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化學教學論文(共4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一、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拓展性問題設計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在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充分開發初中學生智力、潛能以及創新能力的必要途徑.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對化學實驗的學習,不僅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獲取更多的化學知識,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科學的學習態度.而“拓展性問題”的設計,其實就是在探究式學習理論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以科學探究為手段”,促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親身體驗,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其對化學實驗解題能力的功效.在“拓展性問題”的設計中,其核心的思想就是“拓展”,在拓展中,學生培養創新能力,獲得發展與提升.因此,在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中,有效的開展“拓展性問題”的設計,積極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實驗自主探究知識的方法,并培養其科學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化學實踐教學中有關拓展性問題的具體設計
1.在實驗操作方面展開拓展性問題設計
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實驗的操作是其中的一個關鍵部分,始終貫穿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結合各個實驗的操作要點的基礎上,適當的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進一步的豐富學生有關化學知識的結構,強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展開有效思考.例如:在對滬教版初中化學中,有關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中,常用實驗儀器就有試管、燒杯、燒瓶、酒精燈、試管夾等,而在所有的化學實驗中,對教師最基本要求就是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酒精燈對物質進行加熱處理,從而有利于后期更多化學實驗教學的展開.因此,在對這一實驗進行有效教學的時候,教師在實驗操作前一般都需要準備一些實驗的器材,然后根據實驗所需組裝各個器材,最后再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因此,在實驗器材準備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如:為什么加熱得用酒精燈,是否可以用其它一些裝置對物質進行加熱呢?酒精燈有哪些特點,且在使用過程中又需要哪些注意事項呢?通過類似問題的設計與談論,讓學生對酒精燈形成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還可以進一步的設計一些相關的拓展性問題,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并利用酒精燈實施具體的操作.如:通過將酒精燈點燃并熄滅,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發現?若是不小心將酒精灑出來了,該怎么辦?學生在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思考的時候,就可進一步的了解到熄滅酒精燈的原理,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最后,在對物質進行具體的加熱操作時,教師還還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怎樣才能對試管中的物質進行有效的加熱呢?在加熱的過程中,人應該站在哪個位置,是否可直接面對試管口?試管內液體沸騰后,是否可立即采用冷水沖洗?通過這些拓展性問題的設計,不僅將一個簡單的實驗過程變得有趣,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化學實驗的“魅力”.
2.強化實驗對比間的拓展性問題的設計
在初中的化學實驗中,大量的實驗都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與可比性的,因此,教師若是在這個環節有效的設置一些具有拓展性問題,將能有效的強化學生相關化學知識的結構.例如:在對于滬教版初中化學“基本實驗2”中有關“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展開教學時,就需要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步驟、方法的形式加深學生對于二氧化碳這一氣體性質的認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先復習各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方法,并引導學生了解有關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對比不同的氣體,如氧氣與二氧化碳等,其制法有何不同?存在著哪些異同點?同時,這兩種實驗操作在實驗裝置上是否一致?在實驗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呢?在實驗結束以后,采用何種方法來檢驗這兩次實驗操作所獲得的氣體就是氧氣或二氧化碳呢?通過這些極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的設計,積極拓展學生有關化學知識方面的思維,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探究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理解.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課堂中,積極的展開一些拓展性問題的設計,從問題入手,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學習能力,極大的提高了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然而,教師在設計一些拓展性問題的時候,也應注意幾個問題:不可將“對話”變成簡單的“問答”;避免問題探究過程流于形式,教師需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以進一步的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作者:蔣學文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雪堰初級中學
第二篇:初中化學教學的互動教學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模式
在初中化學互動教學模式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引導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提出疑問,并通過對這些疑問的思考、學習,使掌握的知識更加深刻.
1.鼓勵學生發出疑問
在教學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環境,通過這種寬松的氛圍,達到放松學生精神狀態的效果,使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疑問,并在此過程中可以自主地表達不同的觀點,不能抹滅學生的個性.
2.引導學生對學習的疑問
在教學模式中,首先要先告訴學生:并不是所有教師教授的知識都是對的,也不是所有的教材內容都是正確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在學習的期間要做疑問的發起者,懷著對知識的質疑心態進行學習,直至掌握正確的知識.因此,在互動教學模式中,要激發學生的認知體驗,形成困惑、聯想和注意力集中的狀況,自主地分析、校正思考中的失誤,養成對學習活動多角度、多層次反思的習慣.
3.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習中難免會存在很多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往往會造成兩種結果,一種是問題不解決,時間長了之后積攢很多問題,致使學習不能進一步的深入,導致學生
喪失學習的興趣;另一種則是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解決,進而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在初中化學學習中,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引導學生進行質疑.
4.學生之間的互動
互動模式并不僅僅只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更需要同伴之間的團結、協作,特別是化學學科,有很多的實驗需要通過小組方式完成.因此在互動教學中,也需要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完成對知識及實驗的掌握和操作,另一方面,通過學生互動,相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情況下深入地掌握知識,效果更加明顯.
二、拓展互動教學模式
1.聯合互動模式
聯合互動是指將生活中應用到的,或是使用到的有關化學的知識進行帶入,并進行講解,使學生具有更加直觀的認知,提高教學的效果.如“溶液的酸堿度”的課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在清洗頭發時先用洗發劑還是先用護發素,然后請他們說明原因,由此導入課題.通過與生活、玩樂時候的內容,進行帶入教學,可以有效地拉近學生與知識潛在的關系,產生主動性學習的主觀意識.
2.增強動手性的互動教學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能讓學生將知識死記硬背達到教學的目的,更多的應該是寄望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上.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更多地將知識通過學生自己完成學習和掌握.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和繪制圖表、收集和整理素材、撰寫報告、制作模型、做家庭小實驗等親自動手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無限的,只有當學生主動打開學習的大門時,教學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獲,這也是互動教學的初衷所在.總之,互動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方面能夠發揮其重要作用.
作者:王萍單位:江蘇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第三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一、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驗證性實驗方法存在著諸多弊端,現在陸續有些中學化學實驗課程改為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程序和教學情境的設計。它主要是讓學生根據題目給予的信息提出問題并進行假設和猜想,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提出的問題和假設進行判定。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驗證性實驗的不足,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對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推廣和實踐。
(一)更新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化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一門學科,對于化學的學習單純的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需要在不斷的實驗過程中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并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對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獨角戲”式的教學模式,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只有學生親自參與其中,才會真正的領會實驗的魅力,從而帶動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情境,教師可以將班里的學生分成6組,每組6-7人。利用板書或者多媒體技術對相關的探究性實驗進行簡單的描述,我們這次選用的題目是CO2使火熄滅的實驗。實驗的目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實驗儀器:燒杯、蠟燭、碳酸鈉溶液、鹽酸及玻璃片實驗步驟:1.在燒杯底部放上一支蠟燭2.在燒杯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鈉溶液3.將燒杯中的蠟燭點燃4.分別以大量和逐滴的方式向燒杯中加入鹽酸通過對實驗的簡單描述,學生開始動手做實驗,并在試驗過程中各組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假設,3組提出的問題是燭火為什么一會小一會大?燭火為什么會擺動?針對這個問題,3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當大量向燒杯內注入鹽酸時,會產生大量的CO2,CO2的迅速增加使燒杯內的蠟燭熄滅;當逐滴向燒杯內注入鹽酸時,CO2是慢慢的增加,蠟燭的火苗也會慢慢的變小,停止注入后,火苗又會變大;由于蠟燭的燃燒使燒杯中的氣體受熱形成不穩定氣流,因此,蠟燭會產生擺動。通過這種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實驗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提高教師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素質的高低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探究性實驗教學的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適應新型教學模式下的要求。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如,有些化學教師的責任感不強,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實驗過程也不嚴謹,教師的這種行為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驗操作效果,因此,教師要提升自身素質,肩負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都比較小,這個時候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表現的往往也比較叛逆,這是時候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課堂評價要科學、合理
教學評價是對教師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評價方式。好的教學評價能及時的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給與一定的補充。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勵,并為學生的努力指明方向。例如,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同學非常的踴躍,但是回答的問題總是不是很完善,這時教師要肯定該學生的行為,對存在的不足給予指正,并與學生一起成長。
二、結束語
化學實驗主要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是新課改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方式和手段,通過多種渠道提升自身素質,并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等等,希望以此來適應探究性教學模式的要求。希望隨著廣大師生的努力,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一定能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楊友浩單位:安徽省銅陵市第八中學
第四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一、巧用多種形式,增強實驗效果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手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驗條件也不斷改善,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靈活地設計實驗形式,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1.1強化演示實驗,理解抽象知識
為了將各種化學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便于學生透徹地理解概念,掌握規律,教師可以設計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演示實驗為學生提供形象的直觀材料,還能吸引學生感官和思維的參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措施的引入,生動直觀地演示實驗的過程,使抽象的知識更具形象化。如:做硫或者磷在空氣中燃燒,為避免產物造成空氣污染,可用播放視頻做這兩個實驗;講解如何還原氧化鐵中的鐵時,可通過動畫演示或模型展示等方式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再現;進行粉塵爆炸實驗時,由于存在危險,可用視頻形象地展示實驗過程,學生既能明白實驗原理,有避免了意外事故的發生。事實表明:適當的演示實驗,加深學生對操作過程的印象和理解,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1.2重視分組實驗,培養多種能力
分組實驗是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分組實驗中,獲得了實驗操作機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一定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其具體做法為:實驗前師生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實際內容,教師反復研究實驗內容,準備好藥品和必要的器材,掌握成功的條件,學生精心預習,了解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時做好實驗指導,教師巡視,提醒學生發現問題,鼓勵質疑,要求學生認真合作,探究新知,做好記錄;實驗后及時反思,剖析實驗問題,使實驗教學有效高效。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實驗前將學生分組,準備澄清的石灰水和蠟燭,并讓學生了解蠟燭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然后指導各組學生進行實驗,要求他們切下一小塊蠟燭,把它放入水中,然后拿出并點燃蠟燭,仔細觀察蠟燭的燃燒,再讓學生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仔細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象發生。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各組描述現象。熄滅蠟燭時,有一縷白煙從燭芯飄出,點燃白煙,火焰會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鼓勵各組學生質疑白煙是什么物質,蠟燭為什么會重新點燃。最后各組匯報實驗,總結反思。由此可見,分組實驗,學生動腦、動手,邊觀察邊操作,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樂學,教學效果顯著。
1.3鼓勵家庭實驗,體會實驗樂趣
家庭小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和延伸。在注重有關的安全教育的前提下,為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化學教師就編入教材中的小實驗,可以倡導學生獨立完成,充分相信學生,鼓勵學生通過上網、向老師咨詢、查閱圖書雜志等方式收集資料、然后自主設計方案,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整理實驗數據等。有效的家庭小實驗,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如:“調查空氣質量”“自制簡易凈水器”“調查家庭用水情況”“酸雨的測量”“化學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項”等教學內容等,單靠課內講授不夠具體的、直觀,實驗需時較長的,均可安排家庭小實驗。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親自觀察、記錄,然后分析思考,這些小實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擴大了學生視野,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驗證鞏固原有知識,獲得新知識。
二、重視實驗反思,提升實驗作用
為達到實驗目的,為了激活教和學智慧,師生必須進行實驗反思。做到實驗前反思有預見性:預設一些問題,杜絕實驗的盲目性;實驗中反思有針對性,關注實驗細節,彰顯實驗魅力;實驗后反思有全面性:增加探究性練習,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如:做收集氧氣的實驗,實驗前筆者反復強調收集氧氣的正確操作,但實驗中仍然有許多學生在加熱前已經把導管口伸入集氣瓶內,收集到不純的氧氣,造成后面氧氣的性質實驗現象不明顯。及時反思,設置探究性練習,這樣大多數學生都能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來收集氧氣,實驗得到了較好的效果。實踐表明:通過層層反思,學生明確并理解實驗的做法,養成有目的做實驗的習慣,也是形成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舉措。實驗教學是實施化學科學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學教師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主動地去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
作者:陳曉東單位: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第十四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