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畫人物畫藝術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新疆當代國畫人物畫的藝術特點表現在裝飾性的運用、色彩的運用、少數民族題材的運用三個方面,裝飾性強調色調的氣氛和線條的流暢,從而達到理想的裝飾性效果;用色時強調色調和畫面氣氛,不受客觀對象固有色的限制,目的在于充分合理地運用色彩之間的對比協調;少數民族題材的運用更是當代國畫人物畫創作的主要特色。
在新疆本土從事國畫的藝術家,大體分屬于兩批人。他們是建國后50——60年代從全國各地美院分配或支援開發新疆的一批藝術家,他們曾為新疆美術事業的開創做出了貢獻。此后的國畫藝術家基本都是新疆本地培養或陸續從內地院校畢業的中青年美術家,構成了當前新疆國畫力量的主體。當前,反映21世紀新疆美術的發展,打造獨具一格的新疆畫派的重任,主要依賴于后者。他們在反映地域特色,追求新疆與內地的“差異之美”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我們在分析新疆當代國畫人物畫特點時,要充分結合歷史成因、民族特色和外來影響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裝飾性的運用
國畫人物畫的裝飾性,強調色調的氣氛和線條的流暢,它不受客觀對象的固有限制,所以能夠產生畫家理想的視覺效果。在國畫的裝飾性中,可根據畫家主觀立意的創作,強化物象的神韻特征,打破自然色彩的約束,采用帶有裝飾意味的各種粗細線條來表現,從而達到理想的裝飾性效果。
新疆現代國畫人物畫裝飾性手法比較豐富,畫家對色彩與線條的認知,較古人更加全面。在充分了解裝飾性色彩和線條的藝術特點時,我們對新疆特有的繪畫資源,對龜茲壁畫的分析和研究,龜茲壁畫的構圖和造型上的趨向平面性,人物和環境的造型更具有裝飾性,注意畫面的形式感、程式感、意味感。并利用其繪畫材料的特性表現力,為新疆國畫人物畫找到新的發展思路。合適的裝飾性構圖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也為新疆國畫人物畫的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大地,畫家可以根據創作需要強化物象特征,充分發揮裝飾味和平面性兩個特征,達到最佳的畫面效果。
裝飾圖案在新疆各族群眾的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建筑、地毯、花帽、紡織品、器皿、刀馬具、樂器、首飾等等,無處不在。從內容上看,新疆裝飾圖案藝術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受到希臘、波斯、印度、阿拉伯和中原地區的多重影響。圖案內容則多取材于生活中人們喜聞樂見的動植物,尤其是由植物的自然形態抽象升華的圖案紋樣,在維吾爾裝飾圖案藝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們依據生活中的動植物形象以及對這些動植物所特有的情感,抽象概括出具有象征性和符號化的紋樣。新疆人物畫吸收的裝飾圖案最多的是“巴旦木”紋樣?!坝捎诎偷┠镜耐庑?,類似伊斯蘭的標志‘新月’,它有著不對稱的外形,是‘s’線形和半圓形的組合,簡潔而富有動感。它的形體體現了曲線美的韻律,并且帶有中國傳統太極紋樣的‘陰陽魚’的外輪廓。維吾爾族男子頭戴的花帽款式中就有一種常見的形式。其中黑底白紋的效果就是巴旦木與陰陽魚的巧妙結合”[2]。在純樸的動態中,又充滿活力。巴旦木圖案具有美學意義上的抽象性、象征性和裝飾性。新疆畫家往往在人物的服飾上,精心地運用在自己的畫面中。
善于從新疆民族民間裝飾藝術中吸取養分,豐富自己的藝術的新疆畫家很多,表現比較突出的是康書增。他的代表作品《集》中,用筆勁健,行筆果斷,整幅畫面中帶有極強的裝飾意味和圖案化的美感,無論是線條還是畫面裝飾,都能很容易發現新疆人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民間裝飾藝術的樣式。
二、色彩的運用
在用色時,人們往往強調色調和畫面氣氛,不受客觀對象固有色的限制,目的在于充分合理地運用色彩之間的對比協調,所產生的最終畫面效果。新疆少數民族對顏色的喜愛有他們自己的特殊選擇,如對大面積暖色調的喜愛,在服飾中對比色的運用,不喜歡摻加其它色彩的純色等特點。新疆畫家們就利用本土的這個繪畫資源,在顏色上大膽創新,將少數民族鐘愛的色彩關系運用到繪畫中。
中國畫強調和突出畫面色調的傾向性,或強烈、或淡雅、或深沉、或艷麗,都是根據畫家的主觀意向來加以強化。新疆畫家在利用少數民族對暖色調的偏愛上,很多作品都是在一種鮮明的色調搭配關系上,找出于繪畫風格相一致的契合點。從畫家吳奇峰的作品《大漠女兒》使用暖黃色基調中,我們就可以解讀到這種情調。前景衣著艷麗的五位維族小女孩,在金秋胡楊樹下顯現出一種恬靜美好的童年時光。給觀者以幸福、舒逸的視覺享受與心靈愉悅。
以主導色能形成畫面大的色彩傾向,點綴色雖然面積小,卻往往能成為畫面的色彩中心,起到畫面的點睛妙處。例如畫家李灼的《金秋時節》,在大面積的墨色處點綴一小塊金黃色的南瓜,頓時會顯現出生機。
新疆國畫人物畫家往往在畫面構成形式上,喜歡用幾個大的色塊關系來區分畫面構圖,達到一種構成關系。例如康書增在《紅柳灘》中,就大膽地用兩種色彩將畫面一分為二,使近景與遠景有所區分,達到空間感。畫面中色彩自然和諧卻又遠非自然的色彩,朱砂和岱赭、大紅色和翠綠色強烈的對比,白色在中間做適當的調和,使整個畫面色彩感強烈又不失和諧,他將自己的主觀想法、和情感融入到色彩當中,他的色彩已經遠遠超出了客觀光色規律,而賦予了想象、激情和生命。
國畫人物畫設色時,色彩缺少對比的時候就會顯的單調沒生氣,而太強烈又感到生硬唐突。所以運用這一語言要根據畫面的內容與形式的需要,色彩不必強調光影對實體的作用,不過分渲染體積感。在單純平面中求豐富,統一中求變化。恰到好處的應用裝飾性色彩,才能充分展現其迷人的魅力。
三、少數民族題材的運用
我們常說一幅作品的好壞,繪畫題材是其中的重要元素。新疆當代國畫人物畫家就充分的利用了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新疆當代國畫人物畫家對于新疆各民族的人物形象、精神氣質及服飾、用具、建筑、家畜充滿了興趣,通過精細入微的刻畫,以表現天山南北各民族生產生活場景,作品具有濃厚的現實生活氣息,在風格上又具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這對新疆當代國畫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新疆藝術個性的生成離不開新疆特定的山川造化、文化滋養。多樣性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異的繪畫風格,同時也發展和繁榮了新疆國畫人物畫。新疆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并且處于東西方文化匯聚處。對西域藝術而言,西域文化不僅僅是其生產的背景,藝術本身充滿文化意味,無論從時間流變進程看,還是從空間拓展視角著眼,二者都在反映一種同一性關系。
新疆自古以來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居住在這里的很多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這些都已成為新疆國畫人物畫創作的重要題材。新疆歌舞以動聽優美的音樂,絢麗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邊陲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而各民族的歌舞藝術則具有本民族鮮明的性格特點。
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民族特色,少數民族人們的能歌善舞,造就了新疆一大批國畫人物畫家對新疆少數民族題材的深深熱愛。
繼承寫實傳統,融合現代意識,開拓時代精神。當代國畫人物畫的寫實性和民族性是新疆現當代國畫人物創作的主要特色。立足本土,強化本體語言的精神表現,我們應該利用新疆這片熱土,利用新疆獨特的少數民族形象、服飾、風俗、建筑等特色繪畫資源,關注新疆的民族和時代精神,研究、探索、發揚新疆古代的優秀作品,探索西域恢弘遼闊的神秘自然景觀,探索新疆獨特的地域風格和藝術家內在的思想精神,努力開創新疆國畫人物畫的時代特征。早日開創出在全國中國畫壇獨樹一幟的具有新疆氣派的新疆畫派、邊塞畫風。
【參考文獻】
[1]劉曦林.序[A].龔建新.《龔建新肖像畫》[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6.
[2]吳爾鹿.《黃宵和他的畫》[A].黃宵.載歌行[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