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茶館平面設計中茶文化元素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茶在中國人心中代表著一種傳統(tǒng)的古典文化,一種高貴的氣質。中國的茶館數(shù)量居世界第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的茶館并不是簡單的只是經(jīng)營茶水,而是成為人們休閑或是談論業(yè)務的多功能去處。因此越來越多的茶文化元素被應用在茶館的平面設計中,使顧客身心都能收到茶文化的熏陶。本文描述了茶文化的起源以及茶文化元素在茶館中的應用等,以吸引更多的設計師運用更多的中國文化底蘊元素在茶樓設計中,從而促進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
關鍵詞:茶文化;茶館;平面設計;應用
1中式茶與茶館文化
1.1茶文化
茶,在亞洲人心中應該都有一定的地位,對我們中華民族可以說是全民知曉的國飲。神農發(fā)現(xiàn)了茶,唐朝時陸羽著《茶經(jīng)》,宋代進入茶文化的鼎盛時期。到了21世紀茶葉與咖啡、可可三足鼎立成為風靡全球的無酒精飲之一。茶起源于中國,現(xiàn)在的鐵觀音、大紅袍、普洱茶等已盛名在外,也是我們國民所引以為傲的。茶已成為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飲品,在古代,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貧民百姓無不對茶津津樂道;在當代,茶也是尋常百姓家常見的飲品。可以說,茶現(xiàn)在已不再簡單的只是用來當作解渴的飲品,更多體現(xiàn)的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
1.2茶館文化
茶館是社會文化的縮影,在歷史上,茶館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fā)展浪潮中,茶館并沒有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而消亡,相反卻在不斷壯大中。我國的茶館文化雛形起源于唐朝,在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記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飲之”。這就是最早的茶館雛形的記述。明清時期,我國茶館文化進一步得到了發(fā)揚光大,在明清小說中常見各種對茶樓、茶肆的描寫,很多故事情節(jié)也都發(fā)生在茶館之中。近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老舍先生筆下的《茶館》,拜讀過這篇文學作品的,對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都有一定的了解。現(xiàn)代,在解放初期,受經(jīng)濟條件影響,最常見的飲茶場所就是熱鬧街區(qū)的交叉路口,擺放一口冒著熱氣的大鍋爐,幾張桌子幾條板凳。而現(xiàn)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茶室裝修風格多異、高端大氣上檔次,茶文化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茶館不再僅僅是人們閑余聊天休息場所,還逐漸演變成融商務洽談,棋牌休閑于一體的場所。也就是說飲茶、切磋才藝、閑談、棋牌、工作等,不論是休閑還是正規(guī)的活動都可以在茶館里進行。這點上當代茶館比原先茶館的功能更加豐富,更能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也成為了人們長去之地。但有點我們要明白,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茶館的環(huán)境氛圍也變得極為挑剔,簡單的桌子、凳子、服務員已不能滿足他們對藝術的追求,茶館內的裝潢風格、燈光、布局、氣氛等已成了他們選擇茶館的重要條件。人們精神層面不斷的提升,使不同風格、主題的茶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從小小的茶館變遷中可以折射出我們當代人生活水平的真實面貌。
2中國茶文化元素符號
中國茶文化元素沒有固定的概念,從某種角度而言更像是一種傳承下來的精神和意蘊。具體而言,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茶文化逐漸演變成了一種以茶為依托的儒雅、淡然的生活態(tài)度,而這種生活態(tài)度反映在當代設計工作者眼中,是和某些傳統(tǒng)符號相關聯(lián)的。這些傳統(tǒng)符號就構成了設計層面的中國茶文化元素。一提到茶,首先想到的是紫砂。所以紫砂產品和紫砂壺是中國茶文化元素的首要設計符號。其次,竹子、青磚、古木、古琴、根雕、書畫、古玩、篆刻等都與茶息息相關,無論是在古詩詞還是水墨畫作品中,茶往往離不開這些元素的襯托。所以,在設計工作者眼中,茶文化元素從物質層面講就是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古典意味的元素。這些元素代表的是一種優(yōu)雅的藝術情操、一種意境、一種精神。那么這些元素如何與茶息息相關的呢,又是如何給人形成一種固定印象的呢。作為泡茶、煮茶常用器具的紫砂就不用詮釋了。下面先談竹,在我國的古詩詞中,竹和茶經(jīng)常交映出現(xiàn),比如唐朝詩人司空圖所寫的詩句:“中宵茶鼎沸時驚,正是寒窗竹雪明。”將茶、竹、雪三元素蘊藏于詩中,勾勒出了一副絕美的畫面。至于畫,優(yōu)秀“茶畫”作品更是繁多,“茶畫”甚至演變成為我國傳統(tǒng)中國畫中的重要分支,眾所周知的《烹茶仕女圖》、《事茗圖》等,都是茶與畫相結合的最優(yōu)秀代表。根雕與茶最常見的結合,就是茶臺和茶幾的應用,在傳統(tǒng)意義上,文人的茶臺和茶幾往往傾向于采用一整塊的根雕作為飲茶所用的茶臺,根雕的造型與材質往往也彰顯了飲茶人的品味與氣質。古琴在茶文化元素中,常作為背景音樂出現(xiàn),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飲茶、吟詩、聽曲、彈琴是融為一體的,是高雅、恬淡的象征。篆刻與茶的相融,更多體現(xiàn)在茶具上,無論是茶碗、茶杯,亦或是茶壺、茶盤,篆刻無處不在,尤其是運用在紫砂壺上的篆刻裝飾,更是集詩詞、歌賦、圖案、文學于一身,體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總而言之,古琴在耳,憑窗而坐,品一杯香茗,竹風破窗而入,鋪下宣紙,畫一幅畫作,實在是愜意、悠哉。
3中國茶文化元素在茶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3.1材質:木質文化元素符號的應用
古木、樹根、竹子、藤椅、陶瓷、紫砂壺等一旦在一個空間中同時存在幾種就能渲染出一個悠閑典雅娛樂氛圍。反復使用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材質,一定有其過人之處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古典建筑的鮮明的標志。就如同我們現(xiàn)在一提到現(xiàn)代建筑腦中浮現(xiàn)的就是鋼筋混泥土,冰冷淡漠。但是如在現(xiàn)代建筑中融入天然質樸、暖色調的茶文化元素,就會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讓久居喧囂浮躁的都市人民感覺到仿佛來到世外桃源,能夠在鬧事中尋求片刻寧靜,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美好。使茶文化元素的特性能夠得到充分展示,修身養(yǎng)性的功能也會得到更好的傳播。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樹木是構成建筑的主要材質,樹木材質輕、易雕刻、色彩美麗、尤其是天然的無需雕琢的自然紋理、溫暖的色調是其它的材料無可比擬的。如我們從眾多的古裝影視劇中所看到的古代的精美的窗花、房梁、屋檐、首飾盒、中式家具等裝飾品都是由木質材料制作,手感舒適、色澤艷麗。一花一木一草皆有情,每個生物都有其生命力、將這些元素運用到現(xiàn)代建筑的平面設計中,立刻使鋼筋混泥土所帶來的冰冷淡漠的感覺消退,增添大自然柔和的氣息,增添人情味和生活情調。相比于現(xiàn)在用大理石鋪墊堆砌的和用人造石制作的虛假景物的歐美建筑,更體現(xiàn)出休閑的氣質和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人們帶去視覺和觸覺的雙重感,這也是其他材質無可替代的。
3.2擺設布局:傳統(tǒng)文化風格的庭院擺設
氣派的歐美建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浮雕壁掛、散發(fā)高貴氣質的吊燈、純粹裝飾性的壁畫、華麗的沙發(fā),散發(fā)的信息就是高貴的美,讓人不敢靠近。這也是人們裝潢的主要風格,但隨著人們對精神層面追求的逐步提高,越來越注重室內的裝飾風格。且更側重于軟裝以及后期的根據(jù)自我興趣愛好的自主配飾,即對家居用品在空間中的布局、規(guī)劃,這就是所謂的陳設藝術,從室內陳設風格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對強化室內風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這些元素本身的風格特征就足夠吸引人,且這些元素存在的范圍廣,如最具文化氣質的古董、字畫在家居裝飾中能營造出深厚的文化品位,繡制品、剪紙也深藏著美好的中國傳統(tǒng)的祝福文化,傳遞溫暖。中國茶文化在茶樓中的運用非常典型,裝潢風格可沿用明清風格,青磚紅瓦、精雕細刻、前有小橋流水、后有閑庭信步、古色古香好不清新雅致,而室內選擇的裝飾品具有民族特色、帶有深厚文化底蘊。在空曠的庭院和茶館的二樓可以栽種一些竹子穿插其中,使人有種置身園林中的即視感,靜謐和懷舊。而茶室內的桌子板凳可采用不同品種的木質材料與墻壁四周的字畫相映成趣,木質書架上擺放的古玩古書,再加上屏風帷幔等唯美氣質裝飾品的應用,能充分展現(xiàn)出中國茶文化永恒的美感。
3.3空間層次:二次空間的創(chuàng)作應用
為了設計出豐富的空間層次感以創(chuàng)造出二次空間是現(xiàn)在設計師設計時的首選方法,將這個方法運用到茶樓的設計中,可運用中國茶文化元素如青磚進行分隔,也可用傳統(tǒng)的屏風、竹子等元素進行象征性分隔,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和靜謐的氛圍。也可在墻壁上雕刻相應的場景和雕塑,讓人們有置身其景中的感覺,享受情景所傳達的怡然自得的意境,感受茶文化所帶來的魅力。
3.4氛圍意境:茶文化元素的點綴
設計茶樓時,營造氛圍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中國茶文化元素可以在這里得到很好的運用。為了營造優(yōu)雅典致的氛圍,可全部采用紅木材質,比如紅木桌、紅木椅等;為了營造懷舊的氛圍,可采用古色古香的茶幾、懸掛各種字體的詩詞對聯(lián)等,還可將代表古典氣息的古玩、畫作等作為裝飾品運用現(xiàn)代手法布置到這個空間里,這樣可以使文化氣息迎面撲來。再加上紫砂壺、盆栽、香爐、首飾盒、中式家具、陶藝、根雕等小飾品的點綴更增添了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這些傳統(tǒng)的裝飾點綴使得整個設計在達到了更加也一個傳統(tǒng)的意境,讓人感覺置身茶文化之中。還可以演奏一些帶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如古箏、二胡、琵琶等彈奏的曲目,這些種類的曲目會更好的為整個設計營造一個獨特的情景。并且通過設立皮影戲、京劇等一些傳統(tǒng)項目供人們觀賞,在這些情景之中品茗才能真正感悟中華傳統(tǒng)茶文化的魅力。
4總結
從古至今,茶樓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中國古文化的一種象征,不論是傳統(tǒng)茶樓還是當代的茶樓,在設計中都會受茶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從茶館文化角度分析了解茶文化元素和茶樓設計的關聯(lián)之處,最后再將茶文化因素切入到茶館的平面設計中,主要分析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民族子孫同時也是室內設計師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傳承研究中國茶文化,使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茶文化在建筑的設計上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讓國外友人也能充分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獨特的魅力,使中國茶文化走向國際。
參考文獻
[1]李偉熊,雨簫.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條件下的茶鄉(xiāng)茶文化保護研究———以川西茶區(qū)成佳鎮(zhèn)茶鄉(xiāng)規(guī)劃為例[J].西部人居環(huán)境學刊,2014.92-97
[2]張明.感受高雅與世俗之美———“茶和天下”中國古代茶具展掠影[J].收藏家,2014(24):20-24
[3]吳錦平.淺談茶具的創(chuàng)新及其文化內涵[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4(8):19-19
[4]呂東亮.宋代墓葬壁畫與茶文化[J].黑龍江史志,2014(15):60
作者:黃宗杰 單位: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