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植物功能與配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城市生態風景園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城市規劃建設對風景園林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介紹城市生態風景園林的發展進程,分析植物群落在城市生態景觀園林中的作用以及園林中的植物觀賞內容,探討城市生態風景園林中植物配置的原則與方法。
關鍵詞:城市生態風景園林;園林設計;植物配置
城市是人類聚集地,自然城市是人類發展要持續研究的課題。人類與自然只有處于和諧狀態時,才能解決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當前城市發展面臨很多問題,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傳統公園提供的休憩場所,傾向于建立具有生態效應的公園生態系統。城市生態公園具有優于傳統公園的環境經濟效益,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在我國粗放式經濟發展造成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后,我國政府開始高度關注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基于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建設城市生態系統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城市生態風景園林建設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需針對園林植物功能進行合理設計,以保障植物發揮最大價值。
1城市生態風景園林的發展
城市公園經歷了皇親貴族私有到17世紀向公共開放,再到1857年第一個城市公園紐約中央公園建造的歷程。城市公園設計關注內容受社會文化思潮影響,由單純向往回歸自然園林風格轉變為關注公園的美景功能。20世紀三四十年代,瑞典設計師開始關注城市山林,并建立了區域性生態系統。城市的不斷發展,引起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于是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理念。而在城市生態公園設計中,隨著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加入了文化性[1]。20世紀90年代,城市生態公園在我國形成蓬勃發展態勢。城市生態公園涵蓋生態概念,是營建具有多樣性、地域性的局部生態系統,也是改善城市生態、促進自然生態和諧、供人們游憩實踐的園林。建設城市生態景觀公園的目標是保護環境,同時為人們提供活動場所。城市生態景觀風景園林特點表現為整體性、多樣性。根據所選基地原始條件,城市生態公園有保護型、改善型與綜合型。城市生態景觀公園是根據地域,利用原有自然要素,通過改造水體、種植植物、建造建筑等措施創造優美的游憩環境,構成要素包括自然、人文景觀與工程設施。
2植物群落在城市生態景觀園林中的作用
城市生態公園植物景觀是以生態原理為指導,運用喬灌草本等植物材料,利用原有場地等自然條件,發揮植物形體特性,依靠可再生能源促進自然資源持續發展,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景觀。城市生態景觀可分為原生植物景觀和自然恢復景觀[2]。城市生態景觀中,園林植物具有重要功能,同時具有重要的社會與生態效益。植物群落對環境的改善作用取決于植物材料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調節空氣、加強城市通風、降低噪音等功能。如城市公園綠地中的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消耗熱量,也可吸收城市中的主要污染物,降低污染物對人的危害;采用不同栽種形式栽種植物可加強城市通風;利用植物對聲波的吸收功能可起到消音作用。公園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植物景觀具有地域代表性,植物豐富色彩的變化可使城市形象更加美觀,如北京香山在金秋時節滿山紅艷。公園是公共設施專用綠地,主要供市民活動,公園中植物群落組成的植物景觀可使人們享受大自然的美景[3]。
3城市生態公園植物觀賞內容
城市生態公園按植物景觀形式分為規則式、自然式和混合式。規則式強調景觀秩序,通常有強烈的軸線結構,人工感強;自然式植物景觀各種形式要素采用自然形態,講究植物與環境生態關系和諧,注重植物層次與地形結合運用;混合式植物景觀是自然式與規則式的結合,在融合中求變化。植物樹型姿態分為垂直向上類、無方向類等,葉型有單復葉之分,不同葉型給人以不同的觀賞感受。植物花型豐富多樣,花相是花或花序生于樹上的整體表現形象,樹木的花相包括獨生花相、線條花相、星散花相等。可觀賞的果實以奇特、豐滿為標準。形狀奇異的如榆樹果實似麻錢,全樹果實數量大,觀賞效果好。喬木干皮形態有觀賞價值,長方裂紋的樹如柿子樹,鱗片狀樹如油松。不同樹皮形態各異,或細膩光滑,或粗獷如片裂。樹型和色彩是引起視覺突出的方面,色彩可以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植物的質感體現在葉片表面特征的反映,葉小柔軟者顯得柔美細膩,葉子硬朗者顯得偉岸有力。葉的質地給人不同的感覺,紙質給人以嫻靜感,粗糙富于野趣。植物發出的氣味部位主要有花、果實等,花香分為淡香如合歡、甜香如刺槐,不同的香味引起人不同的反應。枝葉的味道不很突出,但可使人感到精神舒暢。
4城市生態景觀園林植物配置
4.1園林植物配置要求
生態景觀園林植物配置是通過植物搭配設計達到園林生態與社會效益完美結合的效果。園林景觀設計要合理選擇植物,以保證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和資源節約性;同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根據植物生長規律特點選擇設計方法。1)生態性原則是在滿足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的同時,節約資源,使相互干擾降到最小。2)藝術性原則是在植物配置滿足城市園林社會效益的同時,對不同植物的搭配進行改善,使園林植物成為城市景觀。3)因地制宜原則是在設計中要注重季節要素和土壤等基礎條件。選擇植物應按不同生長習性進行合理配置,體現四季不同的景觀變化,如冬季氣溫較低,植物配置應選擇針葉林搭配。
4.2園林景觀植物設計方法
園林景觀植物設計方法包括植物色彩搭配、植物季節搭配、對比襯托、多層次配置和背景對比等。
4.2.1植物色彩搭配
植物色彩搭配包括單色與多色配合。單色應用于大面積園林設計,雙色配合是補色配合,相鄰補色配合得到活躍的色彩效果。多色配合給人以歡快的感覺,如節日期間各色花卉搭配創造出歡快的節日氛圍;類似色配合用于園林設計空間過渡,給人以安靜感覺,如有的花壇色彩由內向外展開,具有層次感。
4.2.2植物季節搭配
四季變換中,植物的花果色彩會發生很大變化。園林植物應利用季相充分配置,以提升藝術效果。北方春季較晚,氣候變化會影響植物的色彩變化;同一地區不同天氣導致植物的色彩變化也不同。因此,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為了增強季節效果,需要根據植物生長特性合理搭配。例如,可以增加綠色草木以延長觀賞期;花木配置時增加顏色鮮艷的植物,如黃色的銀杏等,增加觀賞色彩效果;翠綠色植物可與大型植物配合,增加觀賞效果。
4.2.3對比襯托
要利用植物不同的特點襯托園林景觀的美。樹木搭配時注意協調,避免顏色差異破壞美感效果。要利用色彩差異表現強烈的對比感,通過增加綠植數量完善景觀主體效果。由于植物形態不同,植物配置時應注意植物形態協調,合理配合的同時重視植物的長勢,避免因植物生長周期不同而造成配置效果不平衡。
4.2.4多層次配置
生態園林風景設計植物搭配應避免單調,利用多種植物進行多層次配置,保證景觀效果和諧。植物的配合要遵循不同的層次感,如將不同色彩的花木組合,使植物景觀色彩更加清晰,植物組合的高低根據不同形式確定,體現整體的層次感。
4.2.5背景對比
背景樹要高于前景樹,體現出強烈的對比效果。如高度1m的紅檵木球與4.5m的黃槐進行組合可以得到良好的景觀效果。
5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生態景觀園林建設快速發展。城市生態公園植物景觀設計不僅要滿足一般的觀賞要求,更要凸顯其生態型,具有生態審美,滿足和諧性。城市生態風景園林建設中通過合理搭配植物能展現良好的美感效果,需要加大對園林植物配置設計的重視,通過園林建設實現城市規劃與建設風格的協調。
參考文獻:
[1]黃錦明.探討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J].建筑•建材•裝飾,2019(15):179-180.
[2]胡曉媛,李玉廷.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J].現代園藝,2019(6):71-72.
[3]唐國強.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J].現代園藝,2019(8):90-91.
作者:何文軼 單位: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