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可持續發展下城市環境污染與防治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我國城市建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但與此同時,我國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僅影響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也危害到城市建設的長治久安。無論是從近期利益考慮,還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的遠期戰略利益考慮,廓清城市環境污染現況,并盡早擬定科學防范措施,都是必要的和必須的。
關鍵詞:城市環境污染;現況;原因;防治措施;可持續發展
引言
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產物,是伴隨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而發展起來的人口高密度聚集的經濟和文化區域。城市化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自愿與環境矛盾沖突的高峰期[1],在現代社會文明結構中,城市發揮著“中樞神經”的作用。但是近年來,享受我國改革紅利而發展起來的城市卻不斷暴露出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令人痛心的問題。如不盡快弄清污染根因,并加以有效防治,則不單城市“中樞神經”的作用要被弱化,就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亦將因之受到影響。
1城市環境污染現況分析
當前,我國城市建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發展動力十足,經濟成效顯著,但是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樂觀,已經危害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城市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同樣都成為了現代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2]。并且,若是從戰略視角審視城市環境污染問題,那么未來給城市可持續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則是無比巨大的,難以估量的。所以城市環境污染及其防治問題引發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我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突出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1城市空氣污染
城市上空空氣污染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工業生產造成的空氣污染,城市是工業生產的主要聚集地,每天要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機化合物、鹵化物、碳化合物等污染物;二是燃煤造成的污染,城市居民生活燃煤和冬季采暖燃煤都要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灰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三是機動車尾氣排放造成的污染,城市天上、地下、水中往來穿梭的飛機、汽車、火車、輪船等等每天也要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廢氣,城市空氣質量因此被嚴重侵害。
1.2城市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工業生產排放出來的廢水,城市是工業生產的主要聚集地,工礦企業每天要向外排放大量工業廢水,占到了污水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3];二是居民生活排放出來的污水,城市人口密度大,聚居著大量人員,每天要制造大量生活污水,由于近年來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因此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越來越大,然而與之相對應的污水處理技術和排放設施卻沒有跟上,以至于有些廢水直接匯入了城市河道,有些則滲入到了地下,造成城市水源地的污染。
1.3城市噪聲污染
造成城市噪聲污染的污染源來自多方面,其中尤以高強度噪聲最具代表性,比如來自工業生產的各種機床、空氣壓縮機、風鎬、鼓風機等的轟鳴聲、來自交通運輸方面汽車、火車、拖拉機、摩托車等的高音喇叭聲、來自建筑工地、菜市場、文體活動等的喧囂聲等,噪聲污染對居民所帶來的直接危害是聽力損傷[4],引起人的躁動和不安,并容易造成人的耳鳴、頭痛、失眠、記憶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神經衰弱以及惡心、嘔吐、脘腹脹滿等不適。
1.4城市固體廢棄物污染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固體廢棄物污染源可劃分為三大類,一是工業固體廢棄物,如工礦交通等企業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鋼渣、爐渣、粉煤灰、工業粉塵等;二是城市生活垃圾,如居民家庭、商業場所、餐飲服務、樓堂館所等廢棄不用紙張、塑料、汽車、家電以及各種電子產品等;三是危險廢物,如醫院在治療、預防等活動中產生的具有感染性、有毒性的廢物以及被列入國家名錄的具有毒性、腐蝕性、反應性、易燃性、浸出毒性等其他廢物,由于城市固廢具有數量大、種類多、成分復雜等特性,因此,一直都是環保研究的重點領域。
2城市環境污染原因探源
盡管造成我國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樣的,有歷史因素,有政策因素,有發展理念因素,有認識認知因素,有功利主義因素等等,但是縱覽分析我國城市環境污染總況可知,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原因集中反映在了這樣一些方面:
2.1環境資源的公共性
比如空氣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這些資源具有與生俱來的公共性,人人都享有使用它們的權利,無需經誰批準,無需向誰報告,而城市工礦企業和人口的密度又大,因而保護起來非常不宜,難以取得全面有效的保護效果。
2.2環境自我修復能力的局限性
環境具有自我修復功能,被污染環境在生物的參與下經過一定的自然過程后能逐步恢復到原生態,但是環境的這種自我修復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相較于城市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而言,修復的腳步趕不上破壞的進度,所以,環境才會惡化。2.3城市活動的外部不經濟性一方面是城市活動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人類認識自然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有時是不經意的,另一方面是城市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濫用,城市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常常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對自然資源過度攫取。
2.4地方政府追求經濟效益的片面性
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將經濟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往往將經濟效益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這就為高污染、高能耗項目進駐城市打開了方便之門,致使城市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城市環境不堪負重。
2.5違法成本的低廉性
一方面目前我國在城市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給很多工礦企業和個人留下了鉆空子的機會,另一方面對破壞城市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也比較乏力,違法行為帶來的經濟收益遠遠高于違法成本,由于違法成本低廉,所以才會有人罔顧法律,鋌而走險。
3防治城市環境污染的措施
實現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污染治理的長治久安,是全社會的共同目標,是全人類的共同心愿。社會經濟發展歷程以不容置辯的事實告誡后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發展,無異于飲鴆止渴,涸澤而漁。城市若不重視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防治,若不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那么在未來的經濟建設中終將自食其果,得不償失。古語有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城市經濟建設要想保持續航動力,延伸續航里程,就必須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努力做好城市環境污染的調查與防治工作,如此方能引領城市經濟建設走向健康的未來。
3.1優化城市發展規劃
首先,要按照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要求改善規劃發展的狀態,在城市規劃中深入環境保護的理念,盡快解決歷史遺留的城市功能區域布局混亂問題,有計劃的開辟工業園區[5],提高對工業生產污染物的集中處置能力;其次,要提高能耗大、污染嚴重企業在城市的轉入門檻,加快無污染產業置換工作;第三,要構建節約型交通運輸網絡,嚴控機動車排放量,踐行綠色交通理念。
3.2擴大環保資金來源
要解決城市環境保護問題,單純依賴政府的財政支持顯然是不夠的,需要集合社會各方力量共同為之。首先,可以引入PPP合作模式,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參與環保運營;其次;可以設置有償服務環保項目,受益人需為此支付一定的資費;最后,可以依據我國《城市綠化條例》對城市新建、擴建、改建等工程項目征收綠地費,綠化資金交由政府部門統一協調,統一支配使用。
3.3嚴格垃圾分類處理
隨著近些年“垃圾圍城”“白色污染”的愈演愈烈,對城市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的呼聲日益高漲,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率先開始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全國樹立了榜樣。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大垃圾分類重要性宣傳力度,培養市民養成正確的垃圾處理習慣;其次,環保部門要準備好充足的垃圾分類設施,要在顯著位置標示清楚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無毒等投放指引;第三,回收部門在處理之前需進行二次篩選。
3.4強化政府監管職能
城市人口眾多,企業聚集,魚龍混雜,泥沙俱在,單靠道德的約束力來解決環境保護問題肯定是不夠的,還需政府層面以政治、經濟、法律等作為手段來強化對環境污染的監督管理職能。首先,要建立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責任制,政府要明確環境治理責任人,企業要明確環境保護責任人,對號入座,誰的問題誰解決,不留死角;第二,要利用稅收政策引導企業良性發展,對排污低的企業給予一些稅收優惠,對排污高的企業則增加其稅費額度,以此調動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第三,對造成環境污染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嚴厲的經濟處罰,要罰到違法成本遠遠高于經濟收益,這樣就可以從心理上打消排污者投機取巧的念頭。
3.5加大違法打擊力度
我國城市環境污染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之所以久拖不愈,之所以成為沉疴頑疾,與違法成本低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此,社會各界可謂眾口一詞,齊聲撻伐,要求加大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打擊力度,將環境污染上升到刑罰層面,追究涉事單位的刑事責任,而不應簡單的“以罰代刑”了事。首先,偵查機關要對環境污染行為及時固定證據,其次,公訴機關要根據污染證據積極指控犯罪,最后,檢察機關要嚴肅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只要法律之劍高懸,犯罪分子必然就會怯步。
結語
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城市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匯集了工業、商業、文旅教育事業等眾多經濟領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集大成所在。城市繁榮則社會經濟繁榮,城市蕭條則社會經濟蕭條。所以,對城市環境的破壞,也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破壞。我國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已經十分突出,我國城市環境已經十分脆弱,對此,我們不但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更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力求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力爭將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消滅于未然。
參考文獻
[1]張碧瑩.城市環境治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8(10):145-146.
[2]施星亮.城市環境保護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08):96+98.
[3]徐劍.城市環境污染及治理對策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12):25.
[4]王俊颯.淺議城市環境污染的監測與治理技術[J].山西科技,2018,33(05):144-145.
[5]王如明,袁聿冉,王尚琨.我國城市環境污染問題與對策思考[J].城市地理,2017(12):217.
作者: 馬紅升 單位:中國平煤神馬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