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美學對新媒體審美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新媒體藝術的全息性審美
1.1多媒融合帶來的藝術變革
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新媒體藝術在社會各方面的深入,為了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增加。可以說,藝術媒體更新變化的整個過程就是人類的藝術史,每一個階段所取得的成績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在藝術自身發展中,多媒融合是一項必然要求,它不僅反映了藝術的人性本質和自然本質,而且也反映了現代藝術發展回歸到藝術本原的過程。在人們剛剛接觸到藝術的時候,由于人們對藝術缺乏一個全面系統的理解,只是單純的憑借主觀意識來對藝術進行詮釋,從而導致藝術的意象構成具有片面性和原始性,不能將其特點充分發揮出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藝術也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能夠正確的采取方式來詮釋藝術,能夠將藝術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美。
1.2新媒體藝術的審美特征
就我國目前新媒體藝術的審美形式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審美體驗的綜合性,在藝術表現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有很多,而審美體驗的綜合性主要指的就是將所有的藝術形式進行有機整合,更加深刻的將藝術表現出來,帶給人們韻味體驗以及張力震撼;其次是審美過程的交互性,這里所提到的交互性,主要指的是藝術審美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三種類型的人,即創作者、傳播者和接受者,交互性指的就是三類人的交互合一,三者幾乎是共同進步的;最后是審美情境的虛擬性,在新媒體藝術中,很多事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見不到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讓人們感知的到,因此,人們如果想要在真正意義上領會藝術中的美,就必須要有審美意識,善于挖掘藝術中所潛在的美的因素。
在新媒體藝術的審美過程中,中國藝術美學理論成為了重要依據。中國傳統哲學作為中國藝術美學發展的依據,主要崇尚的就是“天人合一”,這種理念也正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思維方式,因此,這種理念在我國中國藝術美學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從審美方式來看,中國藝術美學所崇尚的是物我為一的思想,主張“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人的內心體驗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由此可見,中國藝術美學博大、多元的審美理念,為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美學參照和理論支撐。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媒體藝術將中國藝術美學思想應用于新媒體藝術創作,產生了許多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新媒體藝術作品。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時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新媒體藝術審美也必然會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人員如果想要從根本上促進新媒體藝術的民族化發展,就必須要結合當下社會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特點,采取適合的發展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時代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新媒體藝術中充分體現。
作者:趙云單位:河南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