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空氣污染對身體危害與防范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劉曉莉作者單位:佛山市南海區環境科學研究所
1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住條件也有了較大改善,人們對居室、辦公等室內環境越來越講究。采用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的建筑、裝飾材料對室內進行大規模的裝潢裝飾,給室內空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正視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現狀,改善和保證室內環境空氣質量,切不容緩。
2室內空氣污染來源
2.1裝飾材料
室內裝飾材料種類繁多,包括人造板材、家具、天然石材,等等。裝潢裝飾過程,因采用大量的裝飾材料、配飾,導致室內空氣環境嚴重污染。孫巧明[1]對100戶裝修后的家庭室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裝修后第7~30d是污染最嚴重時期,甲醛超標率達58.6%,平均值超過標準10.1倍,最大值超標達39.2倍;苯、甲苯、二甲苯、氨平均值超標準2.0、11.9、3.85和1.45倍,裝修后第31~60d平均超標分別為1.7、1.09、1.55、1.35和0.95倍,甲醛最大值仍超過標準11.0倍。
2.2建筑材料
建筑物在建筑施工過程使用的一些建筑材料本身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這些元素在衰變過程中會產生放射性污染,主要是氡污染。天然石材、水泥、磚、沙石、石灰、土壤等建筑材料均會釋放氡。國內常用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含量見表1[2]。
從表1可以看出,在列出的幾種常用建筑材料中,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還是較高的。無論是建筑過程還是室內裝飾過程,大量使用天然石材,會造成室內放射性污染。另外,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也會造成氨污染,主要原因是因混凝土外加劑含胺基化合物如尿素等與混凝土中的水分發生水解反應而產生氨,從墻體隙縫中緩慢釋放到室內空氣中。
2.3烹調油煙
烹調的煎、炒、炸等過程,因食用油被加熱到較高的溫度,食用油和被烹飪的食物會相互發生各式的反應,隨熱氣揮發出來,從而形成烹調油煙。
2.4香煙煙霧
香煙燃燒過程產生的煙霧,大部分是由不完全燃燒產生的,這其中包含著復雜的高溫分解反應與揮發、蒸餾、相互的化學作用等,形成一組成分復雜的混合性污染物。
3室內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危害
3.1甲醛
研究表明,甲醛對人體健康主要有刺激、毒性、致癌三方面的作用影響[3]。
(1)刺激作用。甲醛對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統有著強烈的刺激作用,這是它對皮膚粘膜的刺激表現。空氣中甲醛的濃度較低時,刺激作用輕微;稍高時,刺激作用增強。一般認為氣態甲醛對眼睛產生刺激作用的最低值為0.06mg/m3。當濃度在6mg/m3時,會引起肺部的刺激效應,其作用癥狀主要是流淚、打噴嚏、咳嗽,甚至出現結膜炎、咽喉炎、支氣管痙攣等。
(2)毒性作用。人類長期慢性吸入0.45mg/m3的甲醛,可以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出現諸如肺功能顯著下降、頭疼、衰弱、焦慮、眩暈、神經系統功能降低等癥狀。當吸入高濃度(大于60~120mg/m3)的甲醛時,可以產生肺炎、咽喉和肺的水腫、支氣管痙攣等疾病,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循環衰竭致死等癥狀。
(3)致癌作用。甲醛對人體有很強的致癌作用。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OSH)將甲醛確定為致癌物質,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也建議將甲醛作為可疑致癌物對待,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均將甲醛列為潛在的危險致癌物與重要的環境污染物加以研究和對待。
3.2苯
苯對皮膚、眼、呼吸系統有刺激性。長期吸入低濃度的苯會引起中毒,導致造血系統發生病變。急性暴露于高濃度苯的環境中,能強烈作用并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麻醉作用,有頭痛、眩暈、惡心、驚厥、昏迷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導致因呼吸中樞痙攣而死亡,或因心肌對內生腎上腺素過敏,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而發生死亡[4]。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NIOSH)根據近年來所報道的有關苯職業流行病學調查,證實慢性苯接觸的惡性后果是引起白血病,因此認為苯是一種職業性致癌物質[4]。
3.3甲苯
甲苯對皮膚、眼、呼吸系統有較強的刺激性。短時間接觸高濃度的甲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癥狀表現有頭痛、眩暈、易疲勞、無力、倦睡,甚至供給失調、蹣跚步態、虛脫、昏迷等[4]。長期接觸低濃度的甲苯,可使行為功能發生明顯的改變、主要表現為作業人員的精神改變、注意力的集中和手眼協調配合能力的明顯下降[5]。
3.4二甲苯
二甲苯對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皮膚反復或長時間接觸能引起干燥和脫脂,導致皮炎。急性吸入高濃度二甲苯蒸汽,能引起眩暈、倦睡,甚至神志喪失[4]。長期接觸低濃度的二甲苯,可使行為功能發生明顯的改變,主要表現為作業人員的精神改變、注意力的集中和手眼協調配合能力的明顯下降[5]。
3.5烹調油煙
烹調油煙是一組混合性的污染物,據統計約有300余種成分,主要是脂肪酸、烷烴、烯烴、醛類、酮、醇、酯、芳香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等[6]。龍理良[7]等人實驗研究指出,烹調油煙為SD大鼠致癌物;烹調油煙或(和)其代謝產物致抑癌基因p53、FHIT突變可能是COF致肺癌重要機制之一。周冀武[8]等人探討烹調油煙對職業接觸人群體內脂質過氧化物及血脂水平的影響,發現烹調油煙可影響暴露者血清中脂質過氧化物及血脂水平增高。
3.6香煙煙霧
煙草的煙霧成分復雜,目前已鑒定出3000多種化學物質,它們在空氣中以氣態、氣溶膠狀態存在,其中氣態物質占90%以上,氣態污染物有CO、CO2、NOx、氰化氫、氨、甲醛、烷烴、烯烴、芳香烴、含氧烴、亞硝胺、聯氨等。氣溶膠狀態物質主要成分是焦油和煙堿(尼古丁),每支香煙可產生0.5~3.5mg尼古丁。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多環芳烴(2~7環)、砷、鎘、鎳等[3]。
劉蜀坤[9]等人探討香煙煙霧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氧化損傷的影響,評價氧化損傷效應在香煙煙霧致肺癌中的作用,指出香煙煙霧可以直接誘導人支氣管上皮細胞ROS增加,從而造成細胞毒性增加、染色體損傷和DNA鏈斷裂,提示氧化損傷是香煙煙霧致肺癌的重要機制。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家庭成員吸煙可引起幼兒呼吸道疾病患病次數顯著增加,幼兒大量地被動吸煙可能會導致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低下[10]。
3.7氡
氡及其子體進入呼吸道后,結合態的氡子體主要沉積在肺區,未結合態的氡子體主要沉積在鼻咽區和氣管-支氣管黏膜上,從鼻咽區到細支氣管、肺泡都可直接受到照射。氡及其子體可通過呼吸道黏膜和血氣屏障進入血液和全身,導致血液和其他臟器,如胸腺、脾臟和淋巴結等中樞和外周免疫器官都可能受到氡子體的照射,氡及其子體也可長期蓄積在骨髓的脂肪細胞內,對造血干細胞產生持續的照射[11]。
3.8氨
氨為無色有強烈刺激味的氣體,吸入或氣體與眼、皮膚、粘膜接觸有刺激性,能嚴重損傷呼吸道粘膜[4]。長期低濃度接觸氨氣可使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及神經衰弱綜合癥發病率增加,嗅覺功能減退;免疫功能改變主要表現為:末梢血中中性粒細胞數值下降,T淋巴細胞百分率及血清IgA、IgM含量減低,IgG含量增加為主的免疫功能缺陷[12]。
4室內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4.1提高準入門檻、加強監管
國家應完善相關建筑裝飾材料質量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從生產源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提高建筑裝飾材料的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對建筑裝飾材料的市場監管與質量檢測工作。
4.2綠色裝修
建筑裝飾材料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綠色裝修是合理適量地使用環保的建筑裝飾材料對室內進行合理的裝潢裝飾。實施綠色裝修可以有效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源,從而減少或避免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產生,達到降低室內污染的效果。
4.3通風防治
通風換氣是最經濟、簡單、有效的一種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的方法。左晨[13]等研究了開窗通風對建筑裝修后室內空氣中苯和甲苯濃度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觀察過程中空氣中苯和甲苯的濃度降低程度與開窗時間呈相關關系,每天開窗時間越長,下降速度越快。
4.4植物凈化
植物不僅可以作為一種美化室內環境的擺設,還可以通過其自身的生物吸收作用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如金邊吊蘭、常青藤對甲苯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有研究資料表明[14],金邊吊蘭、常青藤對低濃度(20mg/m3)甲苯有較好的降解效果,16h后金邊吊蘭、常青藤的降解率可達45.6%和49.3%。
4.5全面綜合防治
對于室內污染比較嚴重的,應聘請專業的室內空氣污染防治單位,采用濾、凈化、吸附等空氣凈化技術進行全面綜合治理。
5結語
人的一生有80%以上時間在室內度過,應關注室內空氣污染現狀,認清室內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提高居室環境空氣質量,以更好地保護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