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觀賞竹環境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植物資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十分廣泛,觀賞竹相比于其他植物資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對觀賞竹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能夠為竹資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提出多元化、系統化的新思路。
1.觀賞竹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的優勢
首先,觀賞竹的種類較多,而且品種差別比較大,但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如果將觀賞竹看做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設計對象,不但可以將其當做灌木或者地被植物對待,而且有時甚至可以使其客串喬木的作用。相比于其他同類植物,觀賞竹在這方面的優勢比較突出。觀賞竹不僅可以依據其植物屬性作為竹資源使用,而且其有一定程度上的材料屬性,“竹材的運用,觀賞竹與竹制的景觀設施在質感、形式上的相互呼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又成為了觀賞竹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個巨大優勢”。其次,觀賞竹與其他景觀植物相比,具有獨特的自我繁殖性和可再生性。通常情況下,喬木、灌木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其生長具有局限性,有時遭到一定的自然災害或者人為損害,其數量會減少,這對于那些需要大量綠化植物營造美景的地方是不便推行的。相反,觀賞竹卻具有環境適應性,可以為設計者節約很多成本。觀賞竹鮮明的特性及其極強的發散性特征,在山林和花園中都具有很好的區分度,有時甚至可以作為標志或者分界線使用。最后,觀賞竹作為我國傳統竹文化的典型代表,大眾對其認可、接受程度都比較高。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竹文化有其獨特的地位,尤其是在古典園林中的地位更是非常牢固,甚至可以說是古典園林藝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在現代小區或公共建筑周邊也有出現。觀賞竹的培育方法比較簡單,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其生長的高度可以進行人為的管控,即使去掉一部分也不會影響竹子成活。相對于其他植物的栽培和移植,其耗費的成本更低,尤其是觀賞竹的栽培,在運輸環節就可節約大量的成本。
2.觀賞竹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的劣勢
第一,觀賞竹的生長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大多只能在南方種植,由于受到氣候等條件的制約,適合北方種植的竹種非常少,而且即使可以成活,稍微出現自然災害,其主干就很容易折斷,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其就會死亡。而且,折斷的主干會影響景觀的美感,給游客或者路人等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在設計之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引進生命力和抗自然災害能力較強的竹種,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保護,防止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并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在享受景觀的同時,確保游客的安全。第二,雖然觀賞竹能夠保持四季常青,但也會經歷落葉的過程,掉落的竹葉需要人力進行清掃,同時要考慮落葉以后給景觀帶來的影響,這在無形之中會增加觀賞竹的經營成本。另外,雖然觀賞竹很多時候可以美化環境,但是對于道路等特殊地點則不宜種植,因為其過快地生長可能會帶來阻礙交通等不利影響。
二、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竹資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觀賞竹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一方面要注意竹資源的物理屬性,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其文化屬性,使之運用得當。
作者:葉瑋單位:漢大學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