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動畫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國內的動畫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對高素質動畫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但目前國內部分綜合院校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難以滿足動畫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有關人員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課程體系。該文通過分析動畫專業教學模式中現存的問題,以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教育觀念作為動畫專業教學模式創新變革的方向,探索如何培養優秀的動畫專業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動畫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動畫專業具有時代性、實踐性以及針對性等特點,在新時代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需要探索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發展方向,緊跟市場需求,調整課程體系。綜合院校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實行產教融合教學模式,共同培養動畫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綜合院校通過協同育人可以改變以往單一的人才培養機制,整合學校與企業雙方的創新力量,推動教學模式改革,發揮跨學科、專業融合、領域多層的人才優勢,在學校與企業協同的基礎上,共同構建動畫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
一、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當前,部分綜合院校在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定位難以滿足動畫產業發展的需求,專業應用特色不夠鮮明。首先,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與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融合度較低,以致部分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較弱;同時,缺乏對學生創新設計思維與藝術審美素養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所欠缺。其次,在實踐教學中未能緊密結合當前動畫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沒有為學生提供動畫產業生產流程上的系統性指導,未能與行業內相關企業建立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實踐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這就導致部分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時,仍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工作環境和要求,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在就業市場中缺乏競爭優勢。因此,綜合院校應當改變動畫專業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原來由學校的單一培養轉變為學校與企業協同育人,將學生的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動畫產業培養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率[1]。
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內涵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是當前綜合院校人才培養發展的趨勢。早在20世紀,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教、學、做合為一體”的教育觀念,主張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倡導教學、學習應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教育家杜威提出“從做中學”,同樣強調“學”與“做”的結合,主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他們的教育觀念都體現出產教融合思想的萌芽,是當下產教融合的理論基礎。“產教融合”中的“產”指生產、產業,“教”指教學、教育,二者融合即生產、產業與教學、教育緊密結合,發揮出各自在教育資源與教學環境上的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資源等方面的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進行協同育人,構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綜合院校可以根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制定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符合企業與行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實現教育與產業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發展。
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背景下的動畫專業教學模式創策略
1.建立應用型與產教融合的多通道人才培養模式
綜合院校應該建立產教融合、能力遞進、協同創新的多通道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實踐教學模式,整合動畫專業教學的優勢,積極發揮專業特色,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創建產教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教學體系與產教融合的教學機制,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2]。綜合院校可以通過與動畫行業內的領頭企業合作,組建專業的專家教改團隊,共同研討、制定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綜合院校應提煉出相關的動畫產業崗位群,把典型的工作任務內容和要求融入培養模式中的教學安排與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在職業崗位上的能力與素養,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形成產教融合、能力遞進、協同創新的多通道人才培養模式。綜合院校要加強動畫專業的實習基地建設,與企業簽訂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合作合同,讓學生可以提前參與動畫制作過程,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同時,為了保證實踐實習的教學效果,需要管理學生的實習環節,建立一套良好的實習成效考評體系。在實習基地中實踐與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動畫生產標準意識,使其可以更好地了解就業崗位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同時,學生以企業實習員工的身份承擔企業項目的部分工作量,產生了實際的商業價值,創造了一定的勞動成果,增強了自身對自我價值與專業價值的認同感。
2.實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課程體系改革
(1)加大專業實踐課課程比例專業實踐課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性的課程學習,學生可以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探索活動和創作,有利于激發學習積極性與創新潛力。專業實踐課通常以競賽作品創作、學校課題研究、企業項目實習以及社會調查等形式開展,可以綜合性地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與個人能力。專業實踐課的目的主要在于讓學生通過實際的項目鍛煉,消化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踐操作中的問題,提升專業綜合應用能力。并且,動畫專業的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創作出一定的動畫作品,但目前部分綜合院校動畫專業的實踐課程占比較小,不符合動畫專業的特色。因此,有關人員必須提升動畫專業實踐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加強學生在實踐課程中的鍛煉,讓學生在實踐創作中發現問題并查漏補缺,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綜合應用能力[3]。(2)在課程中導入探索性實驗項目探索性實驗項目是專業知識的延伸,可以拓展學生專業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院校動畫專業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興趣,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實驗項目小組,讓每個小組制定一個具有探索性的實驗研究方向,打破課堂知識范疇的局限性,讓小組成員整合與分享實驗報告。探索性實驗項目的導入可先以專業主干課程試點,然后推行至大部分課程。
3.實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課堂機制改革
(1)教師課堂。教師課堂主要分為理論知識講授與實踐教學兩種形式,其中,理論知識的講授通常設置為專業課與通識課,實踐教學則以項目組形式開展,適用于大部分的專業課程。教師課堂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鍛煉,通過課堂訓練為學生進入工作室課堂與企業課堂打好專業基礎,從而更好地對接下一個培養環節。課堂教學的質量往往受教師專業水平的影響,因此,綜合院校需要以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中心,立足“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建設,培養優秀的校內教師、企業教師等,搭建優質的育人平臺,打造出高素質、結構合理、以校企合作為核心的教師隊伍。(2)校內工作室課堂。校內工作室課堂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平臺,通過將學校課堂項目與企業項目引入工作室課堂,以項目組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訓練。這一過程可以將實踐教學與項目任務有機結合,使教學內容以真實的實體項目為依托,并且通過具體項目讓學生認識、掌握系統性的工作流程,將原本龐雜而孤立的教學內容在項目中交叉融合。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又鍛煉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動畫專業的項目往往需要以項目小組的形式進行,這有助于使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的精神[4]。(3)企業課堂。企業課堂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企業專家進入校內授課、在校內開設企業工作室,另一種是把學生帶到企業,在企業內進行現場教學。企業專家作為行業內的精英,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與較強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介紹動畫行業前沿的技術知識與成熟的生產經驗,讓行業的新技術、新技能在課堂上實現對接,同時讓學生開闊專業視野,學習動畫產業生產的專業標準。4結語文章結合綜合院校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與企業對動畫專業人才的要求,以實踐教學模式為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逐步提煉出動畫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形成專業特色鮮明的動畫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
參考文獻:
[1]石竹青,焦琨.動畫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戲劇之家,2018(1):144-145.
[2]劉剛.互聯網時代下動畫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分析與實踐探索——基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理念[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8):83-84.
[3]王果,柳玉.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育人機制創新與實踐——以長沙學院動畫專業為例[J].藝海,2019(3):95-97.
[4]張枝.產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校企工作室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3):203-204.
作者:陳瑰麗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