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問題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價值理論因素
自從商品經濟得以發展以后,在人們的頭腦中,商品交換已經成為人們獲取利益主要的途徑,林業產品交換也受到了廣大林農的追捧。在人們的觀念中,林業產品一直都是一般商品,而對于土壤、水等生態資源,無人問津。在人們的潛意識中,生態資源用之不竭和取之不盡,在實施生產活動或生活活動中,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1.2技術因素
林業技術滯后是制約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林業資源地域性很強,地形復雜,一項林業技術不可能所有地區均適宜,正因如此,在推廣林業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因地制宜的重要原則。同時,保密性比較差,這是由生物生產所具有的自我繁殖性所決定的。此外,風險也比較大,林業生產過于依賴氣候變化,一旦發生災害性氣候,會對林業造成巨大損失和風險。最后,林業技術的推廣力度比較弱,林業產品綜合防治技術少,再加上大多數林業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同樣為提升林業生產率造成了阻礙。
1.3生態意識因素
雖然墊江縣人口的文化素質比較高,但其缺乏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采的意識,導致人們生態意識比較弱。在傳統的農業發展中,人們僅僅考慮對現存資源進行開發,還致力于現存資源高效和高產中,而忽略了對林業資源的適度使用和保護,進而導致生態失衡、土壤流失、環境破壞等問題頻發。
2促進墊江縣林業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1建構法律體系和政策體系
政策是盾,法律體系是矛,需要相互完善,矛與盾是不可分離的,二者既相互制約,又地位平等。法律具有強制性特征,能夠有效保護和管理森林資源,而強制性特征促使森林發展具備持續性這一特性。目前,我國森林律法體系尚不完全,使得保護森林資源涉及問題較多。在這樣的形勢下,要求我們必須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森林資源的法律和政策問題。第一,對森林資源的作用進行明確和充分認識,將公益性作為立法出發點,充分認知保護森林的生態性;第二,重新劃定犯罪行為認定標準,作出統一規劃,以刑法等級為情節劃分標準,分為“嚴重”、“較嚴重”等,具體表述需要以森林受損的數量大小為依據;第三,清楚、明確地劃分法律責任,保證責任可以落實到位。經濟法、行政法以及刑事法等都對森林違法有明確責任規定。以便于各部門能夠有效落實部門法律,杜絕出現重復處罰現象。
2.2做好森林資源防火工作
森林能夠有效調節氣候,而在我們進行森林資源保護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就是火災,如何保護好森林資源,做好防火工作是關鍵。首先,需要得到基層領導的認同與重視,劃分清楚各部門所負責任。基層領導的優勢在于十分熟悉本地區森林分布區域,能夠根據實際需要作出有效應急方案并加以實施。成立防火小組,落實防火的相關準備工作,比如防火保障工作,后勤部門所有人員要共同努力。其次,重在宣傳。森林防火是根本,做好宣傳是核心。宣傳工作做得好,對于森林防火的實施起到很大的作用。宣傳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在林區進行宣傳,也可以通過電視、電影等渠道播放宣傳材料。最后,宣傳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處處可見,制作明顯的標語,有吸引力的橫幅,見縫插針,針對火災頻發地區,要常年監控。此外,必須要做好監督工作,將定期檢查情況落實到位,這是做好防火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結語
作為傳統行業,林業已經在各個發展領域中得以滲透和發展,為國家建設貢獻了重要的力量。但是,現如今,林業資源面臨諸多挑戰和危機,林業已經無法對社會發展需要進行滿足。因此,必須要對傳統觀念進行革新,全面改進林業經濟,加強林業管理制度,使林業可以走持續發展道路。本文主要結合環境問題探討林業可持續發展問題。
作者:陳曉蘭 單位:重慶市墊江縣曹回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