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室內設計教學傳統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和地位中國傳統文化是由中國文明演進而匯集成的民族文化,它是各種民族性的思想文化和風格的體現,是民族史的意識形態的總體特征,是由中國各民族人民及其祖先不斷發展創造并一代代繼承下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歷史、深厚內涵的優秀傳統文化。簡單地說,是所有名族的文明、風俗、民族精神的集合體。它通過不同的文化形式來表達,具備相對穩定的積累和傳承機制文化情結。中國傳統文化反映了中華名族的歷史、習俗、觀念、道德、制度、人生價值和生活方式。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包含多層次的復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時,這些文化的總和不只是局限在思想、風俗、道德意識形態層面,它是包括物質文化和知識的自然科學。通過它,歷史文化才得以傳承和飛躍,社會的內在精神特征才得以保存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國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間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等。隨著歲月的流逝,有的已經停滯,有的已瀕臨滅絕。有專家說:看唐代的中國,去日本。那里有完善的唐代建筑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都是按照唐代禮儀而進行的。看明朝的中國,去韓國。那里保存著原汁原味的明代禮制。據說曲阜孔廟曾派專人赴韓國學習中國早已失傳的“文廟祭禮樂”。要看民國時的中國,就去臺灣。那里保存著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這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方面,周邊國家和地區已經走在我們的前列。甚至于在某些方面的傳統文化正面臨丟失,傳統文化的缺失必將嚴重阻礙國家精神文明建設。
1.2中國傳統文化融于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意義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對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指導思想等方面給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室內設計課程是以培養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為總目標的,是在多學科綜合的藝術教育活動中,通過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于與科學的連接,在教學過程和學生的設計作品中使學生藝術能力、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和提高。課程明確指出,運用藝術感人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在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吸收西方優秀文化和知識的同時增加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與內涵,使學生通過對民族藝術的學習懂得尊重地方民族文化傳統,學會感受各民族藝術的風格和豐富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傳承并發揚傳統文化,以創新的思維方式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能提升自己設計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內涵
2中國傳統文化融于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方法
2.1明確室內設計主題、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目前,中國的高職教育存在著急功近利的色彩。但是作為室內設計的課程,我們不能丟棄我們國家的歷史,不能喪失我們民族的傳統,更不能讓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化。當今的室內設計要注重民族文化和歷史的延續,要倡導賦予時代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內涵的設計,古為今用,以今為主。作為課程開始,我們可以給出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設計主題,以此來約束學生去完成相關設計內容。例如:以漢代文化元素做餐飲空間設計。當學生獲得設計的主題后,激發學生的主主觀能動性,尋求漢代器物的造型美及其文化內涵,探索形式美的法則并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這個過程既是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也是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通過研究和設計,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設計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索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讓學生把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責任,提升其在這方面的使命感。學生會在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重要典籍的同時,會自主的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無形中會強化學生文化主體意識和文化創新意識;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辯證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正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通過傳統文化主題設計作品引導學生提高個人修養,關心國家的命運,自覺地把個人的理想和國家的夢想融為一體,堅定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
2.2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語言的運用符號學最早是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Sauaauer)、美國哲學家和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皮爾斯(Pierce)提出的。在室內設計項目中,我們會采用許多設計方法來體現我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烘托我們的設計作品的主題。設計從本質上講就是利用平面媒體來傳達信息為目的的,這決定了它必須是廣意語言的一部分。因此,藝術設計本身就是符號的一種表達方式,對符號運用得是否合理與準確,成為設計作品成敗的關鍵。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的標志性,是幾千年的文明積淀。中國傳統文化符號集人文、民族、民俗于一體,其中包括:圖騰圖案、中國書法、繪畫、剪紙、刺繡等。這些特殊的文化符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物化形態和信息傳播載體。傳統文化符號是有形和無形的文化,其更是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和民族內涵。體現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精神審美和人生價值觀,并影響著每一代的中華兒女。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形式來傳播中國文化,來詮釋中國對承辦奧運會的態度。該會徽整體結構就取自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運用書法藝術特有的寫意手法,意到而筆未到地表現了一個人打太極拳的動感姿態,其簡潔的動作線條蘊涵著優美和諧及力量,寓意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合作和交流,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于室內設計而言,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整合空間,我們更多的任務是處理空間界面,在空間界面的處理上,我們可以結合主題,強調和運用傳統文化語言符號進行界面裝飾,以此來傳播傳統文化。
2.3中國傳統色彩語言的使用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是不同尋常的,顏色的選擇和運用直接影響設計作品的整體風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顏色的使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用色系統。所以,如果你想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室內設計作品,最重要的是在創作之前要深入了解和尊重中國傳統文化,通過中國傳統文化色彩語言的運用實踐來達到設計的目標。色彩作為一種抒情和表意的元素,作為對美的一種追求,參與了一個民族的發展,也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文明表現。中國傳統文化色彩體系是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與西方的科學色彩體系有所區別的。中國傳統的色彩體系并不是簡單的色彩理論,而是集哲學思想“民間工藝”、“繪畫藝術”封建等級觀念等于一體的色彩體系。再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對傳統文化中的色彩組合設計,營造出具有時尚氣息的傳統文化空間,是我們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最直接的途徑。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體現了一種文化心理狀態,影響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室內設計的發展并為中國的室內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語言,脫離了對傳統色彩的運用,那么室內設計的民族性將會黯然失色。
3結論
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首先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中國元素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傳古不泥古,創新的去傳承。在我們室內設計的教學中不能簡單地奉行“拿來主義”,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會導致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停滯,最終留下的只是我們復制出的大量古董,毫無時代性的設計可言。繼承和發展一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設計創新的前提。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它無不滲透在各個領域,影響和推動著整個世界的發展與進步。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就要我們結合教學,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室內設計緊密結合起來,我們必須深刻審視華夏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刻理解傳統文化并用現代的設計的理念進行提煉,形成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室內設計風格。
作者:張清單位: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