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影藝術的德育力量管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電影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
(一)選片的原則
1.抓住契機,對癥下藥
高中一般在高二時開始分文理科,班級都是新組建的,很多學生依舊依戀著原來的班級,對這個新的班集體非常陌生,而開學初這段時間對于一個新集體凝聚力的形成極為關鍵。所以筆者給學生放了一部電影《零下八度》,影片講述的是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被人遺棄的八只南極雪橇犬在零下50度的嚴寒中獨自生存了172天的故事。看完之后,筆者就問了學生一個問題:“這些南極雪橇犬如何能夠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下獨立生存172天的?”學生們馬上想起了影片中那只名叫麥克斯的狗,在第一次捕獵中,正是因為它不聽頭犬瑪雅的安排使得它們捕鳥失敗。但很快它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并將功補過,勇敢地趕走了海豹,為團隊贏得了食物,再后來,受傷的瑪雅把頭領的位置交給了麥克斯,麥克斯從一只莽撞的雪橇犬蛻變為一只優秀的頭犬,帶領著大家在絕境中生存下來。這些雪橇犬們的齊心協力、團隊合作給學生們帶來了一次不小的震撼。集體的力量自然也不用我這個班主任再多嘮叨了。以后不管是軍訓、社會實踐活動還是諸如運動會等學校活動,學生們都表現出了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團結一心,為班級榮譽而戰!
2.勵志為主,積極進取
進入高三,很多學生在剛開學初的確是信心滿滿,躊躇滿志。但很快,各科高強度的輪番轟炸,繁重無止境的作業,低迷徘徊的成績,讓很多學生備受打擊,漸漸開始懈怠逃避,如何振奮士氣,給學生樹立信心?這讓筆者想到了一部非常適合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學生們跟隨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納從破舊的公寓到汽車旅館到公共廁所再到教會收容所,一步步地感受著這個中年父親的落魄,更感受著他的人格魅力:一個走投無路的人卻依然為了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夢想打拼,慢慢絕處逢生。學生們被電影中的父子深情打動了,更為克里斯的堅韌、執著折服。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有能力的人則可以把夢想變成現實。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的阻力,正像此時此刻的你們也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可也時時遭遇著挫折,是否應該堅信自己的能力,是否應該相信自己的目標?社會上雖然有很多的不公平現象,但是既然很多人都能在這個規則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那我們為什么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我們應該用滿懷感激的心來享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得到幸福的過程是艱難的,但也正因為艱難,我們才會更加珍惜!
3.投其所好,拉近距離
電影能否發揮其德育力量,首先得讓學生能夠接受這部片子,愿意花兩個小時的時間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所以,選擇片子的時候也得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我們班是理科班,男生占大多數,而且男生一般都酷愛籃球,自然而然,這部電影———《光榮之路》成了極佳的選擇。《光榮之路》是一部籃球題材的勵志傳記片,講述了一個敢于向傳統觀念發起挑戰的偉大教練哈金斯,一群為捍衛尊嚴而戰的黑人球員的故事。電影取材于1965年的全美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講述白人教練哈金斯在美國社會面臨著黑白種族沖突對立的狀況下,不以膚色區分天才,力排眾議組織了一群非常有籃球天分的黑人學生作為西德州聯隊的核心,并最終獲得總冠軍的真實故事。果不其然,那一周的周記中,三分之二的學生都提到了這部電影,還有好幾個男生搬出了他們的偶像科比、麥迪等人的奮斗史。經過觀察,我發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很多,精神風貌明顯也高昂了很多。
二、反思
回顧這兩年我的電影德育過程,有收獲,但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由于只能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看電影,所以一部電影必須分兩次班會才能看完,戰線拖得太久,影響其德育感化作用的發揮;存在一些學生只圖熱鬧看看情節當消遣的情況。每部電影放完,的確能給大部分學生帶來心靈的震動,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這個效果能持續多久,則只能因人而異。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使電影德育專題化、系列化;如何使電影德育的形式豐富化;如何使電影德育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化等問題仍需要我去摸索實踐。
作者:楊靜單位:江蘇無錫市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