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創新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呈現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受科學規劃認知不全面、設計師綜合素質較為欠缺等因素影響,使園林景觀設計難以與預期相符。為實現良好的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效果,從創新角度出發,探索了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采用經驗總結、文獻調查法等方式,針對性闡述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創新策略,目的在于保障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效果能充分符合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需求。
[關鍵詞]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創新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在逐步加快城市化建設進程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活環境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建設、市容環境、城市管理水平等成為影響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因素。目前城市綠化建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面對該情況,必須考慮如何確保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生態效益得以最大化發揮,如何促進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和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得以良好實現。筆者首先分析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而探討具體的優化策略與原則,最后闡述園林景觀設計未來發展前景,希望能夠推動我國園林景觀建設更好地發展。
1我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弊端
1.1園林規劃設計的認識不科學。園林規劃作為一種工藝或一門學科,必須要對固有規律加以遵循,其中首要考慮生物學中的種類多樣性。對于各地區城市而言,在當地氣候及環境特征為主要依據的情況下,圍繞植物種類多樣性進行充分考慮,如此才能達成生態平衡的目標。從城市規劃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盲目追求名貴植物品種的問題十分嚴峻,不僅使城市發展規劃壓力逐漸增加,同時也難以保障城市發展規劃符合科學性要求。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科學性的規劃認知,設計規劃過程并未從樹木生長情況方面進行充分考慮,因而穩定及平衡的園林植物難以實現。
1.2園林設計人員缺乏專業素養。目前,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受設計人員自身素質欠缺因素的影響,導致園林規劃設計存在嚴重問題,如應用陳舊設計理念及設計方式、不具備較高的整體設計水平、局限性眼光、嚴重的模仿現象等。年輕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往往以課本所學知識為主,并未在不同地區、不同自然環境參數等方面因地制宜,使植物難以與當地環境條件相適應,最終呈現的景觀效果不理想。此外,部分設計師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以模仿為主,忽視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景觀園林設計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地方特征及民族特色難以凸顯。
1.3園林景觀要素與人文環境不和諧。從目前多個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實際情況來看,文化元素基本未融入其中,日益嚴峻的模仿、盲目追求時尚及好看等現象,導致園林綠化中呈現風格不一、東拼西湊的要素布局,同時形成雜亂無章的園林環境,體系化園林景觀難以實現。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最能突出特色和園林景觀內涵的是園林要素及人文環境,一旦二者難以和諧統一,則會影響園林景觀效果,同時也難以保障園林景觀具備的多方效益得以充分發揮。
2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策略
2.1設計遵循生物多樣性。在園林景觀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首先應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從生物多樣性原則方面加以考慮,從園林景觀設計的科學性及藝術性結合方面提高重視程度,確保園林景觀設計中能同時兼顧生態及景觀,基于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促使園林景觀生態效益得以有效優化。在設計過程中,應加大園林綠化建設方面的力度,同時注重園林綠化中的反季節施工問題,避免因嚴寒酷暑等因素影響苗木成活率、植物生長情況[1]。此外,還可選擇喬、灌、草有機結合的人工植物群落,確保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植物群落,促使園林景觀中和諧的生態關系得以形成,保障園林景觀綠化及美化達到預期效果,充分發揮植物及生物多樣性優勢。
2.2園林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結合。園林景觀設計工作開展時,需要在園林景觀和建筑物組合方面進行充分考慮,面對高低不一且結構的不同建筑,一旦不能保障建筑與園林景觀形成協調的局面,必然對園林景觀整體效果造成影響。在設計過程中應結合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基于保持建筑原貌的原則,將園林景觀色彩融入其中,借此形成高低錯落的新空間。以上海外灘景觀設計為例,具有呼應性質的景觀及樓盤,與以娛樂性文化為題材的景觀連接,不僅營造出集游覽與休閑的一體化空間,同時有踏步疊水、如詩如畫,如同跳動音符一般的景觀效果,為上海外灘景觀賦予了新的活力。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可借鑒其設計理念,充分融合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兩者相互映襯、相互影響,確保園林景觀和建筑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2.3園林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在不同的環境空間情況下,形成的景觀也不盡相同。“賦比興”是詩歌的表現手法,自古以來,“比”和“興”是無數文人墨客談論最多的內容,而“賦”因過于直白的表現手法并不受國人青睞,反而會在文化內涵方面更為注重。從西方的角度,其往往會直接的表達思想,所以簡單明了是他們設計的顯著特征[2]。與景觀設計相比,詩歌和繪畫的差異化特征較為顯著,平面布置是繪畫的主要表現手法,而立體造型則是景觀設計的特征,其中更具生命力的是景觀。
3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發展前景
3.1園林景觀設計與環境美學結合。目前,在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城市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日益加劇,面對不容樂觀的人類生存環境局面,必須要在城市園林規劃方面加強創新性和科學性,借此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立足環境美學方面進行分析,環境會影響人的心理與生理,并帶來一種由內而外的美感,這是環境美學重點強調內容。對此,在開展后續園林規劃設計工作時,應充分結合環境美學,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改善當地環境質量,同時逐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并且在立足美學設計視角為園林景觀設計出發點的情況下,營造賞心悅目的城市環境,潛移默化中陶冶市民情操,最終使得園林景觀效益得以充分發揮。3.2園林景觀設計與城市規劃結合目前,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以優秀設計人員為主,圍繞踐行先進設計理念,實現更具科學性和協調性的城市建設。同時在建設過程中加以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現代化工藝與材料,確保城市建設、運營等各項成本投入得以有效減少,促使城市各項配套設施更加完善,促進城市經濟價值、經濟發展活力等逐步增強,推動城市持續健康發展[3]。而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設計人員有機結合現代化城市建設理念及發展總目標、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內容,通過合理的布局,確保與現代城市發展需求相符的多層次及全方位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效果得以良好實現,統一城市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時,確保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園林景觀對其的促進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3.3園林設計與人本理念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城市規劃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必然涉及多方面內容,而要實現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等目標,指導思想必須以城市及社會的科學發展觀為主,基于對城市建設各環節的充分把握,促進城市健康和諧發展。基于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工作時,首先要考慮生態環境,在有機結合城市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的情況下,注重園林景觀的多重效益,進而逐步推動資源節約型及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目標得以良好實現,最大化發揮園林景觀環境、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為打造和諧宜居城市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4結語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持續推進,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需重點探討如何提升園林景觀設計多方效益,進而推動城市持續健康發展。考慮到目前我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加之對設計原則的充分了解,園林景觀設計可借鑒我國古代的園林設計經驗,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融入古典美學,進而逐步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園林景觀設計效果,有機結合環境美學、城市規劃及人本理念。
[參考文獻]
[1]郭榮.探究如何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創新[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0(5):168-169.
[2]周海燕,馮立超.如何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創新[J].花卉,2018(18):137-138.
[3]趙慧寧.如何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創新[J].建材與裝飾,2018(32):69-70.
作者:倪昌瑜 單位:廈門駿鳴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