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設教育情景,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
為了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筆者組織人員在校園內的宣傳欄、樓道、入口及走廊等處分類懸掛傳統文化宣傳標語,要求風格典雅、統一,令人賞心悅目。學校的電子屏幕不定期滾動播出一條條的國學標語。利用早、午、晚的課余時間開展專題廣播節目。教室布置要主題鮮明,內容要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辦公室也進行了相關的布置,體現人文關懷,烘托教育氛圍。環境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感恩教育為突破口,引領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
在開展傳統德育文化教育活動過程中,如何找到突破口是關鍵。筆者結合學生實際,以感恩教育為突破口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除了在校會、晨會、班會開展感恩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外,還定期舉辦《關愛生命,伴你成長———感恩我們在行動》的大型激情勵志演講,使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愛父母和教師,并用行動回報他們。
三、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導學生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
不加任何指導閱讀具有相當深度的經典著作,誦記拗口的文言文或古詩文,別說是學生甚至語文教師都感到很困難。因此,加強閱讀指導成為當務之急。誦記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對有些句子的解釋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怎么辦?筆者譯出通俗易懂的現代文,并下發到學生手中,然后組織討論、交流,在大體了解名人名言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感悟、見解,以及自己獨特的創意和風格。在經典閱讀指導中筆者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滲透愛心教育、責任感教育、紀律教育、誠信教育、養成教育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閱讀指導更注重理解、感悟,以“每周一句”的形式,在經典閱讀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名句的選擇與解讀的權利交給學生,共同領略經典之美,同時增加積累,提高理解能力。鼓勵學生將這些理解和體會寫到日記里,寫到作文里,同時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說感受,特別是將孝文化與感恩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成效顯著。
四、與主題班會、學科教學相結合,全方位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思想
要把弘揚傳統文化與主題班會、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其強大的德育功能。圍繞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開展主題班會,并舉行評比活動。每個教師都應在教學中講究方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從而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強大網絡。主要開展以下主題教育:①開展感恩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同學、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②開展信用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表里如一、一諾千金、言而有信的誠信品質;③開展禮節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舉止文明、謙虛禮貌、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④開展孝道教育。引導學生學會用良好的表現給父母、教師帶來歡樂,主動和父母、教師交流,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懂得尊重父母和教師的勞動,自覺接受父母和教師的教導;⑤開展廉潔教育。引導學生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是非觀、榮辱觀和價值觀,形成踏實做事、誠實做人的職業道德意識;⑥開展仁義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和關愛他人,養成團結、互助和協作精神。
五、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
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筆者主要開展以下活動:①每天早晨安排15分鐘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內容;②舉行班際朗誦比賽;③舉行講故事比賽,讓學生展示自己所學;④舉辦“讀國學、誦經典、談感悟”征文比賽,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和變化;⑤舉辦傳統文化藝術節,通過書畫、小品、戲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收獲;⑥鼓勵學生參與詩歌、辭賦等多種形式的創作;⑦學期末舉辦一次全校性經典美文誦讀展示活動;⑧給家長印發通知,介紹誦讀活動,請家長協助搞好此項活動;⑨圍繞特色校創建活動,逐步形成彰顯學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園文化;⑩利用多種手段,圍繞特色校創建開展系列配套活動,達到育人目的。
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需遵循的原則
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則有:①科學性原則。全過程設計都應遵循科學性原則;②整體性原則。要面向全體學生,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③活動性與自主性原則。整合德育有關內容,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主動進步。
作者:梁崢華單位:廣東省羅定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