理,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但是,不同的企業,其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因此,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及競爭者的情況定期的編制人力資源成本預算,做好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反饋、分析和控制工作。
一、人力資源成本概述
(一)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
人力資源取得成本是企業在招募、選擇、錄用和安置時所發生的費用。招募成本是為吸引和確定企業所需內外人力資源而發生的費用;選擇成本是企業為選擇合格的職工而發生的費用;錄用成本是企業為取得已確定聘任職工的合法使用權而發生的費用;安置成本包括:企業將被錄取的職工安排在確定工作崗位上的各種行政管理費用;錄用部門為安置人員所損失的時間費用;為新職工提供工作所需裝備的費用;從事特殊工種按人員配備的專用工具或裝備費;錄用部門安排人員的勞務費,咨詢費等。
(二)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事業單位還需要對已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培訓。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是企業為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術能力,增加企業人力資產的價值而發生的成本,包括上崗前教育成本、崗位培訓成本、脫產培訓成本。
(三)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資源使用成本,是企業在使用職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人力資源使用成本包括維持成本、獎勵成本、調劑成本等。維持成本是保證人力資源維持其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所需的費用,是職工的勞動報酬。獎勵成本是為激勵企業職工,使人力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對其超額勞動或其他特別貢獻所支付的獎金。調劑成本的作用是調劑職工的工作與生活節奏,使其消除疲勞而發揮更大作用,也是滿足職工必要的需求,穩定職工隊伍并吸引外部人員進入企業工作的調節器。
(四)人力資源保障成本
人力資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資源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包括勞動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養老保障、失業保障等費用。這些費用往往以企業基金、社會保險或集體保險的形式出現。這種成本既不能提高人力資源的價值又不能保持其價值,其作用只是保障人力資源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這種成本是人力資源無法發揮其使用價值時,社會保障機構、企業對職工的一種人道主義的保護。
二、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分析
(一)取得成本因素
取得成本因素主要有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人員數量和職位、對應的市場價格,以及招聘方式、流程等。其中招聘需求導致的選拔、錄用、安置費及招聘過程費用屬于可控成本;職位的市場價格等為不可控成本。控制前者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優【本人最早于778論文在線,請勿轉載】化組織機構,精簡人員;二是科學定崗定編,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預先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并充分發掘現有人力資源,避免人才浪費。控制后者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選擇最優招聘方式,能內部競聘解決問題的就不外聘,這樣既可填補職位空缺、節省成本,又有利于調動現有員工的積極性;二是規范招聘流程,招聘前要清晰公示空缺職位的任職要求,招聘后要追蹤了解被聘人員的實際任職能力,避免不稱職者給企業工作造成損失。
(二)開發成本因素
開發成本因素中,因培訓耽誤工作而產生的機會成本等不可控成本因素;培訓需求、組織費用、培訓效果為可控性成本因素,其控制重點是提高開發成本的使用效率,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培訓需求分析;二是精確核算#嚴格控制培訓組織費用,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三是促進培訓效果轉化,鼓勵學員將所學新知識、新技能應用于實踐,并在培訓結束后及時分析、調查培訓效果,總結成功與不足。
(三)使用成本因素
使用成本因素包括維持成本、獎勵成本、調劑成本等。維持成本中,薪酬是人力資源總成本中最大部分,且薪酬剛性一直是人力資源成本只升不降的重要原因。薪酬一般分固定部分和浮動部分,前者由崗位、年資、學歷構成,屬不可控成本;后者由企業經營狀況、員工績效等因素構成,屬可控成本。薪酬成本控制一要保證成本不溢出,二要保證薪酬發放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四)保障成本因素
保障成本因素包括勞動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養老保障、失業保障等。退休養老保障成本相對固定,屬不可控因素;勞動事故保障#健康保障具有可控性。尤其是勞動安全事故對電力企業影響重大,電力企業在這方面
要高度重視并舍得投入。
三、系統控制角度——系統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一)人力資源成本循環控制計劃環節
這一環節周密合理地計劃決策,以從源頭控制人力資源成本,包括預算和規劃決策兩部分。
預算——通過預算使成本在合理的幅度內變化,不至于嚴重不足或過分溢出。各種財務管理運用的預算方法,幾乎都能夠用于人力資源成本預算。一般企業可以根據定員并結合企業目標考核情況(如綜合效益、安全生產)等做預算;新建或計劃變動較大的企業則可用“零基分析法”即不考慮賬戶歷史成本的記錄,在全面分析人力資源結構、數量的基礎上,結合勞動力市場情況測算人力資源成本,難以一步到位確定成本的,可以考慮采用“滾動預算法”。應該注意的是,預算前要首先判斷人力資源成本是收益性支出還是資本性支出,并據此決定預算是短期還是長期、靜態還是彈性的。
規劃決策——核心是進行人力資源成本的效益性分析,目的為最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修正不經濟的支出。一般包括:估算成本;估算收益;評價投資收益。可通過投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和凈現值等加以比較,計算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的機會成本,即執行一項計劃而放棄另一項計劃可能帶來的收益;人力資源投資的風險因素,即成本支出效益為負的可能性。
(二)人力資源成本循環控制執行環節
這一環節以成本意識嚴格控制支出,在合理范圍內進行預算調整。成立以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合作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組織,系統、全過程地對該項工作進行監控。
完善人力資源成本費統計臺賬,建立勞動工資、保險福利統計報表制度和財務報表制度。除有單項規定外,臺賬要按本期實際發生數而不是計劃數填報,按“誰支付、誰統計”的原則登賬,并明確成本責任。健全預算調整審核機制,凡需調整的,要預先申請和陳述理由,并經嚴格審核。滾動預算項目則通過項目階段結算的方法,對每一階段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核,符合要求才能進入下一階段。
(三)人力資源成本循環控制檢查環節
這一環節通過檢查及時糾偏,確保成本管理不失控。
階段性審查——即按季度、月度或項目,對各部門人力資源活動成本使用情況進行階段性審核。
年度結算審查——即年度財務決算后,專門按照有關財會規定和臺賬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結算,對比年初所定的預算方案計算節約或超支的額度,看成本控制是否有效。
年度統計分析——即進一步分析結算結果,發現問題和差距,為下一年度的人力資源成本控制提供改進依據。
(四)人力資源成本循環控制處理環節
通過第三環節的檢查,可以得到季度、年度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使用情況的總結。針對其分析結果,采取改進對策。季度審核結果對策:對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做法,及時給予肯定和褒揚;及時發現并糾正成本溢出和效
率低下的做法。
年度審核結果對策:表彰、獎勵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好的下屬機構、部門,推廣他們的經驗,促進其他機構部門加強成本控制;如果存在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失當的情況,必須從機構、制度、執行各環節分析原因,尋求對策,下一年度進行針對性調整。
參考文獻
[1]李興山,劉潮.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M].北京:現代出版社,2000.
[2]汪安佑,曾寶成.人力資源管理理論[M].長沙: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3]錢振波.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胡君辰,鄭紹濂.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