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域社區室內設計改造可行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居民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社區作為城市綜合體中重要的模塊單元與百姓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交織與聯系,社區內部辦公空間的改造與發展,對提升居民服務質量、加快辦事效率有著切實長遠的意義,也是體現區域社區綜合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重視社區內部空間改造、了解具體現狀、提出可行性設計議案,這無疑更進一步增進區域社區綜合性服務品質,推動社區服務事業的向前發展。
1區域社區內部空間現狀及設計改造的必要性
城市區域社區作為社會共同體的區域集中性代表,其外部占地規模、室外周邊環境,內部空間功能組織完善與提升,對開展社會互動性服務活動,解決區域地塊社區的社會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部分社區內部空間尺度局促,設備、家具陳舊老化,辦公功能單一等問題,從而不能快速適應于現代化區域社區內部空間使用的整體性、高效性要求。
2區域社區室內設計改造可行性分析依據
針對不同區域社區的自身特點,具體項目具體分析,其可行性分析依據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1)現場實踐勘測調研;(2)項目委托書;(3)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原始圖紙文件;(4)各專業工程的設計規范標準;(5)項目投資估算等。
3區域社區室內設計改造可行性設計方案
3.1總體性設計原則
區域社區內部空間改造設計的過程應符合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功能合理、形式美觀、空間明快、經濟適用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及擴展性,“以人為本,物盡其用”,設計理念應具有實際的操作性,便于日后施工及維護保養,在預定的投資造價范圍內,通過設計手法的巧妙運用,空間多元組合達到良好的實用、高效的綜合效果。
3.2室內功能的需求分析
從內部使用功能的角度出發,根據城市社區的區域分布特點,并結合自身實際的使用情況進行內部功能的有效擴增與簡化,其室內功能基本涵蓋如下幾個部分:(1)智能化服務中心(開放式公共辦公區);(2)接待室;(3)各類辦公室;(4)青少年科技家園;(5)多功能區;(6)教室(培訓空間);(7)老年人活動室;(8)殘疾人活動中心;(9)工會之家;(10)母嬰關愛區;(11)檔案室;(12)簡餐廚房;(13)公共衛生間;(14)預留擴展性功能房間等功能模塊區域。
3.3室內空間組合
平面規劃需結合各空間特性要求,對室內原有布局結合自身使用要求進行重新規劃,優化改善不合理的空間部位。天花作為照明、空調、消防、弱電等設備密集集中的區域,并根據現場實際的陳舊破損情況采用局部翻新與區域翻新相結合的方式,天花內部各系統應根據現有空間布局按標準規范做相應調整,終端的風口、排煙口、疏散標識、噴灑頭、煙感頭、燈具的點位等均應結合天花的整體設計改造方案優化其原有布局,保證天花造型、燈位、設備及消防終端的整齊、美觀。
3.4裝飾建材選用及工藝要求
在滿足使用者的具體功能需求、主體結構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對建筑內部空間各個界面材料進行合理選配,墻面、地面及棚面原有材料在投資預算范圍內局部或整體性進行面層翻新,其構造要求需達到國家現行規范標準的強度及剛度要求等,材料間、材料與主體間的連接應安全可靠,材料選用應經濟、環保、防火、耐用,并達到室內改造設計的預期效果,局部特殊空間還應滿足隔音、吸音、防滑、防撞等功能要求,同時結合各城市地域性的歷史文脈及文化特色,融合建筑自身風格特點,內外風格協調一致,結合材料自身質感運用設計手法營造出現代、開放、高效、極具親和力的便民交流、辦事服務空間。
3.5視覺導視系統
視覺導視系統分為靜態導視系統和動態導視系統,其類型選擇、空間位置、使用數量及材質運用都會對日常辦公產生一定的作用與影響,改造設計力求達到導視布點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確的系統要求。
3.6燈光設計
根據建筑自身的采光情況及地理朝向,結合自身的辦公特性,綜合考慮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對天花照明及局部墻體照明進行系統性設計,不論在燈具種類的選擇、布點數量、照度、位置分布、燈路控制方式的考察上,均應達到公共開放式區域、封閉式區域的照度及防眩要求。
3.7聲學、色彩系統
(1)聲學:室外空間與室內空間的界面區域如:建筑外窗的更換,空間與空間的垂直隔墻、入戶門的選用,天棚、墻面聲音反射集中區域的材料選擇、通風管道的外層包裹材料,應綜合考慮采用隔音性能好、隔熱、保溫、吸聲效果佳的專業聲學材料,即美觀又降噪。
(2)色彩:空間特性的不同其色彩的使用存在截然的區分,其空間色彩分布主要集中在室內裝飾建材材質的顏色與紋理上、家具材質的顏色、陳設綠植三個組成部分,空間色彩的營造需結合實際使用者的需求、辦公特性、地域性特點等綜合因素并結合色彩心理學突出視線線索和空間感受。
3.8家具、陳設及綠化
(1)室內家具可基本概括為固定式家具和移動式家具兩大類,不同類型的家具應環保、美觀,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并且強調使用上的安全性結合使用群體的特性,家具的結構構造、尺寸、材質應滿足人體工學原理、舒適美觀、方便耐用的要求,家具細部的陽角處需進行導圓化處理,防碰防撞,其配套的五金件的選用也應牢固耐用,避免由于身體的不經意接觸而產生劃傷的發生。(2)陳設與綠化:社區內部空間的陳設如:墻面展板、海報應充分體現辦公系統的特質,高效、簡潔,并營造出便民、親民的整體氛圍,傳遞社會的正能量,在公共區域局部視線范圍內布置適宜的綠化生態的植物小景,改善室內空間區域小氣候、吸附有害氣體,煥發出室內勃勃生機,并且也起到柔化室內人工環境,調節內部空間人群的心理功能。
3.9無障礙設計
公共衛生間內需設置殘疾人獨立廁位及相關配套的扶手、五金配件、殘疾人進出無障礙坡道等,并且在殘疾人活動的空間也應配套相應的保護措施便于殘疾人日常使用,在樓梯及有高差的部位也需考慮設有起止步盲人指示,在設計細節上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3.10智能化系統設計
強弱電綜合布線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內外網設計:應采用物理隔離的方式,結合室內改造設計,將計算機網絡分為:內網、外網、設備網三套獨立系統,保障辦公網絡及信息安全。插座端口預留應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在原設計基礎上根據現場點位的實際情況,結合設計改造議案和使用者的需求,酌情增減點位,已經確定的點位也應結合室內家具的實際布局調整到與工位對應的位置,所有線路應能保證為隱蔽埋設。
3.11環保節能
內部空間的改造各界面應選用對人體無害的裝修材料,在保證人們生命健康的前提下,融入綠色向上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內部環境、室內空間與人的良性互動,從而達到綠色健康的空間評定標準。要考慮節約人力資源,降低室內改造后期可能發生的維護成本,降低能源損耗。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綠色能源的政策、指令、規定及有關標準措施,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最大限度的降低空間內部改造的投入成本,同時改造設計中應注明所采用的主要建筑裝飾材料,應滿足《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的要求,其中的大類建材應嚴格按照國家現行的規定選擇并達到國家標準,如:細木工板、墻面裝飾板、油漆、乳膠漆、塑膠地材、礦棉板、磚、理石等,以滿足空氣環保質量要求。
3.12相關各專業的協調配合
在室內空間改造的設計過程中如遇與其它相關專業協同配合時,應綜合考慮現場實際的工序安排及各設計專業的技術協調,統籌多層次的推進整體項目進度。
4結語
區域社區室內空間改造需根據城市各區域地塊的特性和實際現狀、預算成本等多因素條件深入淺出的多角度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系統多維度、多層次、綜合開放性的空間設計體系,為此,本文雖僅從室內空間改造的設計角度去淺談其設計改造的可行性,但通過在此節點上多方面、多角度的系統梳理、分析及不斷的落實,發現并帶動整個區域社區全方位綜合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曙陽.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2]鄭曙陽.綠色設計之路———室內設計面向未來的唯一選擇[J].建筑創作,2002(11).
[3]朱會平.家具與室內設計[M].黑龍江: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4]李遠成.室內裝飾設計的理論及時間[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08(03).
[5]韓冬青.建筑形態建構方式的比較和探索[J].新建筑,1994(3).
[6]劉芳,苗陽.建筑空間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7]孫佳成.室內環境設計與手繪表現技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8]王曉?。L景園林設計[M].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9]〔美〕弗郎西斯•D.K.欽著,鄒德儂,方千里譯.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
[10]張世禮.中國現代室內設計研究散記[J].中國室內,2001(3).
[11]潘谷西.中國建筑史參考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12]鄭曙旸著.室內設計[M].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7.
作者:周亮 鄔紅蘭 單位: 大連裝飾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連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