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環境下學生思政理論學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是該校2012級建筑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等三個學院共243名學生。調查方式采取問卷調查、訪談和網絡學習記錄查閱分析等方式。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217人,隨機訪談26人,查閱網絡學習記錄86份。本次調查發放問卷217份,收回有效問卷215份,有效回收率99%。調查問卷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絡學習平臺使用情況、自主學習能力及效果以及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建議3方面,共40個問題。調查采取定量研究法,采用Excel辦公軟件和人工核查進行數據統計,結果用百分比表示。
2.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利用情況
調查指標分為:學習興趣、學習時間(學期)、學習作用、學習效果、教師互動、學習氛圍等六個部分。學習興趣的標準為感興趣和不感興趣,感興趣的181人,不感興趣的34人;學習時間的標準為20小時及以上、25小時,其中20小時及以上有195人,25小時的20人;學習作用的標準為有幫助、幫助不大、沒有幫助等三方面,有幫助的151人,幫助不大的56人,沒有幫助的8人;學習效果標準分為可評估和不能評估,可評估的29人,不能評估的186人;教師互動標準分為能互動、不能互動,能互動17人,不能互動198人;學習氛圍的標準為濃厚和沒有氛圍,濃厚的有73人,沒有氛圍的有142人。分析上述數據,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接受和認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絡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每學期的課時量能達到學校要求,90.7%的學生每學期網絡自主學習時間在20小時以上,22%左右的學生達到了25小時。在學習作用方面,70%左右的學生認為網絡自主學習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有幫助,26%的學生認為幫助不大,另有4%左右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學習效果上,86.5%的學生認為不能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原因是網上資源多,不知如何選擇。在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方面,92%的學生認為不能與教師互動,遇上問題一時無法解決,打擊了積極性。學習氛圍不夠,66%的學生認為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調查中我們發現調閱的86份思想政治理論網絡自主學習記錄顯示,學生主要關注過關考試和娛樂性強的內容,很少主動關注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要求相關的內容,說明學生學習動機單一、興趣單調淺顯。在與學生進行隨機訪談時,26名受訪學生中,23名學生對我們的分析表示認可,很明顯這與思想政治理論網絡自主學習的目的有很大的差距。
3.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情況調查指標
為學習計劃與安排、網絡材料選擇、學習方法選擇、學習目的、學結和評價、知識運用、解決問題等六個部分。學習計劃與安排分為總是、有時、很少三個標準,“總是”13人,“有時”65人,“很少”137人;網絡材料選擇標準為會與不會,會的有62人,不會的有153人;學習方法選擇標準為能與不能,能有109人,不能有106人;學習目的標準分為為了學習和完成任務,為了學習的有103人,完成任務的有112人;學結和評價標準分為會與不會,會的有13人,不會的有202人;知識運用分能與不能兩個標準,能的有28人,不能的有187人;解決問題標準分為求助和無所謂,求助的人7人,無所謂的有208人。根據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只有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自主學習有計劃和有安排,71%的學生不會選擇適合自己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絡材料,49%的學生覺得不能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選擇學習目的是“完成任務”的有52%的學生,能不時總結和評價自己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絡自主學習情況的學生只有6%,在知識運用方面,有87%的學生表示不能經常將網上學到的知識加以正確的運用。當在網絡自主學習遇到困難時,只有3%的學生希望能得到同學或教師的幫助。
4.學生的建議與期望調查問卷
最后要求學生就思想政治理論網絡自主學習提出建議和意見。學生提到最多的是希望自主學習能得到教師的指導,特別是能與教師進行網上在線交流,希望教師幫助制訂學習計劃和選擇學習內容以及傳授學習方法。有部分學生認為對網絡平臺應加大監督力度,教師應正確引導,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教師應對學生在網絡教室的學習給予監督,逐步達到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還有學生建議應進行科學合理評估。大多數學生希望加強網絡硬件和軟件建設,提及較多的是:增加網絡教室、根據年級和學期制定合理的網絡自主學習時間,及時更新思想政治理論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資源。
二、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自主學習建議
學習活動既受學生自身因素作用,又受教師等外在因素作用,還會受教學管理、學習任務等多種因素作用,只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學習活動才能協調、高效、合理。思想政治理論自主學習既受外部環境制約,又受學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因素影響。如何克服和化解這種制約和影響,筆者認為首先應解決好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強和自主學習能力弱等問題,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著手。
(一)優化自主學習網絡平臺,增強學習趣味性。應用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后,網絡自主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延伸。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對網絡游戲很感興趣,對思想政治理論網絡自主學習缺乏濃厚的氛圍,原因是:學習目標不明確,覺得學習這些知識無用,學習枯燥無趣;校園文化活動缺乏,生活太單調;在虛擬游戲里可以滿足自己,找到成就感。學校的網絡平臺由于缺乏監控和管理,自制力差的學生,很可能會發生學習和玩游戲本末倒置現象,達不到自主學習應有的效果。為此,我們有必要對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優化,緊跟時代潮流和抓青年人的特點,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情景,盡量用游戲語言來描述平臺,從而激發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強化網絡管理與監督,發揮好教師指導作用。談到“自主學習”,往往會產生認知上的誤區,認為自主學習是沒有教師參與其中的學習,是自主學習者自己的事,這種認知的結果必然會使學生容易產生自由散漫的學風,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學生就會出現學習行為偏差。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和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要做的是: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動機;二是參與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和目標,傳授學習策略;三是采取現場指導,查看學生上機記錄,布置和批改網絡作業;四是利用網絡記錄,跟蹤學習全過程,及時提出警示。需要注意的是,檢查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要查看上網學習時間,還要看上網學習進度和程度。每學期定期對學生進行檢查與考核,結果要計入平時成績,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
(三)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確實轉變教師角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網絡平臺的設計和使用效果,因此,要加強對思想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提升他們的應用能力。培訓內容涉及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制作、網絡教學新模式和方法、網絡教學管理及評價。學校層面應多為教師提供外出交流與進修學習的機會,走出去,吸收和借鑒好的做法和經驗。轉變教師角色是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協調者和組織者,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指導、計劃、組織、協調等一系列舉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獲取有效信息和知識的能力。
(四)學校搭臺,多方聯動,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自主學習氛圍。學校在整合學習資源上應發揮組織和協調作用,各二級學院應加強合作,充分利用信息中心和實訓中心的教學資源,達到使用效率最大化。在軟件建設上,利用已有的公共必修課網絡平臺,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點,開發建筑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濟管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學前教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等課程教學資源。另外,開發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本以外的多媒體課件,如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解釋社會現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生態文明教育、大學生應具備的思想政治理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當代文化等,并將這些課件放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網絡平臺上,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切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
作者:劉東橋黃先梅單位:九江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