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院校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來自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北生態學院)是一所生態特色的知名高校。在校園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建立了以培養生態型人才為中心,全面發揮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引領職能的綜合系統工程。
1.具有生態基礎的生態園,校區環境生態美湖北生態學院是一所有著六十年歷史的學校,在新景觀建設上,以美觀實用、可持續為原則,注重對傳統的傳承與發展。校園環山而建,山上綠植茂盛,四季常青,其間不乏珍稀樹種作為教學使用,林間建有梯臺石凳,提供課余時的休息場所。校園主干道兩旁香樟冷翠,參天蔽日,營造出安靜濃郁的學術氛圍,再綴以竹和梅花,寓虛心高潔之意。教學區的小廣場上,以樸樹、桂樹、楓樹為主,各類灌木在綠草地上錯落而植,布局簡潔又不乏變化。教學區開闊明亮,宿舍區綠蔭掩映,大面積生動生態的綠色景觀,不僅有利于調節局部小氣候,更使空氣質量、室內空氣質量、衛生環境質量、噪聲達標區覆蓋率、室內聲環境有了大幅度提升,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舒適的工作、學習場所。
2.具有生態氛圍的生態園,辦學理念重生態作為生態類高校,湖北生態學院秉承“心修自然,強技養德”之校訓,堅持走以生為本,以教學為中心,以林業行業為特色,各學科蓬勃發展的辦學之路,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教學管理體系。根據現階段發展實際,學院創建了以教務處、督導處、公共課部等職能部門為主體,各二級學院配合的教育教學平臺,開設生態類主修、選修課程,邀請專家開展主題講座,培養學生的生態價值觀,普及生態建設知識,強化生態責任意識,提高生態文明踐行能力。此外,學院要求相關學科教師積極開展參與各類生態學術活動,鼓勵非生態類專業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修學習,自我提升。由此至上到下,覆蓋學校每個層面,做到全校聯動、人人參與。近年來,以綠色環保、生態校園的主體活動成為社團活動的主流。校團委成立校園環保協會,并聯合二級學院開展了一系列如“紀念愛鳥周”、“以瓶換花”、“我的美麗校園攝影大賽”、“生態景觀設計大賽”、“生態校園導游大賽”、“無長明燈、無長流水、無長插電”低碳環保簽名等活動,宣傳帶動全校師生身體力行,加入到生態環保行列中。同時也鼓勵支持學生走出校園,開展舊電池、舊書籍等物品回收交換活動,制作環保工藝品在廣場與市區展出,傳播綠色環保知識,以實際行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此外學校還組建了服務小組,由專家型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生態園林設計方案、整理病蟲害防治材料,帶領學生在林場、苗木站進行現場講解與指導,在傳授林農苗木與盆景種植技術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具有生態效益的生態園,科研方向在生態湖北生態學院在建設生態文明校園的過程中,密切結合武漢城市圈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湖北長江經濟帶和武漢國家現代林業示范區建設的實際,開展與湖北生態建設和林業行業發展相關的應用性課題研究,與企業與研究機構的廣泛合作,充分發揮科研人才優勢,積極推動推廣推動技術創新:“鄂北低山丘陵地區核桃優良品種的篩選及其豐產栽培技術”和“鄂西南山區林下黃連種植模式優化及栽培技術集成研究”經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學校組織專家赴神農架、谷城、保康等地的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工作,獨立或參與完成了如“神農架大九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報告”、“湖北谷城南河自然保護區科考報告”和“湖北保康五道峽自然保護區”的科考報告,為“神農架大九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建設和“南河自然保護區”、“五道峽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提供了科學依據。
4、具有生態衍射效應的生態園,服務生態公益建設首先,學生在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互動過程中,體會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樹立了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培養了吃苦耐勞用于創新的精神;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完善了知識儲備,認識了學以致用的價值,從而自覺主動地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提升自身服務實踐能力。學生在畢業后,立足行業,服務產業,服務生態公益建設,服務生態經濟建設,畢業生以兩圈一帶為中心服務全國。大多數學生在活動中與企業單位達成就業協議,初次就業率93%以上。其次,大力開展對外技術服務活動的過程中加強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建立起集科學研究、推廣轉化、生產開發于一體的院級科研服務機構,推動了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截止目前,學校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臺灣中州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校)合作共建專業及實訓室;與浙江遠洲集團、武漢凱迪控股集團、武漢長綠園林、湖北康欣科技集團等200多家大型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與多個縣、市政府合作開發項目,促進了地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持。
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將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高校生態文明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今后的發展中,高校應進一步豐富教育理念,加快技術的研發和利用,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帶動與輻射效應,為實現黨的十八報告中提出的“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而奮斗。
作者:付妮單位: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