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踐教學室內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室內設計教學的內容、現狀
(一)室內設計教學的內容室內設計是門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專業,(從事這個專業需要具有相關技術層面的技能,這也是應有的專業素質。)教學內容涵蓋了藝術類(美術基礎、表現技法、構成設計等)、技術類(裝飾構造、施工材料、建筑裝飾等)、技能類(手繪技法、3Dsmax、AutoCAD等)課程,課程內容還與建筑結構,施工技術、工藝有緊密的聯系[。是一門集理論知識與技能素質于一體的學科。
(二)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室內設計專業教學的內容既有理論性也有很強的實踐性,這決定了該學科的教學體系不能缺少實踐性教學。因此,教學的改革,也必須以注重實踐教學為主。目前的教學狀況是,課堂講解占用了教學過程的絕大部分時間,教師指導也大多是在課堂上完成的,紙上談兵的成分過多,對市場上出現的新工藝、新材料在授課時也涉及不足,設計出的方案在實際施工時缺乏可實施性,教學內容跟不上社會實踐發展的步伐,出現了教學與市場脫節的狀況。培養出的學生在工作后不能很快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步入職場后需要適應市場需求的周期過長。出現這樣的現狀,是很值得我們教學者反思的。
二、傳統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效果對比
筆者所在的學院過去采用的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只注重學生方案表現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教師用虛擬的項目設計教學命題,學生對假設的空間進行方案設計,脫離了實際環境,學生沒有得到實踐經驗的積累。對學生設計出的方案的評價流于表面,方案雖然也有觀賞性和藝術性,也能表達出設計理念,但往往缺乏可實施性。與假設情景下的傳統教學相比,實踐教學的內容與實際項目結合,來源于市場需求。教學中所設計的空間是真實的,具有限定性條件,不同于傳統教學中的任意發揮。要求設計出的視覺效果必須符合現實空間,而不能僅是符合審美的需要。在這種實踐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好多在傳統教學中不曾涉及過的技術問題,諸如施工材料、項目預算、施工工藝與構造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增強了學生對這些課程關聯性的認識。而這一點,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是很難體會到的。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專業知識的運用,對所學知識的領會會變得更加深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同時,來自于現實場景的大量信息元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同學間的相互協作,培養了團隊合作意識。實踐教學的內容來自于市場需求,具有針對性、明確性,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養成和職業技能的提升,為其步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執業基礎,符合當前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三、室內設計專業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近年來,許多藝術設計院校正在探索一種能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而實踐教學正為這種模式的探索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選取實踐教學的內容應以市場實際項目為導向,不斷修正教學方案,凝練教學特色。同其他學科相比,實踐性、應用性是室內設計專業的一大特征。現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如果我們培養出的學生只學會了理論知識,而無實際的設計能力,那將很難在市場中立足。一個成功的設計方案不只擁有藝術性、欣賞性,更重要的是有可實現性。人們只有經過實踐才能將腦海中的構想變為現實的產物,再通過實踐去尋找設計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正。作為室內設計專業綜合性、關鍵性的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綜合了設計表現、原理、施工材料、工藝、預算等課程,訓練了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對學生設計出的項目的可實施性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所以,實踐是檢驗設計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經驗積累的途徑,是設計能力提升的階梯。將教學與實踐相緊密結合的模式是培養室內設計專業實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四、完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理論體系,注重創意思維培養
(一)對完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理論體系的探討目前我國室內設計專業大多采用了三段式教學: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設計課程、實訓課程。這種課程安排模式隨著市場發展的需求,已顯露出弊端:1.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設計課、實訓課之間聯系不緊密,沒有延續性,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之間沒有很好的銜接。2.實踐性教學環節缺乏,課堂講授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學生不能很好地將所學專業知識移植到實際應用中去。鑒于以上存在的現實問題,國內部分高等美術院校,借鑒國外的教學經驗,建立了“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即采用分組教學分組輔導,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實際項目設計。這對加強實踐教學方法探索,完善實踐教學理論體系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對于目前室內設計專業采用的三段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已引起了藝術院校教師的重視與反思,并對完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理論體系作出了積極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而以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教學的改革為切入點,結合室內設計專業自身的特點,依托實際設計項目,將項目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分類整合到課程中,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銜接,達到“以課程為主向以項目教學為主”的轉化,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設計能力。這樣構建的課程理論體系,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確立了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提高了專業實踐能力,積累了經驗。為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也為社會培養了需要的專業人才。
(二)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創意思維的培養如今國內的室內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依然比較薄弱,過多的強調了手繪表現和電腦表現。就室內設計這門學科而言,構思和表現是設計的兩個重要步驟,雖然構思涉及的因素較多,如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等,但創意或創新則是構思的精髓。室內設計教育的重心應從表現技能的培養轉向創意思維的培養,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也應是創意思維培養的過程。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應從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入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材施教,積極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將從外界收集的多種信息元素系統整合,形成創意,使之融入到對知識的實踐運用中。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構思,對其多作相應的指導,實踐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學生學會專業技能,更是為了培養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及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能從容應對行業的發展需要。
五、實踐教學的改革方向
(一)引入“工作室制”的實踐教學模式室內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應引入“工作室制”,建立室內設計工作室,這有助于實踐教學的開展,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互動。室內設計工作室,是依照市場運行的整體過程來組織實踐教學活動,構建一種模擬化的工作環境,將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在這里轉化為技能的實踐與經驗,仿照裝飾設計公司配置設備,營造工作氛圍,并指派專門的教師作實踐指導,按公司的運營模式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和管理。學生在工作室里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創作中,根據創作繪制圖紙,制作模型、制成成品,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工作室制”的引入,能使學生體驗到真實的企業運營模式、設計流程、客戶需求及客戶消費心理等。同時,師生間的互動與學生間的互動,增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增強了學生之間團隊合作的意識,加強了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教師通過對學生實踐項目的指導,可以提高學生方案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這種實踐教學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增強室內設計專業教學效果。
(二)實踐教學與市場互動從目前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和學生的就業現狀來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應兼顧到市場的需求因素,以市場為導向,定位好室內設計教育與市場之間的服務關系,更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意思維,增強創新能力。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室內設計裝修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教師應貼近市場,隨時關注行業企業的發展狀況。創新教學方法,實行開放式教學,教師在校內的實踐教學中應以市場中客戶需求、施工項目為案例,通過精心設計轉化為教學項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走出課堂,把教學現場轉移到施工工地和設計公司,教師現場講授,通過實際項目有針對性的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理解的也會愈發深刻,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也可以組織學生實地測量、繪制草圖等,提升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教師應洞察行業動態了解市場信息,這樣才有助于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教師也應對專業知識和市場實踐進行融合,學會從市場的角度審視和評價教學效果。同時,高校也應積極尋找各相關企業合作,如一些走在行業前列的裝飾裝潢公司,為學生建立實習基地。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到公司的業務中,了解客戶需求、消費心理,熟悉專業設備的使用及新材料運用,掌握新的施工工藝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可以提前體驗到日后的職業環境,以利于學生今后更快的走向工作崗位。這樣,當學生再次回到課堂教學中,對學習理論知識會有更強的主動性和目的性,對實踐教學的必要性也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室內設計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面對材料、工藝和知識技能不斷更新的市場,教師不可能及時全面的掌握。學校應與企業多聯系,聘請客座教授及校外指導教師來校講座。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機會獲取新鮮的、廣泛的實踐經驗。學校也應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多到裝飾材料展銷會參觀,到建材城做市場調查,通過這些活動的組織,學生可以接觸到好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洞察到市場繁榮發展景象,從而激發出對所學專業的熱愛之情。
總之,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圍繞教學目的進行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如何能在教學過程中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學生,實現教學目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室內設計學科特點,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創新,注重實踐教學與市場互動,引入適合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模式(如“工作室”制等),培養出真正具有實踐能力的
作者:劉媛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