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態文明的歷史唯物主義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和獲得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歷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從馬克思這句話可以看出自然界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的衣食來源。恩格斯贊同馬克思的觀點,同樣強調指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自然界為人類社會提供給了生存的環境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不能離開自然界,必須依靠自然界去生活,如果離開了自然界,人類將面臨災難性的后果,“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類在破壞自然界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損害自身的發展,損害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環境。自然界不僅對人類的物質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對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自在自然為人們提供藝術的對象,構成人的意識的一部分,人們受自然界里事物的啟發,創造了豐富的藝術作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統一性
“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植物是一樣的,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的欲望的對象是作為不依賴于他的對象而存在于他之外。”就是人類通過自己的能動活動改造自然界,又能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支配自然界;但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按照客觀事物自身的運行規律辦事情,這樣才能促進事物朝著積極有利的方向變化和發展;中國古代樸素的自然觀講究天人合一,對自然界賜予人類生命的感恩和敬畏,就包含著與自然和諧的思想。人們在與自然的物質交換過程中,如果忽視了自然界運行的客觀規律,在破壞自然環境的同時也阻礙了了人類社會發展。人自身的活動不斷地改變影響著自然環境,同時,人們的生存發展活動也不斷受到改變著的自然環境的影響。馬克思把自然界(包括人類)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各種事物的運行都具有自身特有的規律并且都處于同一的鏈條發展中,人類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要成為自然界和諧發展的合作者。發展不能損害生態系統的平衡為代價,生態系統的良好運行促進了人類自身的發展。
(三)實踐實現人與自然內在統一的基礎
歷史唯物主義強調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形成的自然界才具有社會屬性,社會實踐在改造自在自然的過程中滲透了自身的社會屬性,從而推動向人化自然的轉化。“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作為有用的勞動,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實踐具有三種形式,其中生產實踐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的物質交換提供的能動的平臺。實踐,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形式,只有通過實踐,人才能把自在自然變為自身活動的對象;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通過實踐形成的,通過實踐,人類與自然界完成了物質交換的關系。因此,在人類社會能動的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中,人類要有規律能動性的規劃自己的生產行為,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完成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物質能量交換,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的關鍵。現在實踐依然是人與自然、社會之間聯系的橋梁,環境對人類的制約性和人類對自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都是通過實踐來實現的。
二、人與自然的統一以及人類本身的解放
生態文明反應了人們通過自身活動,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進入一個和諧的狀態,生態文明的最根本的本質強調在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社會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隘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這是馬克思基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這一核心因素,總結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考察資本主義社會取得偉大成就和不足,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形態的合理展望。馬克思肯定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推動作用,從人類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狀況導致對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到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提出要征服自然界,帶來的對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以及將來建立在物質豐富和生產高度的發達基礎上的共產主義社會對人與自然和諧狀態重新回歸做出了科學的評價和預測。在共產主義社會,由于科學技術和物質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對自然界的依賴關系極大減少,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謀取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處,從而大大減少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對立發展的狀態。共產主義社會與自然之間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這種和諧狀態是建立在以合乎自然規律的方式對自然界進行改造和利用,把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相同聯系的基礎上。在共產主義社會,物質生產資料將根據人的需求進行分配和使用,人類獲得全面發展和個體自由。以物質利益為目標的生產將不復存在,人類以合乎自然的發展規律方式來改造和利用自然,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態運行機制。恩格斯明確指出,只有在這樣的社會和生活狀態下,人類才能夠“談到那種同已被認識的自然規律和諧一致的生活”。
作者:邱啟光單位:云南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