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區(qū)域的圖形指示設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問題的分析
無聲的圖形信息包括:可視化警告、符號系統(tǒng)、標記、圖形指示、圖標、標志、圖表等。圖畫信息、圖形標記在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它們存在的意義受以下幾方面因素制約:
(1)在傳統(tǒng)文化日漸衰落,而視覺文化則興旺發(fā)達的今天,由于信息超載,更準確一點地說,由于文字過載人們注意力的范圍正在崩潰。讀書看報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自行的編輯、瀏覽、掃讀。受于傳統(tǒng)閱讀方式的限制,人們似乎對圖形化的信息語言產(chǎn)生了閱讀興趣,因此生活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圖形化語言標記。
(2)都市化、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在生活、工作、人際等各個方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人們試圖尋找能夠簡化生活的種種方法,而既感性又賦有理性色彩的圖形語言,能夠迅速在大千世界中能速喚起人們的各種情感。它給人們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生活質(zhì)量,因此人們越加的依賴于圖形語言的設計。
(3)低文化人群在社會中亦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群體。兒童、老年人對文字信息的識別效率以及識別速度比不上年輕人,而社會是一個任憑年輕人打拼的世界,社會由他們而來,為他們而服務。那么,如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接受同等的信息量,而又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就只有圖形語言可以實現(xiàn)了。圖形語言種類豐富,經(jīng)過系統(tǒng)地調(diào)研分析得知,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設計確實在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適用領域越來越廣,越來越能夠為更多的大眾所接受,其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豐富。豐富著我們的生活,促進著人類的文明。因此本文重點對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設計做出進一步的現(xiàn)狀分析。
2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設計的現(xiàn)狀研究
2.1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設計的存在形式分析,以及它以何種形式代替了哪部分文字語言
(1)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語言代替部分文字已是不爭的事實。圖形與文字同樣歸為語言門類,所以二者必定會要符合語言的基本規(guī)則。如今,圖形代替文字,如果其存在是合理的,那么它必定要符合文字語言的基本規(guī)則。由于文字語言有基本句型、詞性等之分,那么圖形語言也潛在的遵循著這個規(guī)律。
(2)既然得知名詞、動詞性質(zhì)的圖形語言在公共場所的圖形指示設計中占有的比例最大,使用率最高,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相當大的便利。那么,如何使得這兩類的圖形語言在形式表現(xiàn)上更簡化、更統(tǒng)一、更便于識別和記憶,與此同時,在傳達信息上更準確無誤、快捷即是我們在今后值得關注和進行研究的新問題。
2.2對動詞、名詞性質(zhì)的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語言其形式表現(xiàn)的現(xiàn)狀分析(從文字、圖形、色彩三個角度分類進行)
(1)動詞性質(zhì)的圖形指示語言。
1)文字:在分析了大量的實例之后,我發(fā)現(xiàn)在動詞性質(zhì)的圖形指示語言中,文字的使用并不是常見的。從設計的角度上,歸納總結(jié)其原因我認為,文字的較少使用,正是由于其文字內(nèi)容被圖形所代替的原因。此時文字就沒有必要重復出現(xiàn),混亂人的視覺了。試想,在公共衛(wèi)生間的男女標識中,如在現(xiàn)有的男女圖形上標有“男”、“女”字樣,那么,不但圖形語言與文字語言的重復,從視覺上講圖形還會淡化文字的視覺效果,因為人們對圖形的敏感度遠遠大于了文字的效果。
2)圖形:(從物品使用說明書和公共場所中圖形指示語言兩大類進行分析)首先,對于物品使用說明書而言,其整體圖形運用簡練、概括,甚至多使用具象圖案,而較少使用抽象符號、抽象圖形。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由于生活中的說明書成千上萬,幾乎每一種商品都應有各自的說明書,那么,每一種說明書所描述的商品又是各不相同的。幾何化、抽象化的圖形只能同化人們的視覺,而說明書是個尋求個性化的設計,他只是想更快的給人們帶來方便,因此,說明書以簡練的線條語言、圖形語言,豐富地表達著物品使用方法。其次,對于公共場所圖形指示語言而言,其圖形的運用是多以幾何圖形、抽象符號為主的。它甚至以簡明的色塊,并適當配合精煉的線條,偶爾巧妙運用正負形的表現(xiàn)手法來展現(xiàn)某一事物或行為。較“說明書”的圖形語言更為概括和直接。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圖形運用有助于人們的記憶和遠距離辨識。公共場所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它是絕對有別于一方說明書的。從公共場所的性質(zhì)來看,其圖形指示語言就是為了簡化場所的復雜度而設計的,讓人們一眼看到、馬上辨別。對于標識來說,亦是如此,只有運用簡練的色塊、簡潔的幾何形體,才能加強人們處于遠距離時對標識的辨別力度。
3)色彩:公共場所圖形指示語言的色彩以黑、白、紅、藍、綠、黃為主。從設計的角度來講,黑白對比色的使用最為常見,因為色彩上的鮮明對比,可以加強其辨別的力度,在公共場所中提高識別效率。看到紅色圓圈劃一斜杠的標識,一定是警示標,人們看到這一類標識時,自然會警惕起來。紅綠燈之間的過度燈顏色為黃色,看到黃色燈,人們自然會放慢腳步,小心謹慎環(huán)顧四周的車輛,與紅色、黑白對比色相比,黃色稍顯柔和,于是帶給人一種穩(wěn)定、祥和的心里暗示,于是,人們就會在這種柔和的心里暗示下放慢腳步,小心行駛。藍、綠兩色也是在各自的色彩特點下適當?shù)倪\用在公共標識中。
(2)名詞性質(zhì)的圖形語言。
1)文字:在名詞性質(zhì)的圖形語言中,文字的使用也不是經(jīng)常的。但有一種情況非常特殊,一定會用到文字。那就是文字的添加用來區(qū)分相似或相同圖形所要表達的不同含義。公用電話與電話傳真所使用的圖形是完全一樣的,區(qū)分二者僅僅用一個英文單詞而已;再如計程車與停車位的例子,雖說汽車的圖形造型稍有不同,但如沒有文字的區(qū)分,面對這兩個汽車標識,我們可能就是不知所云。因此,必要的文字說明區(qū)分開了兩個容易產(chǎn)生歧義的圖形。再看“SOS”求救標識,如果沒有文字的參與,這兩種求救方式就完完全全的改變了性質(zhì),但加上文字之后圖形就是為文字服務的,它變成了文字的輔助信息添加??梢姶藭r的文字的魅力之大,功能之強。
2)圖形:名詞性質(zhì)的圖形語言是多用來表示某一地點的設計,這類標識的圖形設計風格與動詞公共信息標志圖形運用風格基本類似、不相上下,依然是使用幾何圖形、抽象符號、簡明色塊為主的設計。因而在此不多加討論。
3)色彩:名詞性質(zhì)的圖形語言在色彩上的選用與動詞性質(zhì)的圖形基本一致,仍然以黑、白、紅、藍、綠、黃為主。其目的和意義依舊,因此不過多分析。
3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其實,形容詞、副詞性質(zhì)的公共場所圖形語言在生活中也有存在,但卻占有極小比例?;谫Y料收集不全等原因,本文沒有對此做更多研究,我將會在今后的學習中做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事實上,各國之間,無字圖示交流系統(tǒng)的真正差異并不在于國際化的符號和全球化的商標進程的不同,而是在于不同的宗教、當?shù)匚幕蛡€人文化水平下對其應用程度的不同所致。那么,如何規(guī)范、統(tǒng)一各國的圖示交流系統(tǒng),進行全球化的交流,是我們將要面對、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作者:劉洋沈宏單位: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