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改革創新環境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2]要求學生既具有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裝修及景觀施工與管理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相關行業規范,具有良好的社會生產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能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又要具有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力,能夠在生產第一線從事室內外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然而許多高職院校并沒有認識到其教學的特殊性,尤其不了解高職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現況,機械照搬本科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培養的學生不僅基礎理論知識不夠扎實,而且實際操作能力又欠缺,根本無法滿足市場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二)教學模式缺乏系統性當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安排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課學習,專業課深化,綜合設計課程實踐。雖然這三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很明確,教學重點也很突出,但是它們之間缺乏系統的聯系,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基礎課學習僅僅停留在理論層次,過于抽象和空洞,不能很好地結合案例進行解說,使得學生無法領會其實質和內涵。而專業課學習又過于局限在專業技能的培訓上,使得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終的結果就是在綜合課程實踐過程中,學生往往提不出有創新的想法,也發現不了問題。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知從何處著手解決問題。這就是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學生基礎課學習的理論和方法難以運用到專業課中去,專業課的學習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層次的創新和靈感。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在學業結束之時往往覺得自己什么都接觸過可又什么都不精通。
(三)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師緊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新興行業,且是多個學科的復合。既要有藝術的修為,又要有軟件操作基礎,還要有教學技能,我國尚沒有此類完善的師資培養體系。因此,大多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都是從計算機、美術等專業轉變過來,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隊伍素質有待加強,教師教學經驗、學術水平和專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改革創新
(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市場是檢驗人才培養的風向標,以市場就業為導向,以企業所需人才為培養方向,積極調整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利用企業的人才資源、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拓展教學內容、改進辦學條件。建立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創作的動力和靈感。要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市場就業競爭力。
(二)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因而在教學內容特別是在課程設置上需要進行系統的規劃。既要合理安排好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比例,又要解決基礎課和專業課聯系不緊密的現狀。要改變以往孤立死板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各門課程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基礎設計原理應用到各個專業設計課題中去,增加設計原理學習的趣味性,強化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聯系。而專業課教學過程中,也可采取靈活合作的方式,采取模塊式教學或者項目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既可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又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總之,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要突出知識的前沿性和探索性,要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和實踐觀念,要瞄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市場要求,要強化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院校的辦學水平,需要有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團隊。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改革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學校要完善師資隊伍的專業結構,改變環藝專業存在的師資學歷不高、學術成果不多的現狀;要鼓勵教師外出進修學習,鼓勵年輕教師在完成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應加強對專業和跨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樹立以教學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交流,樹立良好的學術風氣,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四)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屬于應用型學科,是多種學科的交叉組合,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環境藝術設計不是只在紙面上設計就能夠實現的,還要通過不同的施工工藝才能完成。而沒有一點實踐經驗,不了解各種施工的特點與銜接關系,是不能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構思和效果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要面向社會,要加強實習實訓環節,使學生對各種裝修施工工藝及具體運作要領有所掌握,較好地協調處理設計藝術效果與施工工藝的關系,正確地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提高藝術效果。
三、總結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目標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我國起步雖然較晚,缺乏相關經驗,但只要社會和學校足夠重視,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必能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高職發展方向的環境藝術教育之路。
作者:譚向婷單位:岳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