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美學下的數碼藝術與繪畫藝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數碼藝術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數碼藝術指的是數碼計算機、數碼攝影機、數碼照相機、數碼電視等,它是通過這些數字技術等介質作為工具或輔助工具來區別于傳統藝術和藝術表現手法的新興藝術門類。廣義的數碼藝術是指就數碼藝術的網絡化、大眾化、泛用化而言的,它是手工藝術的衍生與發展,數碼技術可以用于藝術創作的整個過程或者是創作的一部分。筆者認為,數碼藝術泛指使用各種數字、信息處理技術制作、存儲、傳輸與呈現的創作形式,是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數碼藝術具有交互性,以數字網絡媒體為基本載體,具有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基本特征。
繪畫藝術的概念研究
繪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方繪畫在清朝傳入中國,作品以西方宗教文化為主,后期得到了一些國內畫家的喜愛,富有中國特色的油畫形式也發展開來。繪畫藝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是通過色彩、線條、形狀、構圖組成精確具體而又個性化的圖景,以傳達畫家獨特的審美經驗供人欣賞的藝術。在時代的變更中,繪畫的體裁和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繪畫進行分類,如題材內容方面,可以把繪畫分為靜物畫、肖像畫、風景畫、歷史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等;從物質載體和繪畫工具上看,繪畫又可以分為水墨畫、油畫、水粉畫、水彩畫、色粉畫、版畫、漆畫等等,不論繪畫形式和題材內容如何,繪畫作為審美對象,是以客觀物象的自然形態為基礎,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征。當代繪畫又在最終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對題材的選擇和繪畫的表現方式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形成了具有時代風貌的繪畫類別。
美學從字面意思理解,是對美的研究與討論,美學一詞來源于希臘語“aesthesi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數碼藝術是在美學的基本原理、審美規律以及結構法則的基礎上誕生和發展的,數碼藝術和繪畫藝術同屬于美學的哲學體系,在不斷的發展中豐富和發展了美學與藝術的內容,使得美學體系更加豐富完善。其豐富的藝術媒介表現力、新穎而自由的表達形式、趣味性與交互性結合的全新體驗,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全新的視覺藝術盛宴。數碼藝術對美學體系除了有著積極的作用外,還對美學有著新的挑戰。繪畫藝術是美學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藝術作品必須是美的,更能夠表達畫家對自然界事物以及精神世界美的追求,畫家在創作中追求美學,欣賞者在欣賞作品中享受美學。失去了美,藝術作品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命,也失去藝術作品存在的價值。藝術作品能否被接受,是通過觀賞者的鑒賞、批評以及消費來體現的,藝術消費、收藏是藝術活動的終點,也是藝術家及其作品價值得到體現的最根本途徑。中國博大淵源的文化底蘊成為了美學思想下數碼藝術和繪畫藝術題材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五十六個民族的心理情感、習俗風貌、傳統習慣和審美觀念都為數碼藝術和繪畫藝術提供了題材以及更廣闊的表現形式,傳統繪畫的水墨造型也被數碼藝術所借鑒,而且中國的數碼藝術也受到了來自發達國家美學思潮的影響,在表現形式和內容上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沖擊。
數碼藝術是繪畫美學與科學技術的結合
(一)數碼藝術的存在原由
哲學上說,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沒有永遠存在的事物,也沒有永遠靜止不動的事物,事物的運動是相對的,并在一定的環境下不斷的變化發展,新事物的產生不代表舊事物的滅亡,而是在新的需求和環境下自然產生的。數碼繪畫就是隨著當今計算機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事物,是繪畫藝術和科學技術結合的一種新的美學表現方式。現在的數碼藝術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它在繪畫藝術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補充和彌補了傳統繪畫藝術科技含量極少的觀念,打破常規,以一種嶄新的方式來表達數碼對藝術的貢獻和自身強大的藝術表現力。數碼藝術之所以存在,其一,與人們的生活和審美習慣有關。“美”是人類對事物外表的追求,大家都喜歡美的元素,繪畫藝術之所以能長期存在,也是人們為了保留某種“美”的影像,畫家通過作品向人們傳達自己的審美經驗,通過畫作表現對自然和社會美的反應。其二,科學技術的發展迫切的向各個領域滲透。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生產、學習以及精神文化享受,都需要科學技術的加入,大量的科技產品為人類社會服務,提高了生產效率,豐富了人們的物質享受,除此之外,科學技術的發展迫切的想要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種數碼技術融入到影視娛樂、美術創作中,給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其三,藝術家們需要利用科學技術找到新的創作靈感。傳統藝術形式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繪畫藝術,在中國從古代盛行的國畫到后來流行的西洋畫,國人的審美感官需要新的視覺刺激,藝術家們也需要新的表現形式去引領當今世界藝術發展的潮流。所以說,數碼藝術的存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美學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繪畫藝術對數碼藝術的啟發
繪畫藝術是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繪畫藝術的中國文化藝術就不能說是完整的。繪畫藝術在中國古代從其畫種看統稱為中國畫,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學科,中國畫注重用筆、留白,在構圖上,以長卷為主,不注重透視的表現,而是把物體在平面上表現,用筆墨虛實、物體大小來制造出遠近高低的空間感。西方繪畫藝術方面,油畫占有重要地位。油畫最早起源于歐洲,15世紀由荷蘭人發明。19世紀后,科技的發展使得很多新的材料運用在油畫領域。清朝時期,油畫傳入中國,中國畫家在創作時結合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新的繪畫形式對數碼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數碼藝術在繪畫藝術的熏陶和影響下,也借鑒了傳統中西方繪畫中的表現手法。中國畫的筆墨運用啟發了數碼藝術家利用數字筆刷模擬中國畫的繪畫方法,把國畫和水彩畫中顏色濃淡的表現方法運用在了當代數碼繪畫藝術中,其繪畫效果給人一種新的視覺感受。西洋畫派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又帶動了設計藝術繪畫的發展,點、線、面的表現大量的運用在設計作品中,這些也成為后來數碼藝術所要仿效的元素。
(三)數碼藝術是繪畫藝術歷史發展的時代要求
在數碼科技時代的背景下,數碼藝術為繪畫藝術增添了新的內容,擴展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一段時期內,繪畫藝術存在著停滯發展的問題,畫家們一味的追求古人的藝術表現力,模仿前人的構圖、技法,在時代的迅猛發展下,沒有變化,致使人們的審美疲勞,很多人對傳統繪畫失去了興趣,保守的觀念如果一直繼續,那繪畫藝術可能會失去更多的欣賞者。時代的進步要求各個領域都要不斷發展,數碼藝術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結合傳統繪畫的表現方式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藝術領域,它和繪畫藝術同屬于美學思想范疇,數碼藝術彌補了傳統繪畫藝術缺乏科技含量的缺點,結合科學技術一批畫家找出了新的道路,大量的優秀作品得到了國人的欣賞與認可。數碼藝術以計算機為載體,各種繪圖軟件是其創作的表現方法,為藝術創作者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創作空間。數碼藝術是一種新生的藝術形式,它需要多學科、多知識層面的融合,各方面取長補短。因此,了解計算機原理,熟練掌握數碼創作的軟件,具備繪畫創作的造型能力和藝術修養,運用美學的思考方法把科學技術與繪畫藝術創作完美的結合,是作為一個數碼藝術創作者所要具有的基本素質。假如沒有繪畫的造型能力,沒有對色彩的敏銳判斷,沒有藝術的獨立思考能力,就只論數碼技術本身,那就沒有任何藝術可言。數碼藝術與繪畫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碼藝術是藝術領域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一種表現方式,是繪畫藝術發展的時代必需品。數碼藝術是從繪畫藝術中發展而來的一種運用新技術、新科技進行創作的繪畫種類。兩者都是以美學思想為根源,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創造美的藝術形式。數碼藝術從繪畫藝術中尋求靈感,并結合自身科學技術的特點發展自己,吸收繪畫藝術的精髓,去其糟粕,以更加完美的姿態展現時代賦予其自身的特征。繪畫藝術在發展到現階段也應該借鑒數碼藝術的表現形式,沒有變化的藝術形式終會被世人淡忘,所以二者只有推陳出新才能在不斷發展的時代要求下永恒存在,在不斷變化的美學思潮中改善自身。所以說,數碼藝術與繪畫藝術具有廣泛的同源性,同屬于美學的思想范疇,在藝術的大家庭里始終散發著各自的獨特魅力。
作者:張亦弛單位: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