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思想政治課堂上美學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美學教育的現代意義
(一)促使中學生的人格完善
在中國美學史上,王國維第一個明確提出了“美育”的概念,美育中的感知美、鑒賞美、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塑造人,陶養完美人格。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國際分工的不斷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越來越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各國的合作與交流也不斷的增強,但是也同時出現了很多國際化問題。正如葉朗在《胸中之竹》所說,“在當前世界眾多問題中,有三個問題十分突出,一個是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個是人的內心生活的失衡,一個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碑斍案鲊ㄟ^互聯網等媒介傳播信息,突破時空局限,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交匯聚集,難免會引起一些沖突與摩擦。同時,來于西方的某些消極價值觀也開始傳向中國,西方資產階級敵對勢力打著民主和人權的旗號,企圖趁機推進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基于此,在國內出現了不少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歪風,嚴重影響社會風氣,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中學生思維觀念尚處在吸收和發展階段,并未成熟,其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受到消極思想的錯誤引導而偏移,非常需要用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作為導向。美學教育的本質特征就是情感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學生的人格品味。
(二)有助于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日常生活審美化”這一命題最初是由麥克•費瑟斯通提出,通過將“生活”與“藝術”結合起來,正如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晚年寫的詩中提到的“人詩意地棲居”。20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有無詩意是能否存在的標志,詩意的棲居是真正的存在,沒有詩意地棲居就是不存在的,詩意使棲居成為棲居?!霸娨獾貤印笔窍鄬τ凇凹夹g地棲居”而言的。我國美學家朱光潛也曾建議我們像欣賞藝術一樣欣賞世界和人生,凡是善于欣賞的人,他“有一雙慧眼看世界,整個世界的動態便成為他的詩,他的圖畫,他的戲劇,讓他的性情在其中‘怡養’。到了這種境界,人生便經過了藝術化?!比欢?,當前大眾在“快樂哲學”的統帥下,對藝術普遍淪落而成為娛樂消遣同義詞感到理所當然,人們在物質享受日益提高的同時,心靈世界反而日益失落,無所寄托。
(一)教學語言之美。
善于運用語言藝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綜合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要求。語言藝術在于言之有據、有禮、有物、有味,在于字正腔圓、音純、詞清,意明,這樣就會有一種自然的吸引力使人聽得入迷,產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因此,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文字運用的藝術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藝術性,使受教育者既能清晰明白教育者的教育內容,又能在期間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共鳴,在享受美的過程中,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教學形態之美。
馬卡連柯曾說:“從口袋里掏出揉皺的臟手帕的教師,已經失去當教師的資格了?!边@句話運用了夸張的手法,表達出了教育主體的形象美對受教育者的重要影響。作為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教育主體,教育者舉手投足之間都需要注意形象。如著裝要大方得體,言談舉止自然瀟灑,眼神表情也應當自然清切。通過教師儀表的靜態美和表情、舉止、姿態等動態美,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引導和陶冶的作用,使學生感到真諄可敬,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三)教師人格之美。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苯處煹膬x表魅力不只取決于長相和衣著,更在于人的氣質和儀態,這是人的內在品格的自然流露。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通過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可以很好的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格塑造也會有積極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之美。
柏拉圖在《文藝對話集》中論述到“我們不是應該尋找一些有本領的藝術家,把自然的優美方面描繪出來,使我們的青年們像住在風和日暖的地帶一樣,周圍一切都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優秀的作品,像從一種清幽境界呼吸一陣清風,來呼吸它們的好影響,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從小就培養起對于美的愛好,并且培養起融美于心靈的習慣嗎?”,指出美育應該采取合適的方式,順應自然,不能有任何強制和壓力,要把這種教育變成兒童感到愉悅的游戲。同時,美育急要從每個人的自然稟賦出發,發展符合他的稟賦的潛在能力。
(五)教學互動中的美。
教學實施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過程。葉瀾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通過共同參與、對話、溝通和合作等一系列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教學過程具有動態美,師生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互動過程中的成長不僅通過學科育人價值的開發而實現,而且通過教學互動過程育人價值的開發而實現。
三、總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盡管個體的審美角度各有千秋,但對美的追求確是群體的共性,不因個體的差異而弱化。一堂美的思想政治課堂自身有著美的魅力,自然會讓學生無從抗拒。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美學教育,將智育、德育、美育三者結合起來,發揮思想政治課堂的魅力。
作者:于露 單位: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