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環境下校對工作者的語言文字素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校對客體的變化引發校對的對象、重心、校對人員的修改權限及責任以及校對方式等都有了較大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校對工作也相應地由以“校異同”為主轉向以“校是非”為主。在原稿相對缺失的網絡環境下,校對工作者更加要調動知識儲備和自己的語言文字基本功,對所校對稿件進行是非識別和正誤判斷。目前,根據校對客體的情況,校對工作者所采用的校對方法主要是通讀法。通過對所校對稿件的通讀,發現并改正其中的語言文字和其他類型的差錯。其實,中國古代校讎史的專家一直都非常重視語言文字知識的積累:“校讎主要是糾正書面語言的錯誤,所以成就突出者,大抵得力于語言學知識的豐富精深。”沒有一定的語言文字基本功,沒有豐富的知識本職責之一就是“發現并改正違反語言文字、標點符號、數字、量和單位等使用的國家規范標準的錯誤”。出版漸趨網絡化的形勢下,校對工作的難度更大,校對工作者的擔子更重。這也對校對工作者在語言文字方面的素養提出更高要求。校對工作者的語言文字素養應當至少包括語言文字規范使用意識、語言文字敏銳感知能力、語言文字高超修改能力、語言文字準確表達能力和語言文字出錯規律歸納掌握能力。文字的校對是校對工作的首要任務,而校正文字差錯,必須以國家公布的規范漢字為基本依據,并以此發現和改正所校對稿件出現的語言文字錯誤;因此,在掌握語言文字規范方面,校對工作者理應具備相對優勢。而靠對語言文字的“專家式的直覺”敏感迅速判斷出書稿表達的恰當與否,在既要保證質量又要考慮進度的情況下,這種基于高素質的語言直覺“語感”對于校對工作意義重大。網絡環境下校對工作者的“校是非”職責使得校對工作趨近于編輯,要對書稿的語言文字表達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刪削修改使作者正確的意思和語氣得以保留,表達中的毛病得到糾正,使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比原來更明確更突出。這就對校對工作者的語言文字修改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要能夠刪繁就簡,要能夠畫龍點睛。對校對工作者而言,準確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一方面要求多識字,增加識字的數量,提高識字的質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豐富詞匯、準確表達;另一方面要求在修改別人的書稿作品和自己撰寫作品時,能夠錦上添花、駕輕就熟。校對工作者在修改別人的作品時,實際上是根據作者的意思運用文字表達手段對作品進行修正、補充、調整和完善;既要熟悉圖書所涉及的領域,又要對作者意圖和書稿結構準確理解,在某種程度上它比自己創作更難。校對是以獵錯為手段、以滅錯為目的的職業。無論是古代校讎學還是現代校對學,都把書面材料文字出錯的規律作為重要研究課題;因此,校對工作者還要認真研究、總結文字出錯的內在規律,增強辨識文字錯誤的能力。
2校對工作者語言文字素養的培養
在網絡環境原稿相對缺少的情況下,校對工作者的語言文字素養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該如何培養、提高、鞏固這些語言文字素養呢?基礎在于多讀書,學習和了解漢語言文字學、訓詁學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現代漢語知識等都是必要的,關鍵在于工作實踐中所學知識的運用并不斷總結提高。校對工作者語言文字素養的培養在于平時的點滴積累。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多讀書、讀好書,在不斷學習中了解各方面知識,開闊視野、積累經驗,爭取做“雜家”,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知識面,并能在實際工作中自如運用,堵住差錯,爭取做到“善疑、勤查、多思、慎改”。作為專門與語言文字打交道的職業人員,校對工作者在校對文稿時,一定會涉及一些古代漢語基本知識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了解掌握諸如漢語音韻學、詞匯學、訓詁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是提高語言文字素養的專業基礎。要學習漢語的“六書造字法”,了解漢字象形描摹、規定標志、成字加非字、成字加成字、成字變異等基本的構字方式,能從文化的視角明白漢字的造字理據等。要學習和了解古代漢語語音變化常識,有助于把握詞語的節律韻腳,以此處理古典詩詞校對中平仄押韻等問題。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現代漢語基礎知識是做好校對工作的必然要求。漢語的語音知識可以幫助準確讀音;漢語詞匯知識有助于確切的詞語選擇,增加詞語的色彩;繁簡字、異體字等現代漢語文字知識可以幫助正確區分通用字、規范字等,避免錯別字、不規范文字的出現;語法知識可以幫助辨明句意、厘清句段層次和判斷表達的正誤,有助于將層次結構混亂、表意不清楚的語句加工修改好;忽視標點符號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導致文章層次不清、邏輯混亂、表意不準確;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修辭知識有助于協調句式、修飾文辭,使之準確生動、勻稱齊整并富于變化,讀者也可以充分體會到漢語韻律節奏的樂感和遣詞造句營造意境的美感。積累,是難以勝任校對工作的。因此,在網絡環境下的校對工作就更加要求校對人員要認真辨別訛誤并質疑,更加要求校對人員要具備語言文字優勢。語言文字優勢,就是要求校對工作者奠定語言文字應用基本功,練就對于語言文字錯誤的特殊敏感性和對于語言文字使用正誤所具有的準確判斷力。只有這樣,校對才能實現“對編輯工作的補充和完善”的使命,才能在網絡環境下更好地發揮校對的功能、實現校對工作者的價值。
作者:張靖華單位:北京青年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