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平面設計教學對傳統文化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教學中進行滲透,是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客觀要求,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滲透是一種新嘗試,它不僅提高教學效果,使教學內涵得到豐富也增強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近年來已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熱點,但很多研究生不善于深入辨析傳統文化的內涵,有關問題還需要繼續開展相關研究。通過分析平面設計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及制約傳統文化的因素,并提出幾點個人見解。
1平面設計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意義
1.1高等教育發展所需。
近年來,設計學科在我國多所高等相繼成立,使設計教育呈現規?;l展。剛剛起步于市場化階段的設計學科,教學方式由技能型轉化為素質型,使教學師資隊伍不足,辦學條件也存在一定差別,一些學校為迎合市場需求盲目擴招對業界發展產生潛在的不利影響。傳統工藝美術型教育相對于市場需要而言已嚴重滯后,導致學生畢業后需要邊干邊學,市場開拓設計能力嚴重不足。而在教學內容中采用美術、裝飾技巧的教育也是導致設計方法單調的原因之一。教育內容和結構都應對固步自封模式進行一定的改變,結合社會和市場需求實施一定程度的改革。
1.2綠色設計與人性化設計所需。
新世紀設計主題是人性化設計與綠色設計思想,設計中體現了人類精神,強調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對資源充分利用。從意念到表現上為設計帶來新的生命內涵,審美觀念隨著時展而改變,設計作品不僅對實用功能完善,在需求上得到滿足,也適應現代審美潮流,對美的情調的追求。通常盲目的視覺刺激行為會導致視覺災難,人類受困于色彩強烈的呆板圖形中。所以在視覺上采用綠色設計觀念,使平面設計保持視覺秩序,避免受到視覺污染,對設計作品與人類的協調不斷完善。承擔保護傳統、喚起民族精神的重任,并在設計中融入人文精神和心靈情感。
1.3時展所需。
教育的姍姍來遲使市場對設計來不及等待,文化市場充斥了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在發現國內外企業的很多方面存在較大差別時,才突然感到設計師不足,社會不斷增大了很多設計需求,而在數量和質量上,合格的設計人才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市場經濟受工業文明影響,對人類產生的危機使更多良知的人被喚醒。并成為未來人類的自救方向。在平面設計上具有對倫理性和道德性維護的職責,正確價值觀通過良好的設計也成為未來的體現。
1.4傳統文化設計所需。
不管在形態還是形式上,現代設計觀念在藝術發展的角度也是源自中國傳統的視覺造型元素。很多現代平面設計流派都源自立體主義、印象主義等現代繪畫風格,而在這些近現代派繪畫中也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針對形態上改造具有中國地域特色舊有造型元素,不僅使現代設計觀念得到傳遞,更使載體的現代信息受到舊有元素的傳遞,與現代設計功用相符,進而在使用上從而擺脫元素局限與語意偏差。
2平面設計教學中制約傳統文化滲透的因素
2.1傳統文化原貌被漢字改革所改變。
漢字在平面設計中是一種最簡單的設計元素,采用的設計手段既復雜又豐富,設計成恒定單純的產品,并使其構架更為完美、內涵更為豐富、影響更為深遠、用途更為廣泛。設計的“單元產品”聯結方式多樣,同構能力開放而遞增。漢字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最完善的視覺平面信息記錄體系。
2.2多元化存在的文化藝術與共生的多種藝術對傳統文化傳播產生制約。
中國曾經歷殖民文化的洗禮,歷史敘述完備且文化傳統悠久。在理論上盡管對多元化存在的文化藝術與共生的多種藝術所承認,但經濟、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多種藝術獲得的傳播權利。在對多元化文化藝術承認的共識中,采用西方價值觀對文化藝術因素理解判斷。這個觀念通常不明確,而在話語之中滲透的無意識因素。因介入的文化機器及復雜意識形態的引入,對中國藝術肯定和否定的現實可靠基礎都已失掉,藝術設計理論應基于對情感的重構。
2.3西方國家誤解扭曲傳統文化對平面設計教學效果產生制約。
建設本土語言設計理論,應采用質疑策略,也就是利用分析識別西方理論與本土語言之間存在的差異,發現超文化的元語言局限。質疑策略對中國本土設計語言重構的重要步驟,用于說明第一世界誤解扭曲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在本質上就是知識、權利的共生體。中國平面設計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教育者只有對西方話語施予的語言暴力被動接受。不管對民族傳統貶低或抬高,都難免成為西方式標準。所以,對于中國平面設計教育工作者而言,應對西方誤解扭曲中國傳統文化正確看待,將對傳統文化的弘揚作為重要責任。
3平面設計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
一是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學習傳統文化理論。豐富文化知識的全面掌握、民族感情的培養等內容都是藝術設計素質教育中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對人文精神和高層次藝術感覺的培養。作為藝術設計重要分支的平面設計,也是文化設計。因此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非常必要,只有才能傳承傳統文化,使藝術感覺得到培養,進而使傳統文化情感得到滲透。二是吸收傳統文化精髓并提高重視程度。平面設計通過發明的造紙和印刷術有了藝術表現空間,也促進了傳播傳統文化和文明進步。民族性的保持不能忽視民族文化精華,吸收他民族文化精華也不時消解民族個性。應充分吸收他民族文化精華,使民族固有文化得到完善和發展。提倡繼承吸收應具有創造性,不可盲目照抄照搬。三是平面設計教師要將培養者、促進者角色扮演好。學會合作,加強教師之間交流,以獲得良好效果。與學生采用平等姿態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活動要做到全身心參與,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在心理上給學生支持,為學生創設良好氛圍。四是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傳統的藝術平面設計教育模式比較封閉,學生在封閉訓練中,難以結合社會企業所需及時對知識結構進行調整。而德國的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卻注重校企合作,主要采用專題講座教學及企業實習等方式,使學生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應加強與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將企業作為學習的重要場所。學生應深入企業了解所需專業技能,以明確學習目標。經常參與企業的設計開發,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及獨立工作能力。
4結語
綜上,學生與社會、企業、客戶只有不斷接觸,才能使應用新材料、新技術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以適應設計潮流的不斷發展。學校、社會、企業都有責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藝術平面設計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趙明一 單位: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