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監測技術環境監測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1生物監測的基本原理
生物監測將生態系統相關理論視作其基礎,且生物與之日常生存環境間表現出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以及相互制約的聯系。生物和附近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能量交換以及物質交換,在生物生存環境被污染以后,生物體內會出現大量有毒物質,且這些有毒物質會不斷累積、不斷遷移,以至于生態系統內部的生物環境、生物分布環境、生物生長狀況、生物發育狀況以及生理化指標等隨之發生巨大改變。譬如,在水資源被污染的條件下,水中藻類細胞的光合作用、細胞密度等都會受到一定影響。由此可見,生物對于客觀環境存在著各種反應,在對這些反應進行合理利用的基礎上,即可實現對環境污染基本狀況、整體強度的有效呈現,而這個研究的過程即為生物監測。
2生物監測的相關特征
生物監測本身具備分散性、綜合性、繁雜性以及長期性特征,不僅涉及到較多的學科,還涉及到許多目標、許多部門和許多角度,因此生物監測還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以環境作為主要對象,生物不僅可以從中提取出各種污染物,同時還可以全程記錄環境污染基本情況,同時微生物群、植物以及動物等還能夠連續性監測環境,因此生物又被稱作監測哨。一般說來,大多生物在生命周期方面都表現出有限性特征,是人們獲取各種監測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必須強調的是,生物監測同樣存在著許多缺點,不但費用較高、專業性較強,而且涉及面較廣,所以見效相對較慢,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
二環境監測中生物監測技術合理應用程序
1土壤污染環境中生物監測具體應用
程序在對生物監測相關技術進行合理利用的基礎上,即可實現對土壤污染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在實踐程序中不難發現,能夠選擇的檢測方案十分多樣。
1.1動物監測方案
動物監測方案屬于生物監測程序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法,土壤污染環境中通過對動物監測方案進行合理利用,即可有效提升其監測效率。在檢測對象方面,通常以蚯蚓為首要選擇,這是由于蚯蚓整體敏感性偏高,對于土壤內的各種有害物質會產生較強敏感性,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察覺出土壤中的重金屬以及農藥。除此以外,在對蚯蚓體重的鎘含量變化狀況進行準確測定的基礎上,還可以直接反映出蚯蚓所處土壤環境中的鎘含量基本情況。
1.2植物監測方案
土壤污染環境中植物監測方案同樣具有較高使用價值。如果植物所處土壤環境出現嚴重性污染狀況,其新陳代謝就會出現異常狀況,并以不同現象直接反映出來。
1.3微生物監測技術方案
微生物本身屬于生物體系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功能要素,在有效監測土壤內為生物群菌類狀況以及數量等情況的基礎上,同樣能夠實現對土壤狀況的直接反映。土壤污染環境當中,其主要污染源包括人類糞便以及尿液等,同時灌溉污水同樣會直接污染土壤生物,因此在深入研究微生物實際監測狀況的條件下,即可準確評估土壤污染實際狀況和污染程度等信息。
1.4酶活性監測方案
一般而言,植物根系、動物微生物、植物根系殘體以及動物遺骸等都深埋于土壤中,并分泌出大量土壤酶,包括磷酸酶、脫氫酶等,這些土壤酶都具有較強生物活性,可以對土壤內相關生化程序的方向以及強度進行直接反應,因此同樣可用作土壤污染基本狀況的監測程序中。
2水資源監測中生物監測技術具體應用程序
在對水資源環境進行監測時,生物監測同樣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實踐性。水資源監測中,生物監測同樣表現出不同監測方案,具體如下:
2.1PFU法
對指示物種進行選擇時,通常以運動范圍相對偏大的物質為首選對象,用以對水環境基本狀況進行準確評價。一般而言,水體系統內包含著各種微生物群,當水資源被污染以后,這些微生物群往往會表現出強烈的敏感性。因此水資源監測中生物監測具體應用環節,建議以PFU法為重點監測方案。PFU法強調在水體內放入大量泡沫塑料,且這些泡沫塑料中包含著聚氨酯,采取這樣的方式收集水中微生物。PFU法在速度、精準性和經濟性等方面都有一定優勢,還可用作對工業廢水的實時監測。
2.2指示生物方法
指示生物方法能夠對水資源中敏感性污染物類型進行準確判斷,從而實現對水資源現狀的有效分析。一般而言,指示生物方法特征十分突出,除了活動地點具有固定性之外,其生命周期也普遍偏長,因此能夠直接反映出水資源內污染物可能會產生的影響。基于生物分類狀況來說,生物監測實踐程序中指示動物通常選擇無脊椎類動物,在水資源污染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指示物種往往選擇蚊幼蟲、小顫藻或者是顫蚓類等。
3大氣污染環境中生物監測技術具體應用程序
以生物監測為主要方案對國內大氣污染環境進行監測的時候,通常以大氣環境整體質量水平為重點監測對象。基于生物體系來說,因為植物生長本身具有固定特性,受此特性的直接影響,致使植物長時間處于大氣污染環境中,而其生長特征同樣決定了植物難以脫離污染物。會對大氣造成直接污染的物質包括氯化氫、硫酸霧、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氫、臭氧以及氨等。大氣污染環境中生物監測通常具有較為靈敏的反應,具體監測方案涉及到微生物方案、植物方案以及動物方案等。
3.1植物方案
就目前而言,大氣監測程序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指示生物即為高等植物,面對大氣污染,許多植物都表現出較強靈敏度。譬如,氯氣會使綠色的葉尖逐漸變黃,而一氧化氮會使葉正面生成壞死帶,且該壞死帶貫穿于全葉。
3.2指示植物方案
基于大氣污染環境而言,其生物監測所涉及到的指示植物一般包括下面三種類型:
(1)二氧化氮類指示植物。煙草、向日葵、柑橘、西紅柿以及秋海棠等都屬于二氧化氮類指示植物。二氧化氮類指示植物的葉脈間都存在著不規則性傷斑,并以黃褐色、白色或者是棕色呈現出來,部分二氧化氮類指示植物還存在著全葉點狀的傷斑;
(2)二氧化硫類指示植物。水杉、地木耳、石思仙、落葉松以及苔蘚等都屬于二氧化硫類指示植物。二氧化硫類指示植物的葉脈間都存在著塊狀的傷斑,部分植物的傷斑在葉緣位置,并以土黃色是紅棕色呈現出來;
(3)氟化物類指示植物。梅、十三太保、杏、金線蓮、葡萄苔蘚、郁金香以及大蒜等都屬于氟化物類指示植物。氟化物類指示植物的葉尖都存在傷斑,僅有少部分植物的傷斑在葉脈間,且傷斑多以紅褐色或者是淺褐色等顏色呈現出來,同時氟化物類指示植物的健康部分以及壞死部分之間還具有條理分明的界線。
三結語
分析與研究生物監測及其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程序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還是時展的必然需求,在國家經濟發展、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生物監測本身發展前景十分光明,除了會在宏觀領域為相關人士提供各種環境信息之外,在微觀領域、推動生態環境朝著可持續發方面不斷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為了優化生物監測整體應用程序,除了需要把握土壤污染環境中、水資源監測中生物監測具體應用程序之外,還要求相關人士嚴格把握大氣污染環境中生物監測具體應用程序,從源頭上提升其應用效率,從而為國家環境發展創造更多效益。
作者:楊宏對單位:揭西縣環境監測站
第二篇
1生物監測技術概述
生物監測是指利用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影響、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與影響,了解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具體聯系,通過監測環境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對當前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現階段生物監測的方法主要包括四種,即生理學方法、生態學方法、物理學方法及生物化學成分分析等。雖然現在生物監測技術很大程度上還只能作為其他環境監測方法的補充,但是其可以有效彌補其他方法的不足,提高環境質量水平的評定、監測質量,與其他環境監測技術相比,生物監測方法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連續性:連續性的生物監測可以收集長期范圍內環境變化相關的各種信息,提高環境污染分析的全面性。
(2)靈敏性:一些自然環境中無法利用理化監測找出某些長期污染物,但是生物監測通過生物積累、生物放大及生物富集等效應,大大提高了生物的靈敏度,從而快速找出環境中的污染物。
(3)直觀性:生物監測可以把污染物對生物體的生物學效應直觀的反映出來,人們可以直接觀察、分析,故大大提高了監測結果的可信度。
(4)保護性:生物監測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本身就是一種生態環境的保護,應用過程中不會對生物體、生態環境及生態系統造成任何破壞。
(5)經濟性:生物監測技術無需在技術、設備等方面投入過多的資金,且監測過程更簡單。
2環境監測中生物監測技術的應用
具體而言,生物監測技術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2.1土壤環境監測
土壤環境監測中生物監測的方法有多種,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監測等,其中以動物監測法最常用,該方法主要以蚯蚓為監測對象,蚯蚓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可以敏感的察覺出土壤中是否有農藥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并且蚯蚓體內鎘含量的變化也是土壤中鎘含量變化的直接體現。植物監測法的應用也比較普遍,如果土壤受到污染則植物生長會發生代謝異常,從而通過各種現象反映出來。此外,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數量、菌類等情況也會反映出土壤的污染情況。
2.2水環境監測
水生生物與水環境之間存在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關系,水質受到污染,則水生物就會發生反應,從而達到監測水質污染的目的。此處介紹兩種水環境監測中常用的生物監測技術。一種是微生物群落監測,微生物生物群可以敏感的反映出水質的污染情況,其中聚氨酯塑料塊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即將泡沫塑料塊放入被監測的水質中,分析泡沫塊收集到的微生物分析水質污染情況。另外一種則是針對指示物生物法進行監測,該方法比較經典,其主要檢測受污染水質中缺失的敏感微生物的種類,分析當前水質的污染情況,由于指示物生命周期比較長,活動范圍比較固定,因此大大提高了水質監測的準確性。水質監測指標示生物主要是浮游動物、小顫草、脆硬剛毛藻等無脊椎動物。
2.3大氣環境監測
大氣污染監測是根據生物監測大氣環境分析大氣質量及環境被污染的程度。在整個生物系統中,大氣污染是直接威脅到植物生存環境的重要因素,植物本身處于固定的環境中,無可避免的會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因此植物的毒敏感性比較高;且植物的生長位置固定,所以在管理、監測方面比較容易。將植物作為監測樣品,可以全面反應出大氣環境的污染程度。具體而言,大氣環境監測中生物監測技術有以下幾種:
(1)二氧化硫指示植物:水杉、杜仲、落地松、地衣等是重要的二氧化硫指示植物,植物受到污染后,會在葉子上的直接體現出明顯的癥狀,主要表現出傷斑并呈現塊狀,也會出現在葉子邊緣,顏色呈土黃色或紅棕色。
(2)氟化物指示植物:梅、大蒜、郁金香、杏等植物為氟化物指示植物,受到污染后,植物的葉子形狀呈現出尖形,葉面上存在傷斑,如葉脈上出現癥狀較少,傷斑會呈出現紅褐色或淺褐色。
(3)二氧化碳指示植物:主要指示物包括煙草、番茄、向日葵、秋海棠等,如受到污染葉脈上會出現不規則的傷斑,葉片顏色呈現出棕色、白色、黃褐色,植物的葉子上出現傷斑且呈現出點狀。
3生物監測的發展趨勢
由于生物監測具有獨特的優勢,所以其在環境污染監測中的發展前景十分良好。當然,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生物監測技術還不夠成熟,存在一些實際問題,隨著其不斷發展,各學科互相滲透、交融,會大大提高生物監測技術的精確性與靈敏性。并且生物監測技術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對污染物危害的評價也更加科學、客觀。污染物對環境的毒害作用并非單一的某種污染物所致,而是多種物質共同作用、長期積累的結果,生物監測對環境污染的毒害性進行更加客觀、科學的評價。此外,生物本身性質比較復雜,氣候、季節、病蟲害、地域等因素均會對其產生影響,故要進一步建立標準化的監測方法,提高生物監測結果的實用價值。
作者:徐歡單位:渭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